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2-7
- 最後登錄
- 2020-4-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50
- 閱讀權限
- 30
- 文章
- 9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全球央行2015年相繼實施刺激措施,宛如一場全球貨幣戰,從歐元區、中國、澳洲乃至於加拿大,
占全球經濟規模三分之一規模的國家先後採取措施,促貶自家幣值。
20國集團(G20)財金首長本周在伊斯坦堡開會討論全球經濟,其中半數國家的央行今年來已採取寬鬆措施,主要是降息或資產收購,
但影響觸及外匯市場,導致一些國家貨幣貶值,卻使相對升值的國家遭遇麻煩,如讓美國聯準會決策更形複雜,也使美國、瑞士與丹麥等升值的國家出口面臨挑戰。
但如果這是場貨幣戰,迄今的戰況尚稱溫和。貨幣戰給人的印象是各國蓄意貶抑自家貨幣,靠著以鄰為壑的方式提振本國出口並抑制進口,
卻是場零和遊戲。
然而這次不太相同,各央行的目標大致來說並非針對達到某個匯率目標,不像以往貨幣戰是在公開市場買進外幣,
而是執行他們認為對經濟最佳的措施,但若貨幣因此貶值,則是意外收穫。
這次當一家央行寬鬆措施後,其他央行被迫跟進,以抵銷本國貨幣升值壓力。歐洲央行(ECB)上月宣布大規模購債計畫,
瑞士央行趕在ECB出手前,棄守兌歐元防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