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12-6
- 最後登錄
- 2025-3-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7305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8553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地球毀滅各種可能性。
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本(12)月初提出要警惕人工智慧科技的過度發展,防止人工智慧科技失控並超越人類智慧,最終破壞整個星球。一時間,有關地球毀滅的推測等相關話題再次被一些媒體炒熱。科學家對毀滅地球的各種可能性都有科學研究與推算。相比一些網路言論的危言聳聽,學界用理性思維和資料驗證講述各種可能性和發生率。
小行星
根據中日報報導,太陽系內分散著數以億計殘片碎塊,小至鵝卵石大小,大至直徑上千公里。客觀事實是,這些星體隔三差五就會撞擊地球,當然,『三』和『五』可能是幾百年、幾千年甚至幾億年。恐龍滅絕的原因據信是大約6500萬年前,一個星體墜落在墨西哥海岸,在全球範圍引發寒冬;而1908年導致俄羅斯西伯利亞數以百計平方公里森林毀滅的通古斯大爆炸,據信也是一個小星體撞擊的結果。100名英國科學家呼籲建立全球預警系統,對正在飛往地球的星體進行研究和預警。
可能性:在我們的有生之年,可能性極低,但總有一天會發生。小行星撞擊地球並毀滅地球所有生命發生的頻率大概是30億年一次,不過,但凡遭遇一次與毀滅恐龍那次規模相當的小行星撞擊事件,人類文明甚至人這一對象都可能被徹底消滅。
人工智慧
按照霍金的說法,人工智慧科技在初級發展階段的確為人類生活帶來便利,不過要警惕其過度發展,因為得到充分發展的人工智慧或許預示著人類最終被超越。他說,某一天,機器將可能以不斷加快的速度重新設計自己。而人類則受制於生物進化速度,無法與其競爭,最終被超越。『短期來看,人工智慧產生何種影響取決於誰在控制它。而長期來看,這種影響將取決於我們還能否控制它。』在霍金之前,一些科學家就指出,在數十年後,人類就可能遭遇這種情況。科學界把這種人工智慧超越人類智慧的轉捩點命名為『奇點』。
可能性:不詳。但或許某一天,智慧化的機器會產生思維,從『人類讓它幹什麼它就幹什麼』轉變為『它自己主動想幹什麼』。可以樂觀推斷,即便到了那一天,機器恐怕也不想毀滅它自己也賴以生存的地球。
粒子對撞機
粒子對撞機災難理論由德國科學家奧托‧勒斯勒爾提出,他認為,雖然粒子對撞實驗室的研究對醫學等多領域有積極意義,但一旦誤操作,可能引發災難。在理論上,如果用金屬粒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對撞,可能產生類似黑洞的高密度物質,這種黑洞可以在瞬間吞噬實驗室乃至整個地球。
可能性:理論上存在,但實際可能性幾乎為零。
模擬理論
『模擬理論』是由英國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院院長、哲學家尼克‧博斯特羅姆新近提出的一套學說。這套理論提出,人類到底是生存在一個真實的『現實』中,還是模擬出來的『現實』中?換言之,人類現在的所有意識、行為、活動都處於另一個超人類智慧的控制下。我們不希望人工智慧的電腦超越人類智慧,但也許正有另一種超越人類智慧的智慧正在控制著我們,並且不希望人類智慧超越它們的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