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3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學新知] 電漿火箭發射!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3C商品達人勳章 流行教主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轉吧七彩摩天輪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時尚教主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幸福家庭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正妹貼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模型怪怪貓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會員榮譽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1-11 08:42:2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電漿火箭發射!就讓高效率的電漿引擎把新一代太空船推往太陽系之外吧!



重點提要

■傳統火箭藉由燃燒化學燃料產生推力,電漿火箭則是在一群帶電荷的粒子(也就是電漿)上施加電場或電磁場,用以推進太空船。
■儘管電漿火箭產生的推力比化學火箭小得多,但是它能使用同量的燃料讓太空船達到更快的速度。
■電漿火箭的高速特性和推進劑使用效率,使它在深太空任務方面顯得格外有價值。


在黑暗的宇宙中,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曙光號」太空探測船飛出火星軌道之外,朝小行星帶前進。為了深入探究太陽系的誕生,這艘無人太空船正要前去研究「灶神星」和「穀神星」,這兩枚小行星是45億7000萬年前原始行星不斷碰撞合併、形成現今各行星後,所殘餘的最大兩塊天體。

但2007年9月發射升空的曙光號,此趟飛行值得注意的不僅是它的任務目標,還有它採用了在長途太空任務中越來越重要的動力來源──電漿火箭。有別於傳統火箭是以燃燒液體或固體化學燃料來提供動力,目前已發展出數種先進形式的電漿火箭,提供推力的方式是以電力產生並控制離子化氣體推進劑。

曙光號任務設計人員採用電漿火箭,是因為它的效率相當高,到達小行星帶所需的燃料僅為化學火箭的1/10。如果計畫人員採用化學火箭,太空船就只能飛到灶神星或穀神星其中之一,而不能兩者都去。

的確,電漿火箭(又稱為電能火箭)很快就成為長程太空船的最佳動力選擇。電漿推進技術最近一次的成功案例為NASA「深太空一號」的彗星之旅,這趟飛行是太空船完成主要任務之後,利用剩餘燃料進行的額外旅程。另外,曾經嘗試登陸小行星的日本探測船「獵鷹號」(Hayabusa),以及歐洲太空總署用來造訪月球的「聰明一號」太空船,也都是以電漿火箭做為動力來源。由於電漿推進技術展現了許多優點,美國、歐洲和日本的深太空任務規劃人員都打算在未來的太空任務中採用,以便探索外行星、尋找太陽系外的類地行星,並且以遼闊的太空當做實驗室,研究基礎物理學。

電漿火箭的誕生

電漿火箭雖然最近才成為長程太空船的一員,但是這類技術早已針對太空任務發展了一段時間,而且也已經運用在一些太空工作中了。

早在20世紀初,火箭研發者就構思過以電能推動太空船。但直到1950年代中期才由火箭科學家史圖林格(Ernst Stuhlinger)將這個概念化為實用技術。史圖林格是由馮布朗領軍的德國火箭科學家團隊的成員,他們後來轉為美國工作,替美國的太空計畫奠定了基礎。數年後,NASA路易斯研究中心(已改名為葛蘭研究中心)建造了史上第一具實際運作的電漿火箭。這具引擎於1964年裝置在「太空電漿火箭測試一號」上進行了次軌道飛行,運作了半個小時之後,這艘太空船就落回地球。

在此同時,前蘇聯研究人員也在研究電漿火箭的概念。任務規劃人員從1970年代開始選用這種技術,是因為它可節省推進燃料,同時維持電訊衛星的高度與在地球同步軌道中的位置。

想像與實際大不相同

跟傳統火箭的缺點相比,電漿火箭具備的優點更顯得突出。一般人想到一艘太空船飛越無垠黑暗,朝遙遠的天體前進時,大多會想像火箭尾部噴嘴噴出長長的火焰,但是實際狀況完全不是這樣。外太陽系探索任務中,絕大部份時間火箭是缺席的,因為通常幾乎所有的燃料都會在最初幾分鐘內燒完,推動太空船以滑行方式完成剩下的路程,到達目標。的確,化學火箭能推送各種太空船升空,也能在中途進行修正,但實際上它卻不能用於深太空探索任務,因為這類火箭需要大量燃料,多到沒辦法送上軌道,成本上也不划算——將一公斤的物體送上地球軌道的花費就超過兩萬美元。

為了在不需額外燃料的狀況下進行長程高精準度飛行,以往許多深太空探測船必須耗費許多時間(通常為時數年)繞經行星或衛星,利用這些天體的重力使其朝預定方向加速(這種彈射動作稱為重力協航),以便達到所需的軌道及足夠的速度。這樣迂迴的飛行路線大幅限制了升空時間,太空船必須在特定的一小段時間內發射,才能確保可以精確繞經提供重力輔助推進的天體。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活著,就要善待自己。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3 14:4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