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8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教傳經咒] 道教經典《抱朴子》外篇.64.百家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6-23 00:53:2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道教經典《抱朴子》外篇.64.百家

《抱朴子》外篇.64.百家

抱朴子曰:百家之言, 雖不皆清翰銳藻, 弘麗汪濊, 然悉才士所寄, 心一夫澄思也. 正經為道義之淵海, 子書為增深之川流. 仰而比之, 則景星之佐三辰;俯而方之, 則林薄之裨嵩岳. 而學者專守一業, 遊井忽海, 遂掇躓於泥濘之中, 而沈滯乎不移之困. 子書披引玄曠, 眇邈泓窈, 總不測之源, 揚無遺之流, 變化不繫於規矩之方圓, 旁通不淪於違正之邪徑, 風格高嚴, 重仞難盡. 是偏嗜酸甜者, 莫能賞其味也;用思有限者, 不得辯其神也. 先民嘆息於才難, 故百世為隨踵, 不以璞不生板桐之嶺, 而捐曜夜之寶;不以書不出周孔之門, 而廢助教之言. 猶彼操水者, 器雖異而救火同焉;譬若針灸者, 術雖殊而攻疾均焉. 狹見之徒, 區區執一, 去博辭精, 思而不識, 合錙銖而以齊重於山陵, 聚百千可以致數億兆, 惑詩賦瑣碎之文, 而忽子論深美之言, 真偽顛倒, 玉石混淆, 同廣樂於桑間, 均龍章於素質, 可悲可慨, 豈一條哉!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0 03:3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