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0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俗民情] 大甲媽祖遶境進香中世俗物質神聖化現象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3C商品達人勳章 流行教主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轉吧七彩摩天輪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時尚教主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幸福家庭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正妹貼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模型怪怪貓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會員榮譽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2-23 22:24:5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大甲媽祖遶境進香中世俗物質神聖化現象


壹、        緒論

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是臺灣目前規摸最盛大的進香活動,經由媒體的報導,使大甲媽祖前往新港的遶境進香成為全國矚目的的宗教盛事,而進香客更是來自全國各地,非僅限於大甲五十三庄信仰圈。2010年文建會「指定」為國家民俗文化資產,使得大甲媽祖進香成為國家級無形文化資產。而國家地理雜誌更將此活動封為世界三大宗教活動之一,使大甲媽祖遶境進香受到全世界矚目。

大甲媽祖進香過程中,許多世俗物品被賦予神聖意涵,例如:報馬仔的紅絲線、三太子的奶嘴、壓轎金等,這些物品因為與媽祖有直接或間接關聯,而成為神聖之物,民眾咸信這些媽祖進香中所使用、接觸的世俗物質,具有保平安、治病、求姻緣等作用,於是進香過程中民眾莫不爭相求取、觸摸這些物品祈求平安、分享靈氣。

世界許多宗教都有將神佛、教主身體神聖化的現象,如遺體骨骸、舍利子、佛牙等,或將先知、聖者接觸、使用過的物質如:道場、衣物、經典、法器視為聖物。而臺灣媽祖信仰中這些世俗物品則非媽祖身體一部分或因媽祖使用過,才具有神聖性,大都是與媽祖信仰有關聯即被神聖化。



貳、        信仰相關器物

凡是與信仰直接關聯之器物常被視為代表神的象徵,如雕刻、繪畫神像、香爐,符籙、香火袋、經典、十字架等,這類宗教物品的神聖化,是所有信仰共同的現象,這些物質因被雕刻、繪畫、書寫成為神像、經文、符令,而使世俗的木石布紙物質成為祭祀的對象,或祈福保平安的憑藉。

諸如台灣民間經常有服用香灰、符水的現象,香灰是因祭拜神明時所焚燒,因此香灰就成為「爐丹」,而具有治病療效。平安符、符籙則因上面印有神明名稱、神像、符咒而成為代表神明神力的憑證。

這些宗教器物在神聖化之前,通常要經過一些特定儀式才能具有靈性,例如:神像需要開光點眼,方具有神性;符籙需經敕符才具有功能;平安符香火袋要在香爐上繞三圈「過爐」之後才產生效用。而這個程序正是世俗物質轉化為聖物的關鍵點。

大甲媽祖進香活動中不僅是這類原本具有代表媽祖的物質被神聖化,而是進香過程中所使用的物品、或陣頭、神將的配帶物,都被賦予神聖性,而這種現象是其它神佛信仰、宗教活動中所未見的。



一、媽祖神轎與壓轎金

神轎是媽祖乘坐的交通工具,由於轎中安奉媽祖神像,因此成為民眾爭相顧摸的對象,藉以沾染媽祖的靈氣,每當大甲媽起駕、回駕或駐駕時,總是有許多信徒競相觸摸神轎,廟方則須動員大批安全人員圍繞周邊護衛神轎。同樣是神明乘坐的神轎,但在其他神尊或媽祖廟宇則沒有這種現象。

其實這種碰觸神轎的動作,是無禮的行為,且容易使神轎沾染不淨。如同沒有人會喜歡走在路上被眾人觸摸一樣。但對信徒而言,觸摸媽祖神轎可以傳遞媽祖靈力。

除神轎具有神聖性之外,媽祖神轎沿途所經之處總是有許多民眾跪趴在道路中央,讓媽祖神轎從身上穿越,俗稱為「倰轎腳」。倰轎腳原本是信徒還願的方式之一。信眾祈求媽祖,如達成祈願則跪趴在地充當媽祖墊腳以示卑微。近年來倰轎腳卻成為「消災解厄」的功能。認為倰轎腳可以藉由媽祖靈力袪除災厄得到庇佑,因此媽祖所經之處,民眾莫不參與倰轎腳保平安。這種現象在以前並不普遍,約在2000年之後,倰轎腳才日益普及成為大甲媽祖進香特色之一。

壓轎金則是另一項與神轎相關的平安物,每當大甲媽祖停駕或駐駕時,當地信徒或廟方就會以兩張長板凳,上面綁著壽金讓媽祖神轎放置在上方,故稱「壓轎金」。當神轎抬離之際,信徒便紛紛搶奪媽祖神轎曾經壓過的壽金,據稱壓轎金可以保平安。因此搶得壓轎金的信徒,會將金紙放在家中或帶在身上或車上,祈求居家或行車平安。

壓轎金並未與媽祖金尊直接接觸,而是透過媽祖乘坐的神轎接觸壽金,因此是間接與媽祖產生關聯,即使如此,民眾也認定壓轎金具有神力,可以保平安。



二、敬茶與海鹽

敬茶與海鹽,是放置在媽祖神轎中,為一般食用的白開水和海鹽。白開水因放在神轎中即成為「聖水」,而被賦予治病功能,求敬茶其實為一般神佛信仰中普遍的現象,信徒向神明乞求供神之敬茶飲用,藉以得到治療或保平安之願望。一般的白開水之所以具有靈力,是因為供奉神佛之後,變成為敬茶(敬奉神明之茶)、聖水,其轉變之關鍵仍在於神。

大甲媽敬茶在媽祖停駕、駐駕時,供信徒求乞飲用,通常是重病、久病或怪病患者才會向媽祖求敬茶,並非為解渴而飲用。求敬茶的方式是先向媽祖稟報自己姓名,所求目的,再以擲筊方式得媽祖同意,再擲筊請示媽祖欲賜三杯水之中的左杯、右杯或中杯敬茶。之後即可告知轎班人員倒水,但信徒需自備茶杯。

海鹽則是大甲媽祖進香中特殊的物品,海鹽的功能在於提供信徒治療腳傷腫痛,在歷經進香長途跋涉過程中,許多信徒會發生腳痛、起水泡症狀,此時即可經由擲筊向神明求海鹽療傷,是大甲媽祖獨有之祕方,其它神明信仰活動並未所聞。



三、進香旗與号掛

進香旗是大甲媽進香活動中,代表進香客的標誌,大甲媽祖進香旗是三角形布旗,有紅色、黃色兩種,旗面繡一條龍及大甲鎮瀾宮字樣。

進香客在啟程之前,需先持進香旗到鎮瀾宮香爐上繞行三圈表示報到,信徒稱為「起馬」,媽祖即將派遣神兵護衛進香客沿途安全,保佑進香過程平安順利。由於進香旗具有媽祖兵將的象徵意,因此進香旗在「起馬」之後開始具有神力,也有禁忌。例如不得倒持進香旗,如同倒拎著神兵;不得持進香旗進入廁所、浴室,沐浴如廁需請人代為保管,否則將神兵神將請入廁所浴室觀賞,當然是無禮的行為。此外進香旗在前往新港路途中氏張開著,返回大甲鎮瀾宮過程則是捲起來,直到回家方可打開,象徵將靈氣包回家。

号掛則是宗教類陣頭所穿著的制服,大甲媽祖進香團中,頭旗、頭燈、三仙旗、開路鼓、繡旗隊、執事隊、哨角隊、轎前吹、涼傘、轎班成員,全部穿著「号掛」,報馬仔、神將類(如莊儀團、太子團)沒有穿号掛。

穿号掛代表進香團正式編制的工作人員,非祇是一般隨香客,穿号掛是為媽祖服務,成為榮耀的象徵,穿号掛者不必帶進香旗,因為已有神兵依附其上,因此同樣不可穿入廁所浴室,以免褻瀆神明。



四、報馬仔的「紅絲線」

大甲媽祖進香團的報馬仔一定走在隊伍最前方,沿途敲鑼通知民眾,媽祖進香團即將抵達,請信徒準備香案迎駕,並收拾曝曬在外的內衣褲,以免對媽祖不敬。報馬仔原本是屬於尖兵、探馬的性質,任務兼具通知民眾訊息,並回報主神前方狀況,與求姻緣毫不相干。近年來,向報馬仔求紅絲線,祈求好姻緣,竟成為大甲媽進香的時尚風潮。

報馬仔紅絲線與姻緣的關聯性顯然是源自「月下老人」的聯想。民間信仰中月下老人手持紅絲線將有情人牽連在一起,使其結為夫妻長相廝守。至於報馬仔的紅絲線則原本是繫綁豬腳韭菜之用,非關月老求姻緣的紅絲線。

約2000年時大甲媽繞境進香前,我聽到一則故事,一位婦人因女兒已到適婚年齡卻遲遲未能找到合適的對象,在進香途中見到報馬仔拿紅絲線綁豬腳,於是向他索取一條紅絲線,祈求女兒早日覓得良緣。結果不久女兒果然認識一位優秀的男子並結為連理,婦人也四處訴說紅絲線靈驗無比。當年我在TVBS與蘇逸洪先生做大甲媽祖SNG連線轉播,第三天抵達新港奉天宮時,我在現場轉播時敘述這則故事,於是從那一年開始,信徒紛紛向報馬仔索取紅絲線戴在手腕上,而紅絲線也成為求姻緣的象徵,至今每年進香報馬仔都必須準備一大捆紅絲線供信徒索取。紅絲線原本祇是用於綁豬腳、韭菜、酒壺,卻陰錯陽差地成為求姻緣的聖物。



五、執事隊的文昌筆

文昌筆是三十六執事隊兵器之一。三十六執事是媽祖駕前儀仗隊,由十二面彩牌(長腳牌)與廿四支兵器組成,其中六對十二支彩牌上書「肅靜」、「迴避」、「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旨在告知民眾媽祖駕到,應遵守規矩不得喧嘩、擋道,並說明遶境進香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之目的。廿四支兵器則以龍頭杵為前鋒,鳳尾扇壓陣。任務在保護媽祖。每當進香團沿途經過喪家,執事隊便會將媽祖神轎團團圍住,避免孤魂野鬼攔轎申冤影響進香行程。

文昌筆是護祀媽祖廿四支神兵器之一,又稱「文筆手」、「執事筆」,其造型是一隻手,以大拇指和中指執筆,食指、無名指和小指指尖朝上之造型。由於名為文昌筆,因此民眾相信,觸摸文昌筆可以庇佑學業進步、金榜題名、文思泉湧。在進香途中許多考生、研究生都會要求觸摸文昌筆祈求考運亨通,考上理想學校或高普考、特考,或能順利撰寫論文取得學位。

庇佑考試原本是文昌帝君之職責,並非媽祖業務,但執事隊的文昌筆也與考試等考生在大甲媽祖進香活動中,卻以觸摸執事隊的文昌筆祈求金榜題名,完成研究論文之撰寫,媽祖也成為求取功名之神。足見媽祖業務以不僅是航海守護神,而擴充為各種領域的全能之神。



六、千里眼、順風耳之手錢與篙錢

手錢是指神明手中所握之紙錢;篙錢則是神將後腦勺吊掛之黃色紙錢。篙錢是長方型紙錢,中間呈鋸齒狀,拉開則變成串條狀,篙錢有五色和黃色兩種,五色篙錢通常高階神明,如玉皇大帝、三官大帝使用,黃色則為陰差專用,通常是陰差(如七爺、八爺、家將、官將)或妖精轉化之神明(如千里眼、順風耳)才會配掛。

手錢顧名思義為神明手握之錢,既是神明部將所拿,自然具有靈力,也成為民眾求取的聖物之一。但手錢篙錢並非象徵錢財,而是具有收驚、除煞的功能。

進香過程中手錢與篙錢都必須每日更換,而換下的手錢、篙錢則贈與團員、信徒保佑平安。有時千順將軍在行進間,每逢手錢、篙錢掉落,民眾則一擁而上爭相搶奪,但如非自然掉落則不得強行拉扯,否則即對神明不敬。



七、三太子的奶嘴

三太子原本為佛教護法神之一,原是佛教四大天王中北天王之第三子,故名三太子。傳入中國後三太子改變國籍也換掉爸爸,成為托塔天王李靖的三子。一般民眾對三太子的認知都是源於《西遊記》與《封神演義》小說中、「哪吒鬧東海」等故事。小說中的哪吒年僅七歲,因此台灣民間信仰三太子的形象都是以幼童造型呈現。由於哪吒是七歲小朋友,因此祭拜三太子的祭品是玩具、糖果,且嘴裡還含著奶嘴,象徵其兒童形象。

臺灣三太子信仰兼具多重意涵,首先哪吒是五營之中的中壇元帥,統領五營神兵神將,此與其原始護法神屬性有關。其次,哪吒腳踩風火輪,使其成為職業駕駛業者的守護神,因風火輪形同車輪、方向盤之故。計程車、遊覽車司機都在車上供奉哪吒神像,保佑行車平安。

哪吒兒童的造型也使祂成為兒童的守護神。大甲媽祖進香團中,太子團的哪吒造型是可愛的兒童模樣,嘴裡也含著奶嘴,進香沿途信徒常以家中幼童的奶嘴交換三太子口中的奶嘴,祈求孩童「平安好搖飼」。因為神明口含的奶嘴自然具有靈力,給家裡幼童使用必能保佑孩子平安健壯。



八、大甲媽周邊商品的神聖化

除了以上所列之世俗物質神聖化之外,近年來各廠商也藉大甲媽祖研發出各種文創商品,例如媽祖金融卡、媽祖手機、金錶、媽祖公仔,媽祖T恤、背包、帽子、媽祖聖水、媽祖餅、媽祖面膜、BOBE飲料等商品,似乎透過大甲媽祖加持的產品,都能賦予神聖性而增加銷售量。

此類媽祖文創商品似乎並未如上述物品之距有神聖性,造成踴躍搶購之熱潮,民眾將這些物品定位為「商品」,購買後視為「紀念品」,當然不具神聖性。



参、世俗物質神聖化的類型

綜觀大甲媽祖進香活動中,世俗物質的聖化現象大致可分為幾大類型:



一、「與神接觸」之物

在進香活動中最神聖的當然是媽祖金尊,而凡與媽祖神像接觸之物質即被視為聖物,例如神轎乃媽祖乘坐之轎,由於媽祖安座其中便有神聖性。民眾倰轎腳祈求消災解厄是因為媽祖坐在轎中而非神轎的靈性。玻璃製框座也因媽祖放置其中而具有神聖性,成為民眾觸摸的對象,金紙原是神明的錢財不具靈性,如壓轎金原本即是金紙,因媽祖神轎放置在上方而具有靈力,如此間接與媽祖接觸而產生神力,具有保平安功能。

敬茶由於是供奉媽祖的茶水,因媽祖而轉化成聖水,具有療效。海鹽則是放在神轎中而能治療腫痛,但家中的食鹽未與媽祖接觸,則無療效。

由上所述金紙、白開水、海鹽都因為與媽祖金尊、神轎接觸產生功能,成為壓轎金、敬茶、海中寶,再擴充認定則是連媽祖部將千里眼、順風耳神將頭上所戴篙錢、手中所握的手錢也一併具有神聖性,「與神接觸」是此類物質聖化的因素。



二、象徵媽祖的器物

大甲媽祖進香所使用的法器、符籙、香火袋,因為是象徵媽祖,當然都具有靈力,而進香旗代表媽祖的神兵神將,在媽祖廟香爐上繞行三圈之後,開始啟動作用,象徵媽祖兵將隨身在側,護衛進香客。号掛則是象徵媽祖進香團正式編制,亦有神兵護持而有神力。

頭旗代表媽祖進香隊伍,引導進香團行進路線,是進香團的指標。穿号掛則代表媽祖的護祀隊、儀仗隊,是榮譽的象徵,當然也具有神聖性。

廟方工作人員沿途發放的符令,香火袋也都具有媽祖神力成為民眾供奉、收藏的聖物。令旗則是媽祖發號施令的旗幟,代表媽祖指令,具有避邪除穢的功能。

  這些象徵媽祖的法器、物質,因其象徵性而具有神聖力。



三、推理連結性物質

  有的物質並非因與媽祖接觸,或象徵媽祖而具有靈力,純粹是推理、聯想而產生聖化現象。例如:報馬仔的紅絲線,是與月下老人的紅絲線產生聯想,而創造出祈求姻緣的作用,報馬仔與姻緣則完全沒有關聯。但須說明的是,往昔臺灣民間月老崇拜並不普遍,民眾祈求良緣通常向女神,如觀音菩薩、媽祖、七星娘娘祈求,因此女神媽祖駕前的報馬仔所持的紅絲線便會被聯結,成為祈求姻緣的象徵。

   三太子的奶嘴也是如此,奶嘴並無靈性,因為三太子含過即具有神明加持的功能,但顯然它的靈力是來自三太子而非媽祖。三太子含奶嘴原本祇是凸顯其年幼、可愛造型,卻讓民眾推理成為保庇兒童好搖飼的聖物。

  文昌筆則是因民眾推理到文昌帝君而產生金榜題名的聯想,筆的本身也無靈力,而是觸摸文昌筆可以得到媽祖庇佑而使考運亨通、學業順遂。廿四支兵器之一的文昌筆被擴大理解為學業、考試,也是大甲媽祖特有的俗信。



肆、世俗物質聖化的意義

  許多世俗物質在進香活動中,因接觸、象徵、聯結而具有神聖性,這些世俗物質之所以產生靈力都是源自信仰。世俗物質透過神明的聯結後轉化成神聖之物,至於是否真能具有靈性,這是屬於信仰的層次,質言之,相信即為真。在這些轉化現象中,世俗物質因聖化而成信徒求取、觸摸的對象,這些神聖化之後的物質也具有形而上的功能,主要的意義未必在真正功效,而在於聖物所產生的安頓心理作用。



一、未必保平安,卻能得心安

信徒所以觸摸神轎沾染媽祖靈氣,藉由倰轎腳、求取壓轎金、符令、香火袋旗求平安,向媽祖求敬茶飲用,使用海鹽治療腳傷腫痛,這些行為當然未必能達到保平安的功能,但卻有求心安的作用。因為觸摸神轎、倰過神轎能使心靈安定;將壓轎金、篙錢、手錢、符令、香火袋放在家中、身上能使民眾具有安全感,這些行為最主要的作用並不在於是否能發揮靈力,產生治療、保平安效果,而是藉由神聖之物求得心安。



二、增加自信心

求取紅絲線未必就能遇到好姻緣,因為報馬仔的紅絲線根本與姻緣無干,但能使求取者更有自信,透過媽祖的加持勇於追求對象,不再自卑、膽怯。紅絲線未必能牽得良緣,卻可建立自信,強化決心勇敢嘗試。

飲用敬茶之後信徒對自己的久病、重病具有信心,可以接受醫療對抗病魔。因為「相信」媽祖賜茶而產生希望,一般的民俗療法亦然,主要不在身體的醫療,而是心靈的治療,飲用敬茶使患者相信「我會痊癒」。信心、意志力是對抗疾病最重要的憑藉。

祇觸摸文昌筆不努力用功,必定無法金榜題名,觸摸文昌筆不寫論文也是不能取得學位,況且基測、學測、高普考、特考均非媽祖職務與專業,其意義在於觸摸文昌筆能增加自信專心學業,使考生在面臨考試時不會慌張,發揮實力完成考試,這才是文昌筆最主要的功能。



伍、結論

從大甲媽祖遶境進香世俗物質神聖化現象中,我們得以察覺,許多聖物其實都是信徒擴大解釋、推理聯結的結果,原本與認知毫不相干,但經由與神觸、聯想之後,開始「被創造」新的功能。其所發揮的效果是「心理作用」大於「實際效用」。若能透過宗教信仰的力量,使世俗物質產生神聖性,讓信徒得心靈的平安產生自身的信心,才是聖物的最主要功能。這些宗教信仰所賦予的能量,並非世俗的人為力量所能取代。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活著,就要善待自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0 10:5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