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2-20
- 最後登錄
- 2025-5-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30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6485
- 相冊
- 4
- 日誌
- 70
   
狀態︰
離線
|
2015-02-14 聯合晚報 記者王彤勻/台北報導
在台積電(2330)董事長張忠謀登高一呼後,物聯網儼然成為近期最熱門的關鍵字。蘋果的殺手級武器Apple Watch將推出,屆時可望再引領一波穿戴裝置與行動支付的潮流。
穿戴裝置開始從消費性產品走向企業、利基市場,以及行動支付促成人機介面解決方案的加速整合,可說是物聯網浪潮中值得留意的兩片新藍海。
Apple Watch尚未開賣,眾家分析師就已搶先展開銷量預估。瑞銀估,Apple Watch開賣9個月內,銷量可望突破2400萬支。更為樂觀的預測甚至指出,Apple Watch第一年銷量有望衝上6000萬支,顯示市場對穿戴裝置市場寄予厚望。
只是,消費者口味並不好捉摸,穿戴裝置近年銷售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SONY智慧手環2013年在台灣總銷量不到兩萬枚;但一支單價僅395元的小米手環,去年底在台開賣以來,銷量卻迅速突破10萬枚。產品同質性高、使用者體驗不佳、隱私問題、產品價格等因素,都成為穿戴裝置能否在消費性市場一砲而紅的關鍵。
而由於企業、利基市場並不存在上述問題,因此成為穿戴裝置積極尋求的出海口。工研院IEK分析,今年初儘管Google Glass宣布暫停在消費市場銷售,但仍持續供貨給企業或利基應用;目前已有10多家供應商運用Google Glass,發展出在物流、醫療、行銷、工廠、經紀、救難等用途的整合產品。
發展穿戴裝置最為積極的三星,也和商業軟體大廠SAP合作開發企業用穿戴裝置。IEK指出,美國市場約有4000萬個無桌工作者(deskless worker),橫跨健康照護、製造、零售、政府、建築、運輸、資源等產業,都可能成為智慧眼鏡的潛在客群。
另外iPhone 6搭載Apple Pay,也成功帶起行動支付風潮,已可在全球22萬家商店使用。隨後蘋果也與大陸電商阿里巴巴,洽談旗下的支付寶支援Apple Touch ID;而台灣五大電信業者與台北悠遊卡公司合資成立行動支付平台(TSM),也將自今年起提供空中安全下載手機支付服務。在行動支付市場擴大的同時,對個人資安與隱私的保護,衍生的商機也不容小覷。
工研院IEK分析,蘋果採用指紋辨識功能進行行動支付服務,阿里巴巴則攜手華為、推出指紋辨識行動支付方案,顯示生物辨識功能將在人機互動與交易流程中扮演重要角色。IEK認為,人機介面的系統整合成為未來趨勢,最先發生的將是觸控感測和顯示器整合(例如in-cell、on-cell),以及觸控和顯示驅動器整合(例如TDDI整合型IC),而生物辨識功能則是下階段整合的重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