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467|回覆: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帝俄的陰謀:黃俄羅斯計劃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影音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1-26 01:26: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5-1-26 19:43 編輯

“黃俄羅斯計劃”是十九世紀俄羅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一個旨在侵略我國的計劃,那就是從新疆中俄邊境的喬戈里峰直到海參崴劃一條直線,將此以北的土地全都劃歸俄國。

為了實施這個罪惡的計劃,沙皇俄國政府逼迫清政府簽訂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掠奪了我國15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1891年,沙皇開始修建一條貫通整個西伯利亞的大鐵路。這條被俄國視為脊柱的大鐵路,西起莫斯科,跨越八個時區和16條歐亞河流,橫穿我國東北的黑龍江、吉林兩省,長度達8000多公里,向東一直通到海參崴。

1896年6月3日,李鴻章與沙俄簽訂了《禦敵相互援助條約》(又稱《中俄密約》),允許俄羅斯建一條穿越我國黑龍江、吉林兩省,通往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鐵路。無論戰時或平時,俄國均有權使用該鐵路運送傷員、糧食和軍械。《中俄密約》打著共同防敵的幌子,脅迫並騙取了過境築路的特權,為中華大難埋下了禍根。這條鐵路被稱作中東鐵路。

《伊犁條約》後,沙俄又陸續和清朝簽訂了幾個勘界議定書,又從我國割去了新疆霍爾果斯河以西3萬多平方公里土地。1898年,俄國出兵強行佔領了帕米爾高原上的薩雷闊勒嶺以西2萬多平方公里土地,從我國手中奪去了大部分帕米爾高原,造成了長達百年的帕米爾未定界問題。我國從此失去了帕米爾高原的領土。


東北三省幅員遼闊,物產豐富,沙俄一直對其垂涎三尺。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以後,沙俄政府為了向外擴張,進行了一系列軍事改革。至十九世紀末,沙俄已發展成為一個極富侵略性的軍事封建帝國主義國家。中日甲午戰爭以後,我國東北地區進一步成為沙俄推行其向遠東侵略擴張政策的重要目標。


沙俄當時有兩種主張:以陸軍大臣庫羅巴特金和外交大臣穆拉維約夫為代表的封建軍閥、貴族和軍事工業資本家,主張直接進行軍事佔領;以財政大臣維特為代表的新興工業壟斷資本家和金融資本家,則主張以經濟掠奪手段實現最終征服。


沙皇政府綜合兩種主張,決定採取雙管齊下的侵華政策。


1896年,沙俄以聯合德、法干涉日本還遼“有功”,誘迫清政府與之簽訂《中俄密約》和《中俄合辦東省鐵路公司合同章程》,攫取了西伯利亞大鐵路中國段(中東鐵路)的建築權。


這條鐵路通過黑龍江、吉林兩省,直達海參崴(今蘇聯符拉迪沃斯托克),不但便於沙俄對我國東北地區進行經濟掠奪,而且便於軍事侵略。


維特當時就露骨地宣稱:有了這條鐵路,俄國就能在任何時間內,在最短的路線上,把自己的軍事力量運到海參崴及集中於滿洲、黃海海岸及離中國(清)首都的近距離處,並促進附屬於中國的部族和俄國接近。


1898年3月,沙俄又通過《旅大租地條約》,取得了從哈爾濱經寬城子(今長春)、奉天(今瀋陽)至旅順、大連的中東鐵路支線築路權。


同年5、6月間,沙俄大批鐵路員工進入我東北三省,並從山東、直隸及當地僱用二十多萬我國民工,分十九個工區,開始全線修築鐵路。通過築路,沙俄得以派遣各種人員,蒐集東北三省的政治、經濟、軍事情報。


同時,又以“護路”為名,向鐵路沿線派遣了六千餘名武裝“護路隊”。此外,還在哈爾濱設立有二千五百餘人駐守的鐵路警備司令部。


為適應侵略戰爭的需要,沙俄在搶修中東鐵路的同時,又採取各種手段,控制東北地區的內河航運、公路交通以及外海通路。當時,東北三省的額爾古納河、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等主要河流及其支流的航運,幾乎均被沙俄所壟斷。


1900年4月,中東鐵路千餘公里的路基和大部分鋪軌工程已經完工,中東鐵路支線除中段二百餘公里外,也已竣工。至此,沙俄幾乎完全控制了我國東北地區的交通命脈,為戰時運送兵員和軍需物資創造了條件。


為了實現鯨吞我國東北三省的野心,沙俄還加緊進行大規模入侵的軍事準備。自中日甲午戰爭以後,沙俄在我國東北邊境地區的兵力日益增加,到1900年6月初,統轄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大片地區的沙俄阿穆爾軍管區,已有兵員九萬八千餘人,馬一萬五千餘匹。


除要塞及留守部隊外,這些部隊大部駐紮於我國東北三省當面的俄國各邊境城鎮,如海參崴、雙城子(今烏蘇里斯克)、伯力(今哈巴羅夫斯克)、海蘭泡(今布拉戈維申斯克)、赤塔等地,直接窺視和威脅清軍行動。


與此同時,沙俄還加強了旅順軍港的建設,使其成為具有一定獨立作戰能力的軍事基地。至1900年7月初,沙俄駐旅大兵力達兩萬三千三百餘人,游弋於黃海、渤海的各種鋼鐵軍艦達四十一艘,水雷艇三十艘,控制了從黃海經朝鮮海峽及日本海抵海參崴的通路,溝通了南北各據點間的聯繫。


從1900年6月初開始,沙俄最高當局即密切注視著我國直隸地區義和團運動發展的趨勢,尋找進攻我東北三省的時機和藉口,同時加緊進行戰爭準備。


1900年6月8日,沙俄政府宣布關東一帶進入戰爭狀態,命令軍隊作好臨戰準備。6月15日,陸軍大臣庫羅巴特金命令駐伯力的阿穆爾軍事總督格羅傑科夫中將,制訂進攻東北義和團及清軍的作戰計劃。


6月17日,八國聯軍侵占大沽,沙皇尼古拉二世便於6月23日宣布,進行戰爭動員,全區進入戰爭狀態,並立即編組先遣軍,自任俄軍總司令,將原駐阿穆爾地區的西伯利亞軍改編為西伯利亞第一軍,並將新徵調的部隊進行統一編組和部署。


7月14日,八國聯軍攻占天津。清廷因京城危急,已無力顧及東北三省的危局。沙俄陸軍部抓緊這一時機,糾結作戰部隊約十三萬五千餘人,火砲三百二十八門,多路出兵,以期迅速奪取東北三省戰略目的。


1900年7月,沙俄出兵對中國在黑龍江東岸僅存的海蘭泡和江東六十四屯居民進行了大屠殺,殺害了當地中國居民7000多人,強行佔領了這些地區。

海蘭泡大慘案

海蘭泡又名黃河屯,現名為布拉戈維申斯克。位於精奇里江(結雅河)與黑龍江交匯處,本為中國領土。1858年沙俄強迫清政府簽訂“ 璦琿條約 ”,俄人攫得黑龍江以北之土地,此地被俄國占據後改名為布拉戈維申斯克,但條約規定原居住之中國人仍準安居樂業。

此後,俄人雖大量移入,然至1900年,中國人仍佔全城居民之大半。當沙皇下入侵犯中國令後,阿穆爾軍區司令即公開號召俄軍要堅決迅速地消滅俄境之中國人。七月十六日,俄國軍警於全城喊話欺騙中國人說:現兩國開戰,要把你們送過江去。接著以刺刀逼迫數千中國人立即離開家門,去警察局集合;凡不出家門者,一律處死。隨之各家財產被洗劫,華人所開商店被搶光。

然而,被趕出家門的這些中國人,警察局裡容納不下,其餘之人則被集中於精奇里江畔一木材廠院內。第二日,所有被集中者全被驅趕至黑龍江岸,途中扶老攜幼,狀極悲慘,凡脫隊、昏倒之老弱病殘及婦女兒童,皆被押送的軍警殺死。

沙俄軍警騎兵將人們驅趕至江岸後,便以刀槍逼其過江。海蘭泡附近的黑龍江江面雖然不寬,但水深、浪大、流急,手無寸鐵的中國人面臨滅頂之災,惶恐萬分,哭聲震野。一些人苦苦哀求,以東正教儀式在胸前畫十字,懇求免於一死,但俄軍絕不容情,他們將民眾往江中驅趕,先入江者皆沈溺江中,不敢入江或遲疑者、反抗者,皆被刀砍槍殺。至二十一日,沙俄又進行了三次類似的大屠殺,被殺者在六、七千人以上,會游水過江倖免於難者不足百人。

江東六十四屯大慘案

與此同時,另一場大屠殺在海蘭泡隔江相望的精奇里江南岸的江東六十四屯發生。江東六十四屯位於黑龍江東岸,與黑龍江城(璦琿城,今黑河市愛輝鄉)隔江相對,其南北長約七十五公里,東西寬約叁十公里,是中國人早已開墾出的一片沃土,因曾有六十四個村屯,故稱江東六十四屯。數万居民全是中國人。據“璦琿條約”與“ 北京條約 ”所定,此地雖劃歸俄國,但中國人有永久居留權,而清政府對此地則有徵收賦稅、行使行政管理的管轄權。此後沙俄政府為改變這種狀況,強迫清政府三次劃界,使江東六十四屯之土地範圍逐漸縮小,其軍警更經常非法闖入,調查登記居民之戶口及財產狀況,企圖獨占該地。

當沙皇下令出兵侵略東北後,這裡便開始驅逐中國人過江出境。七月十八日,沙俄軍警接得“消滅我境內出現的中國人,不必請示”之命,更有恃無恐地闖入各屯,驅逐中國人離境,實行與海蘭泡一樣的大屠殺。沙俄血洗海蘭泡和江東六十四屯僅僅是東北人民在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時所遭苦難的一個序曲而已。緊隨其後的大災難,便是沙俄對東北的大舉入侵及瘋狂燒殺搶掠。


與此同時,東北路俄軍從伯力出發,沿黑龍江西進,於7月22日到達拉哈蘇蘇(今同江)。駐守該地的清軍稍事抵抗即行撤退。


7月28日,俄軍水陸兩路夾攻三姓城。守軍英勇抵抗,激戰至下午4時,擊沉俄輪一艘,斃傷敵軍多人。終因俄軍炮火猛烈,其後續部隊又相繼登岸,清軍傷亡嚴重,被迫撤退。俄軍佔領三姓,槍殺居民,焚燒房屋,然後登輪向哈爾濱進犯。


鑑於哈爾濱為三省腹心之地,又嚴重威脅黑龍江省的後路,守將壽山於7月初曾約請吉林清軍會攻哈爾濱,先清除哈爾濱“護路隊”,然後專注北方邊防。由於吉林將軍長順極力阻撓,此計未能實現。8月3日,薩哈羅夫所部俄軍進占哈爾濱,同“護路隊”會合。


俄軍繼續從西、北兩路直逼省城齊齊哈爾。黑龍江將軍壽山於城將破之際自殺殉國,齊齊哈爾陷落。10月12日,呼蘭城亦失陷,黑龍江全境為沙俄所佔。


8月25日吉林將軍長順與沙俄侵略者“議和”,隨即通令全省,對俄軍要“優為款待,以篤邦交”。9月22日,長順下令開吉林城門迎接俄師,束手降敵,吉林全境不久即為沙俄輕易占領。


盛京地區則遭到兩路沙俄軍隊進攻。此時,盛京將軍增祺面對俄軍自遼南長驅北上及瘋狂肆虐,不僅不主動抗敵禦侮,反而極力主張與入侵者議和。沙皇尼古拉二世得此情報後,卻下令俄軍繼續擴大戰果,不許半途而廢,一定要“解除滿洲軍隊及要塞的武裝”。


9月23日牛莊被攻下;28日遼陽城被佔領;10月1日瀋陽陷落。瀋陽失守前,盛京將軍增祺棄城出逃,闖入瀋陽之俄軍大肆搶掠,其文化資產損失尤為慘重。至6日,鐵嶺被佔領後,南北俄軍於此地會師,至此,東北全境淪於沙俄的鐵蹄之下。


為了使佔領東北合法化,即真正實現“黃色俄羅斯計劃”,俄軍迫不及待地搜尋並迅速拿獲棄城出逃的盛京將軍增祺,逼其簽訂“奉天交地暫且章程”,企圖把俄國獨占東三省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因遭中外反對而作廢。


1902年4月,沙俄又與清政府在北京簽訂“交收東三省條約”,在清政府保證俄國在華、特別是在東北的許多特權後,規定俄國在一年半之內分3期從東北撤軍。


然而,沙俄​​僅從東北撤出部分軍隊後,便不再撤軍。清政府於10月初照會俄國,敦促其按條約規定撤軍,然不被理會。此刻,俄政府之四部大臣於雅爾達開會,確定了“將來滿洲(指東北)必須併入俄國,或隸屬於俄國”的方針。


12月15日,沙皇下令暫停從東北撤軍,公開撕毀已簽訂之條約;1903年3月,沙俄政府向清政府提出繼續撤軍的七項新條件,實際是明確昭示要繼續霸占東北。


至此,距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已經是第四個年頭,罹難深重的東北仍被沙俄侵略軍所蹂躪,隨後,日俄戰爭爆發,戰場卻在東北,當地二度遇難,簡直是人間浩劫!


最終,因日俄戰爭的爆發及帝俄戰敗以及“十月革命”的爆發,沙俄的“黃俄羅斯計劃”夢想破滅。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5-1-26 22:05:56 |只看該作者
看了這段歷史讓我心情沉重阿...

果然落後就要挨打,不變的只有實力 而不是一張嘴阿~

Rank: 4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5-1-27 21:16:43 |只看該作者
這段歷史今天第一次看到,
竟然是要感謝日本發動日俄戰爭還打了個慘勝,
東北才能在雙方的恐怖平衡中留在中國,
不然東北早不見了!

Rank: 4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15-2-5 00:04:45 |只看該作者
因該說是開兩線戰場,除了日俄戰爭再加上一次世界大戰帶來的損耗導致後來的革命.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9 05:0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