- 註冊時間
- 2009-12-6
- 最後登錄
- 2025-7-2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733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8558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藝術家羅煥文手工風箏精品熱銷
華夏經緯網4月10日訊:風箏起源於中國,又名紙鳶。在民間通過以吉語、神話故事、歷史典故為題材,用借喻、比擬、象徵等表現手法在風箏上設計圖案,傳達和承載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祈願。
作者介紹:羅煥文,老北京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北京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師從於金馬派關寶祥老師和金福忠老師。從事風箏製作30餘年,中國美術館收藏了“綠蜻蜓風箏”、北京民俗博物館分別收藏“五龍燕”和“瘦沙燕”風箏作品。
羅換文風箏講究骨架各部位的尺寸比例適中,基本骨架和裝飾部位骨架造型協調美觀大方,整個骨架均考慮到力學原理的要求,輕巧而力強。例如這硬翅沙燕的造型是倣照真燕子 而作誇張變形裝飾設計的,是中國最有代表性的一類型風箏。這種風箏所制的造型基本一樣,但外貌略有分別,整個風箏上下左右都是弧形,互相呼應。這種風箏還被人們起名叫 “ 吉慶有餘 ” 。 “ 雞 ” 與 “ 吉 ” 同音, “ 魚 ” 與 “ 余 ” 同音,以雞和魚作圖案,是取其 “ 事事吉 利、生活富裕有餘 ” 的意思。魚從風箏腿上探起頭,屆起尾,姿態正好與翅膀上的雞相對襯。加上沙燕以黑白作底色,更突出了雞、魚身上的顏色,整個畫面呈現熱 鬧喜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