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07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現代藝術] 李再鈐-元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浮華一生,打亂纏綿,笑容不見。落寞萬弦,恍然如夢,不訴終殤。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藝術之星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7-17 11:24:4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再鈐是五型雕塑小集這個非正式雕塑家團體的一員,其他成員包括楊英風、朱銘、丘煥堂、郭清治、陳庭詩等。這幾位大師級的藝術家舉辦過許多會議及公開展覽,引領了台灣雕塑藝術的發展。


李再鈐是台灣當代雕塑的標竿人物之一,終其一生都離不開藝術。他生在書香藝術世家,可說是握著毛筆出生的。他的祖父李霞與父親李璧都是書法大家,而李再鈐兒時就有頗深的書法造詣。

李再鈐1949年移居來台,隨後進入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就讀。他來台的時間是台灣歷史上十分敏感的時期,政治高度介入日常生活。而李再鈐這個來自中國大陸的學生,充滿活力與想法,但有些卻與當時的官方立場相悖離。

歷經一場政治風波遭到師大勒令退學後,李再鈐1957年開始在台灣手工業推廣中心擔任設計工作,之後十多年因而有機會出國旅行並探索新藝術。

不同角度的藝術

李再鈐1983年為台北美術館開幕創作《低限的無限》這件大型鋼鐵紅色雕塑,結構由錐體構成。有參觀民眾發現這件作品從某個角度看起來像是當時被視為禁忌的紅色五星,使得作品被錯誤解讀。從政治的角度看來,當時的時機並不適合創作隱含錯誤政治意涵的藝術作品,就有一名不高興的老兵向美術館館方表達不滿。

1985年8月16日這件作品在當時的代理館長蘇瑞屏指示下被漆成銀白色,希望較中性的顏色能平息風波。沒想到重漆作品卻激起更多眾怒與李再鈐本人的強烈抗議,事件爭議延燒一年多,直到作品於1986年9月4日終於恢復原來的紅色才落幕。

教育家、作者與雕塑家

李再鈐在金山居住了20多年,這裡景色多變,有海拔1,000多公尺的高山,也有北海岸的風貌。大山大海的風景引人入勝,夏天時常常可見他在黎明時赤腳漫步在海邊,而雲朵萬千的天空,山嵐忽明忽滅的影子、海浪及海上的漁船都是他的靈感來源。

李再鈐從前的學生經常拜訪他,而他也持續設計創作招牌的幾何造型作品以及更多其他較小型又怪誕的人物塑像。他的幾件大型作品放置在住家與工作室周圍的大片空地上,屋子裡則有畫作、素描、藝術書籍及許多雕刻。有些出自他的朋友與學生之手,另外則是他自己的創作以及從遠方帶回來的收藏。李再鈐對每件珍藏都有故事可說,而且樂於與他人分享。

李再鈐的佛教信仰讓他較寬廣且熱情地看待人生,這樣的態度不只反映在他早期的雕塑作品,也展現在他近期努力改造金山地方文化的行動。舉例來說,每次地方社區教室舉辦有關雕塑的活動,他一定積極參與。而有國高中生到訪時,他總是花時間和他們聊天,幫他們建立藝術的概念。

對李再鈐而言,雕塑是扭曲幾何圖形構成的極抽象作品,他許多作品都源自簡單的中國古典概念,再結合西方的美感呈現。他在1950年代多半以砂岩創作,到了1960年代則多改用石英。他的早期作品多以圓形和橢圓形為主,之後他信仰雕塑極簡主義,轉為創作意象深刻的大型幾何造型。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美好的愛情就像絕句,
抑揚頓挫,飽滿豐盈,
帶著我們瞬間飛行,安然降落,
遊走在夢與真實的邊境,使人含淚睡去,微笑甦醒。
文學群組: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group&fid=639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6 22:0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