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10-20
- 最後登錄
- 2025-4-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36
- 閱讀權限
- 60
- 文章
- 42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生物計量學被當做身份識別技術的重要手段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密碼、PIN碼等傳統的身份識別技術強調「我知道什麼」,基於生物計量學的身份識別方法則強調「我是什麼」。雖然生物計量學身份識別技術已經比其他方法先進很多,但是仍然有很多可以改進的空間。
1. 耳朵識別
每個人耳朵的形狀和指紋一樣都是獨一無二的,即使是同一個人的兩隻耳朵,形狀也不是完全相同的。初創公司「笛卡爾生物計量」(Descartes Biometrics)開發了一款可以識別用戶耳朵形狀的應用:通過識別用戶耳朵和面部貼合屏幕的情況來認出用戶。該應用的識別率目前仍然不高,所以還不是推廣的時候。
2. 「追隨內心」——心電圖識別
人們常說「心裡明白」,結果就真的有人發明瞭一種根據心電圖識別身份的技術。「Nymi」是一款的正在開發中的腕帶,它會記錄用戶的心電圖,以此識別用戶的身份。用戶可以把Nymi當做為智能手機、電腦等設備解鎖的密令。
3. 臀部壓力識別
人類的屁股——準確地說,是人的坐姿——可以用來進行身份識別。一個研究團隊已經研發出了一款汽車座椅的原型機,這種座椅可以識別坐在座位上的人到底是誰。這種發明的意義不僅在於確保只有特定的人可以發動汽車,而且還可以讓汽車的座椅、反光鏡等設備自動調整到最合適的位置。
4. 眼動模式身份識別
通過視網膜或者虹膜進行身份識別的技術已經被應用了一段時間了,一家以色列的公司想到了使用「眼動模式」作為身份驗證方法。當眼部進行特定的任務時,眼球運動的模式是可以預測的。這種技術的優勢是很難通過欺騙手段繞過,因為通過眼動模式識別身份需要眼球對刺激給出實時的反饋,缺點是識別速度可能不如指紋解鎖快。
5. 鼻子
鼻子不僅僅能夠幫助人嗅出各種味道,英國研究者發現,鼻子還能夠作為一種身份識別器官發揮作用。鼻形可以劃分為六大類,但是和耳朵一樣,每個人的鼻子形狀也是獨一無二的。
6. 靜脈匹配
指紋是當前最流行的生物計量學身份識別方式,但是過於依靠指紋也會有問題,比如,複製指紋並不是什麼難事。使用靜脈匹配的方式識別身份的好處是,必須識別活體的靜脈才能夠有效,因此,就不存在「偽造」、「複製」的問題。
7. 氣味識別
每個人的體味也可以當做身份識別的手段。馬德里工業學院的研究人員研究了人們體味的區別,並且製造了一個據稱能夠像獵犬一樣區別不同人的體味的「人造鼻子」。當然,這項技術仍處於早期階段,這個人造鼻子仍有10%左右的概率無法分辨出不同的氣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