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04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淡水大魚瀕臨滅絕:拯救地球最後的河中巨怪 [複製連結]

Rank: 10Rank: 10Rank: 10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7-15 18:21:3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贊伯·霍根和一條巨大的淡水黃貂魚(查菲窄尾魟),這條魚的長度超過1.8公尺,尾巴上的倒刺接近40公分長,不僅能刺穿肌肉,甚至能深達骨頭。不過,這是一種溫和的魚類,只有在被嚴重激怒時才會攻擊人類



湄公河巨鯰能長到290公斤以上,長度可超過3公尺。不幸的是,這種大魚受到了諸多威脅,如今已是極危狀態。



在德克薩斯州發現的一條鱷雀鱔(又名福鱷)。這種魚的重量能達到140公斤,壽命幾乎可以達到1個世紀



在加拿大捕獲的一條高首鱘。“這條魚在捕獲之後進行了標記,然後釋放回了河裡,這是娛樂釣魚者與科學家之間創新合作的一部分,”霍根說,“從已標記魚類身上獲得的資料將説明生物學家估計弗雷澤河中高首鱘的種群大小。”



一個高棉漁民和一條巨暹羅鯉,這種巨大的鯉魚能長到3公尺,約270公斤。



匙吻鱘可以長到1.8公尺,重量可達90公斤。它們是匙吻鱘科僅有的兩屬兩種之一,另一種是中國長江流域的白鱘,已經幾近滅絕

台灣時間7月13日消息,贊伯·霍根(Zeb Hogan)對湄公河巨鯰十分熟悉,他已經對這種傳奇大魚進行了多年研究。湄公河巨鯰可以輕易地長到上百公斤,但在2005年,當同事打電話對他說,有漁民釣上來一條重達646磅(約合290公斤)的大魚的時候,還是遠遠超出了他的想像。霍根是內華達大學的一位元生物學家,他決定就此做一個調查。他發現,這條魚不僅是有記錄以來最大的湄公河巨鯰,而且是人類到目前為止捕獲的最大的淡水魚。

霍根也由此想到:是否還存在體型更大的淡水魚?《國家地理》雜誌顯然也認為這是個很好的問題,因此給他提供了資金,開始了探索答案的旅程。現在霍根已經跨越了6個大陸,進行了超過50次探險,在一條又一條的河流中尋找大魚的身影,地球上那些鮮為人知的河中巨怪也逐漸露出了真實的樣貌。截至目前,那條293公斤重的湄公河巨鯰依然是世界第一,但在霍根的圖景中這還遠遠不夠。

“在這一領域工作了大約十年之後,”他說,“可以確定有大約30種淡水魚類能長到3公尺以上,或者重量超過90公斤,它們出現在世界各地的大型河流和湖泊中,在除南極洲以外的各個大陸上都有分佈。它們之中有70%瀕臨滅絕。”這些魚類的主要威脅來自人類,從環境污染到水壩建設,再到過度捕魚等等,許多問題都可能使這些大魚在未被科學認知之前就永遠消失。

大魚的生活

首先,為什麼魚類要長得這麼大?大部分魚類在一生中都會 持續生長,這些河中巨怪也會越來越大,到一定程度時它們可以捕食棲息地中幾乎所有可能的獵物。畢竟,碩大的軀體在捕獵中具有巨大的優勢。而且,這些大魚傾 向于在營養豐富的河流中活動,如湄公河等,那裡可以提供充足的食物。作為額外的獎賞,一些魚類最終會因為長得太大而無需考慮掠食者的問題。“因此這些大 魚,如巨鯰、鱘魚和黃貂魚等,一旦它們長得非常巨大,就完全沒有天敵了”,霍根說道。

直到不久以前,這些大魚還統治著世界各地的湖泊和大河, 而且幾乎沒有被人們注意到。即使是在亞馬遜雨林,人們瞭解最少的也是水下世界,那裡生活著多種多樣的大型魚類。在北美洲,科羅拉多河穿過美國西南部,是世 界上最壯觀的大河之一。霍根曾經在讀大學時參加過對科羅拉多河一條支流的調查,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使他所在的團隊困在了峽谷之中,兩天后才獲救。在這條河 裡遊蕩一種鮮為人知的魚類:尖頭葉唇魚。這種魚能長到1.8公尺長,在20世紀早期它們還未瀕危的時候,釣魚者會有兔子作為魚餌來釣它們。

對世界各地河流中的巨怪來說,略微有些反諷的是:正因為它們十分巨大,因而很難被找到。舉例來說,你可能聽說過鋸鰩,它們長著長長的吻部,上面佈滿牙齒;但你可能從來沒有聽說過小齒鋸鰩,這種魚的長度能達到6米以上。再比如東南亞的淡水黃貂魚(查菲窄尾魟),體長能接近5公尺,鋸齒狀的倒刺可長達4公分,它們能將漁船上下拖動長達數小時,漁民們要將它拖上船何其困難。

許多大魚直到近年來才獲得了科學的描述。在澳大利亞生活著一種土魟,體長能達到3米,它們直到2008年才被描述。霍根說:“巨型龜甲魟生活在阿根廷境內的巴拉那河中,我從未見過任何有關這種魚類的研究,除了一些來自漁民的報告,以及報紙上的報導。”關於大型淡水魚的資料十分匱乏,很難確定它們是否瀕臨滅絕,抑或只是難於發現。

贊伯·霍根所要尋找的正是這些資訊。與此同時,科學家可以比較確定的一點是,這些大魚活了很長、很長 的時間,有的可能長達一個世紀。在自然界中有個普遍規律,你長得越大,你就可能活得越久。舉例來說,藍鯨的壽命就比果蠅長得多(水螅蟲或許是一個例外,這 種細小的無脊椎動物可能是永生的)。對這些淡水大魚來說,壽命越長,意味著長到性成熟的時間也越長,這在人類所統治的地球上可是個大問題。

受到圍追堵截

紐西蘭的河流中生活著一種名為長鰭鰻的魚類,其長度可接近2.5公尺,並且有著史詩一般的生活史。它們在大海裡出生,然後沿河流而上,遷移到湖泊中,在那裡度過長達100年 的時光。直到接近生命盡頭的時候,它們再順流而下,回到大海裡產卵。其他許多大魚也具有類似的習性,會等待相當長的時間才開始繁殖後代。相比之下,小型魚 類成熟得更快,繁殖也更早。漫長的成熟期使大魚更容易被人類捕捉,而且通常是在它們尚未交配的時候。如果一個物種缺少了性活躍的成年個體,那問題就變得嚴 重了。

要完成繁殖大業,長鰭鰻首先必須順利地到達產卵地。紐西蘭依賴水壩來提供電力、灌溉和蓄水。這些水壩 會變成諸如長鰭鰻等洄游性魚類的噩夢。在湄公河上,越來越多的水壩也把河水蓄積了起來。“湄公河巨鯰、鱘魚、長鰭鰻,以及亞馬遜河裡面的巨大鯰魚等,”霍 根說,“這些物種都要經過長距離的遷移才能完成生命週期。”而它們現在可能正面臨著水壩的“圍追堵截”。

過度捕魚也是個大問題,尤其在湄公河流域,那裡的人們世世代代都以巨鯰等大型魚類為生。想像一下從大 到小的次序:巨鯰具有大量的肉,通常是首要目標;然後是第二大的魚類,以此類推。這使得大型魚類的數量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你會看到較大的魚類變得越來越 稀少,較小的魚類逐漸成為食物的主要組成部分,”霍根說,“但這也表明,魚類資源正在受到非常嚴重的打擊,過度的捕撈逐漸使大魚的生存逼近極限。”

入侵物種也會威脅到這些魚類。在科羅拉多河,尖頭葉唇魚雖然尚未受到過度捕撈的威脅,但卻成為了饑餓 的受害者。鯰魚已經侵入了科羅拉多河,而它們並不會與尖頭葉唇魚爭奪食物,它們本身就是尖頭葉唇魚的食物。不過,鯰魚長有防禦性的刺,常常會卡在尖頭葉唇 魚的咽喉處,把後者噎死。入侵的鯰魚加上科羅拉多河在西部開發中遺留下來的環境問題,使尖頭葉唇魚的生存變得越來越艱難。

拯救大魚

那我們能做什麼呢?“從我的角度,”霍根說,“切切實實的第一步,或者說我正在做的,就是喚起人們的意識,讓他們知道這些大魚的存在。我認為情況正在改善,10年前人們甚至不知道湄公河巨鯰是什麼。”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國家地理博物館正在舉辦一個展覽,主題為“魚中巨怪:尋找最後的河中大魚”,一直持續到10月。

霍根稱,第二步是要搜集足夠的資訊,以制定合理的保育措施。舉例來說,單單湄公河中就生活著湄公河巨鯰、查菲窄尾魟和巨暹羅鯉。“對於湄公河中生活著的大多數魚類,我們目前只有非常少的生活史資訊,”霍根說,“而人們已經在決定建設水壩的地點,他們並不知道這些水壩會如何影響魚類的生存。”

有了足夠的資訊,科學家和當地居民才能更好地處理過度捕魚等問題。霍根已經在蒙古看到了成功的希望。體長可達2米,重量可達90千克的哲羅鮭就生活在那裡。當地居民意識到,發展“捕獲-釋放”模式的旅遊業會給他們帶來更多的經濟利益。這種模式的實踐十分成功,促使蒙古政府通過法規,規定所有的哲羅鮭釣魚者都要遵循“捕捉-釋放”的原則。霍根以前也做過同樣的事,他曾經說服捕到湄公河巨鯰的漁民,按市場價格付給他們補償,然後對這些大魚進行標記,再釋放回湄公河裡。

不幸的是,霍根沒能救下10年前漁民捕獲的那條創紀錄的湄公河巨鯰。他到達現場是在一個月之後,那條巨鯰已經被切割、出售。近年來,湄公河流域的漁民幾乎已經捕不到這種巨鯰了。以泰國北部為例,去年那裡只記錄到一條湄公河巨鯰。對於一些淡水大型魚類,現在來談保護可能已經太晚了。

~~~~~~~~~~~~~~~~~~~~~~~~~~~~~~~~~~~~~~~~~~~~~~~~

沒辦法~~人類的亂撲殺動物~~到最後人類也會食物短缺而滅絕~~~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5 19:2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