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6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生活情報] 光吃蔬果不喝水 腸道照樣大塞車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3C商品達人勳章 流行教主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轉吧七彩摩天輪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時尚教主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幸福家庭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正妹貼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模型怪怪貓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會員榮譽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2-18 09:15:1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想大但是大不出來」,坐在馬桶上真是欲哭無淚,便秘已是忙碌現代人常見的問題,長期便秘還可能導致腸道癌變,到底要怎麼吃,才能更「順暢」?

不要忽視 想上廁所的感覺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表示,規律的排便習慣因人而異,有些人一天兩次,有些人兩天一次,只要是規律的,就沒有問題,尤其不要忽視「想上廁所的感覺」。

腸道蠕動快的時間約在早晨的5點到7點,但忙碌的現代人不一定有足夠的時間或心情在早晨排便。加上生活作息、飲食習慣、壓力等,導致腸道蠕動減慢,使得大便在腸道內停留過久,水分被大腸吸收,而引起大便乾硬,導致排便困難和排便次數減少,甚至三天以上沒有排便,即稱之便秘。

「改善便秘的第一步就是補充足夠水分。」蘇秀悅表示,解決便秘問題要從生活作息開始,最重要的是要攝取足夠的水分,一天至少喝2公升的水,蔬果的攝取量也要足夠。

腸道順暢 三大指標不能少

榮欣診所營養師李婉萍也表示,便秘跟水分攝取、運動量及膳食纖維最有關係。

1.水分要喝夠

李婉萍說,攝取的水分不足,即使吃了很多蔬果,仍未能促進腸道的蠕動。她建議,人體每公斤的重量至少需要30到35公克的水,以成人50公斤為例,一天需攝取1.5公升到1.7公升的水,而且每日攝取的水分,包含湯、果汁、飲料、咖啡等,至少要有一半以上是白開水,才足夠身體的需要。

2.運動要充足

即使腸道本身就會蠕動,外來的刺激也很重要,久站或久坐的人,也可能因為運動量不足,腸道蠕動緩慢,即使攝取足夠水分,仍然容易便秘。

3.膳食纖維要吃夠

蔬菜、水果、全穀根莖類等食物富含膳食纖維,建議至少要遵照「蔬果579」原則,攝取足夠的蔬果份量。李婉萍解釋,該原則的計算方式,1份水果份量約為1個拳頭大,如1顆柳丁、半根香蕉、半顆哈密瓜等;1份蔬菜約為煮熟後100公克的菜量,而且蔬菜要多於水果。

蔬果:纖維量較高的蔬果,如竹筍、香菇、地瓜葉、芥蘭菜、空心菜等帶梗的蔬菜;奇異果、橘子、香蕉、蘋果等也都是很好的選擇。

米飯:糙米膳食纖維最高,胚芽米次之,白米較低。

飲品:建議選擇高纖豆漿、優酪乳、綠茶、黑木耳等,都有助於腸道蠕動及排便。

主食不能少:主食不能太少,有些小飯量的年輕女孩,可能吃了很多蔬果,卻只吃一兩口飯,也容易因為食物整體體積太小,造成便秘。

油炸 高糖 紅肉 最傷害腸道

博仁醫院營養師彭德蘭表示,市售優酪乳含有乳酸菌、比非德氏菌、龍根氏菌等泛稱為益生菌的成分,可以在腸道內製造好菌,促進腸道蠕動、降低壞菌對腸道的影響。只是要特別注意優酪乳所含的熱量,一瓶200公克的優酪乳約有160大卡的熱量,等於5.5顆方糖,有熱量考量的人不宜多喝。另外,乳糖不耐症的人飲用優酪乳可能會造成腹瀉。

彭德蘭說,有些喝下肚的益生菌可能會被胃酸破壞,就如牛奶中也富有益生菌,但多半被胃酸破壞而未抵達腸道,發揮效果。市面上有些稱為「孢子性乳酸菌」的粉末狀益生菌,比較不易被胃酸破壞,且熱量較低,也是另一種選擇。

除了要吃對食物,還要保護腸道健康,才能有健康的腸道、順暢的排便。李婉萍表示,油炸食物、高糖分的甜點、動物性肉類,如紅肉,是最讓腸道受傷的食物。

▇蔬果579建議攝取量

兒童(12歲以下):2份水果、3份蔬菜

女性:3份水果、4份蔬菜

男性:4份水果、5份蔬菜

註:1份水果分量約為1個拳頭大;

1份蔬菜約為煮熟後100公克的菜量。

(資料來源╱台灣癌症基金會)

▇腸道保養小祕訣

●吃進去

1.多吃蔬菜水果、高纖、天然食物。

2.忌常常大魚大肉或紅肉攝取過量。

3.少吃燒烤。

4.少吃加工類食品如罐頭、泡麵等。

5.可吃一些益生菌調整腸胃道。

6.若對牛奶過敏者勿喝。

7.以飲食調整為主,若非必要少服藥物,以免傷到腸胃道黏膜。

8.定時吃飯、兩餐之間勿隔太久。

●排出來

1.便秘要先查清原因,若是大腸急躁症,情緒與飲食管理都要改善。

2.不建議自己灌腸或做大腸水療。

3.觀察自己是否規律排便。

4.建議定期做大便潛血篩檢。

諮詢╱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朱光恩

台安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 整理╱鄭涵文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活著,就要善待自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8 03:2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