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12-6
- 最後登錄
- 2025-3-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7305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8553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在宇宙中,雙恆星比比皆是。而臺灣中央研究院天文所的一項研究成果,首度披露了雙恆星的形成過程。
臺灣中研院天文所發現環繞於一對年輕原恆星周圍的微塵與氣體分子雲裡的旋臂狀結構,並觀察到周圍氣體流向原恆星。這項研究成果於11月20日發表於《天文物理學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ApJ)上。
宇宙中超過半數的「類太陽恆星」都是雙胞胎恆星,但相對於單一恆星,科學界對雙恆星的誕生形成機制所知很少,臺灣中研院天文所高桑繁久博士所主導的天文所團隊,先後使用SMA次毫米波陣列望遠鏡,以及天文望遠鏡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Atacama Large Millimeter/ submillimeter Array,簡稱ALMA) ,觀測距離地球460光年遠,位於金牛座的L1551 NE雙恆星。
最新觀測結果顯示ALMA天文望遠鏡的觀測具有更好的解析力和靈敏度,是SMA天文望遠鏡的1.6倍和6倍,大幅超越此領域中先前所有研究的觀測結果。L1551 NE 雙星系統裡的兩個新生恆星質量分別是太陽質量的0.67倍和0.13倍,兩個新恆星之間的距離是145AU (AU是天文單位,等於地球到太陽的距離:1.5 × 108公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