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7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畫書法] 畫龍點睛-吳文彬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4-1 00:13:4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畫龍點睛 吳文彬


吳文彬
畫龍點睛
水墨
日本白麻紙本
183.5 × 95cm
1959

作 品 賞 析 
  作者對人物畫線描之修養有博古情懷的雅致。「人物畫與人物像有所不同,像必求真;畫則重意。」是作者對「畫」及「像」的見解。此幅「畫龍點睛」,是作者依據「神異記」中的記載:「張僧繇嘗於金陵安樂寺畫四龍而不點睛,每雲:『點之則飛去矣』,人以為妄,故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見二龍飛去,為點睛者如故。」體會後描繪而出。作者藉此傳奇故事強調中國繪畫重視神韻之特色。(資料整理撰文/應廣勤)


藝 術 家 小 傳 
  幼時隨家人住在天津,每天到從事藝術創作的鄰居李先生家玩耍,看李先生執筆作畫,日子久了便開始從李先生習畫畫梅。抗戰初期,天津水患,舉家遷返北平居,時常跟隨他的父親到中央公園飲荼、參觀畫展,因而對國畫漸有認識。初二那年加入「雪盧畫會」師宴少翔先生習畫人物,直到高中畢業已有五年的習畫和辦展經驗。之後考進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就讀,聘請的任課教授盡是當時學生崇拜的近代名家:黃彬宏、壽石工、溥雪齋、趙夢朱、劉淩滄等等。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新校長徐悲鴻先生接任藝專,畫壇受新思潮流,興起以西畫改革國畫的潮流,首將國畫教授全部解聘,北平的許多國畫家認為這是毀滅傳統文化,便著文批判,引發「國畫論戰」。此時北平局勢每況愈下,吳文彬全家遂興起南遷的念頭,終於在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年)來到南台灣屏東的偏僻小鎮,開始離鄉背井全新的生活。在南部住六年之久,全家再度遷居臺北定居。到臺北得知藝專有「旅台校友會」,遂與之聯絡,也開始在台參加美術活動,並入選第十七、十八兩屆全省美展。民國五十年(一九六一年)受到藝專校友推薦,進入中央研究院擔任考古繪圖工作,在當時只想求得安定,已沒有再作異鄉人的念頭了。一直服務到民國七十八年退休,仍繼續每週到中研院指導國畫,持續十年從未間斷。當他經過動亂後,體認到繪畫必須建築在安定的生活上。他並不把繪畫做為謀生的職業,卻感嘆快步調的現代社會,有耐心欣賞工筆畫的人少了,大家齊唱求新求變,只注重變而不理會已經變了甚麼模樣,有越變越怪的感覺。吳文彬先生專擅工筆畫,他認為:「傳統人物是以線寫形,用線描表現形體,嚴格說他並非真實,只能算是一種[意]的表達。人物審美要求應該適用寫意的手法,寫出得意的造型,獲得會意的欣賞,審美的理想是形象、筆墨、神韻,三者完美的統一。」他對於傳統人物畫有長期的執著,認為工筆畫也是值得倡導的畫種。

來源:高雄市立美術館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6 02:1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