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3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經典與故事] 淺談如何解經(上)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8-6 07:52:4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淺談如何解經

    A)前言

    常聽到一些朋友說:「我們的信仰是基於聖經。」我完全同意這個說法,但必須補充一句,就是:怎樣理解聖經亦非常重要!如果我凡事鑽牛角尖,或只選一些合自己口胃的才看,即使看了聖經,我都很容易會懂錯它的意思;無限度地自由解經,或放縱不羈地隨意解經,更是不穩健的做法。聖神固然會説明我們領略聖經的訊息,但這並不表示我們就可像脫韁野馬般毫無依據和方法地理解聖經,其實,透過教會傳給我們的「理解聖經方法」本身已是聖神的一種引領指導和祝福。今日不少人(尤其是在西方國家)拿著聖經亂解一通,還美其名說:「我們每個人看聖經時都有聖神的帶領!」結果是驚人見解百出,異端林立,有些更為禍社會,這足以證明正確的理解聖經方法是不容忽視的。

    今日我們該怎樣詮釋聖經呢?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的《啟示憲章》第12號就指出:「既然天主在聖經?是藉人並用人的方式說了話,講解聖經的人為明瞭天主願意同我們交談什麼,當注意尋找聖經寫作人真正願意表達的是什麼,以及天主願意用他們的話顯示的是什麼。

    為探討聖經作者的本意,在各種方法中,也當注意到‘文學類型’,因為藉各式各樣的歷史、預言、詩歌,或其他類型,陳述的及表達的真理彼此各有不同。故此,釋經者必需尋找聖經作者在固定的環境中,按他們的時代與他們的文化背景,用當時通用的文學類型,企圖表白及表白出來的意思。於是,為正確地瞭解聖經寫作者所欲陳述的,應當注意到聖經寫作者的時代所流行的,以及當代慣用的感受、說話和敘述的方式,也當注意到同時代的人們,彼此往來慣用的那些方式。

    聖經既由聖神寫成,就該遵照同一的聖神去閱讀去領悟。為正確地去探討聖經原文的意義,尚須勤加注意全部聖經的內容及統一性,顧及整個教會活的傳授,並與信德相比照。釋經者的職務是遵守這些規則,努力更徹底地去瞭解聖經的意義;幾乎經過這樣的研究,教會的審斷才臻於成熟。因此這一切關於解釋聖經的原則,最後當置於教會的定斷之下,因為教會擔任保管及解釋天主言語的使命與天職。」

    香港天主教聖經學院教授斐林豐神父--我敬愛的老師,曾在一聖經講座中,根據上述文獻所說的方法,以多段聖經作為例子,很具體扼要地講出教會如何理解聖經(其中),本文主要跟著斐神父所說的脈絡,介紹一些理解聖經的方法和原則(其中整個D項也是不少正統基督教所共同採用的方法),當中我卻加上另一些聖經例子,並且輔以生活事例來說明,務求使讀者體會到它們並非遙不可及,而是能夠運用出來。

    這篇短短的文章,當然不可能把全部方法和原則都逐一介紹,並且說得深入,所以在這?只提出一些重要的和易用的,希望藉此有助大家平時「靈修式」地看聖經,並且引發閱讀聖經的興趣。

    B)一些理解聖經的大原則

    看聖經像看字畫一樣,可以有許多層次。一個不懂書法的人看了一幅字畫,他大概只會覺得那些字寫得很好看、很端正,這是一個較表面的層次,不懂書法的人也可以看得到的;但若換了一個懂書法的人,便可以看得深入一些,他可以欣賞每個字的筆法,這是另一個層次;尤有進者,他可以看它的風格,甚至可以看行氣等等。原來看一幅字畫都可以有不同的層次,看聖經都是一樣。

    一般來說,我們平時看聖經時,都可以好像普通人看字畫那樣,能夠有所領會,可以跟天主交談,這可謂是靈修的層次;如果深入一些,要在一段聖經,找出它的真正意思,我們便需要做一番功夫,這番功夫我們稱為「釋經」--即詮釋聖經,當中有很多方法和原則,例如要瞭解當時的歷史,背景,風土人情,原文所用的詞語在當時是怎樣用法,這個字到底想表達甚麼意思,不同的版本,文章的結構,上下文,這卷聖經或這段聖經用甚麼文體類型寫成,宗徒的傳承,教會歷來的解釋...等等,這些東西在神學院要讀四年,在聖經學院要讀三年,讀完之後都只是知些皮毛而已,可見聖經本身極其豐富,有些聖經學家用上他畢生的時間和精力,都只是研究聖經內的其中一卷書,由此可見,理解聖經可以有很深入的層次,深入到甚至窮一生的精力都不能完全瞭解它。

    由於聖經是由天主默感人去寫成,並交由主耶穌所建立的教會負責保管和詮解,所以聖經同時是一部「天主的書」「人的書」及「教會的書」。正因聖經交由教會保管和詮解,故此,如果要理解聖經,便需要依隨教會的領導,藉著教會才可以正確地瞭解。事實上,這部「教會的書」都是新舊約的天主子民的信仰結晶,所以,如果隨便找個非基督徒來,把聖經當作一部普通的書來看,看完之後便去解釋一番,說它有怎樣的教義!這是不行的,因為他不是教會。教會就是由這群相信天主的人所組成,他們將自己信仰的體會和對天主的理解寫了下來,而成為聖經,所以如要正確地理解聖經,也需要在教會之內,在這基督徒的團體?面,有她的帶領和指引,才可以清楚完整地正確地理解。

    C)從「人性作者」及「神性作者」兩個角度入手

    聖經既是由天主和人一起寫成,換句話說,聖經的作者有二:一是「神性作者」(天主),二是「人性作者」(人)。以聖經中的路加福音為例,天主是這部福音的「神性作者」,而聖路加這個人就是它的「人性作者」了。那麼,如果我們要瞭解聖經,我們可以先從兩個角度入手:第一個角度,我們可以看看這個「人性作者」究竟在這段聖經?面想說甚麼,即所謂「文字意義」,第二個角度就是要看天主--這個「神性作者」要表達的意思,即所謂「屬靈意義」。這兩個意義雖然有所不同,卻不會彼此矛盾。

    D)怎可找到「文字意義」--即人性作者要表達的意思

    怎樣才可知道「文字意義」--即如何瞭解人性作者要表達的意思呢?若用一個生活例子來說明,情況就好像今日有人說:「某人已經‘瓜’了。」今天香港人會明白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某人已經‘死’了」,但可能一百年後的人聽錄音帶時,聽見「某人‘瓜’了」這幾個字,就不知道原來是指「某人已經‘死’了」,也許在一百年後「瓜」字是指「發了財」,但他們也不能把這句話硬說成某人已很有錢,相反,他們要看看這個「瓜」字在當時是怎樣用的,好能找出它真正的意思--啊!原來是指「死了」,而不是說「發財」或「冬瓜」、「西瓜」。尋找「文字意義」--人性作者透過文字所要表達的意思,就是這樣。看「文字意義」時會涉及「文體類型」,現先用「活水」作為例子來介紹尋找「文字意義」的原則和方法,稍後才談論一些文體類型的問題。

    約於九六年五月,香港某個教會聲稱飲用雙氧水能夠治病,並鼓勵其信眾服用,據雲該教會的牧師還說若望福音第四章耶穌與撒瑪黎雅婦人,在對話中所提及的「活水」就是雙氧水,並以此作為聖經根據。當然我們很難想像,在二千年前耶穌與那婦人言談間,會取出一枝雙氧水出來,然後說:「多謝,三十元。」但竟有人可以將「活水」和「雙氧水」這種現代產物如此地連在一起!筆者大膽認為這個論點沒甚麼聖經根據。現在就先看看「活水」的意思,透過「活水」這個例子,指出一些理解聖經文字意義的方法:上下文,背景,修辭,比喻等等。

    D1)若望∕約翰福音第四章中「活水」的意思

    水是每一個人都需要的,不喝水便會死,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要用水,例如洗衫清潔,建築房屋時都要用水和著泥才可建築。水的價錢雖然便宜,但卻是我們的必需品,若沒有它,真的會「瓜」了,所以,水本身是很重要的一樣東西。在耶穌時代祂身處的巴肋斯坦--中東耶路撒冷這一帶的地方,水更形重要。為甚麼呢?因為二千年前不但沒有自來水供應,而且中東水源少很乾燥許多曠野--即近乎沙漠的地方,如果在那?做四十天避靜,真要帶夠水才好,否則你一定見到天主(因為死了)!水在今日已經是重要的,在二千年前以色列這地方,則是更加重要的一樣東西。當時人們要去井邊打水,不像現代人有自來水那麼方便,如果在家?附近有條小溪或河流--這些流動的活的水不是一潭死水的,相信那?的「樓價」都會昂貴許多,因為有這樣珍貴的水在附近。

    耶穌跟撒瑪黎雅婦人講「活水」,其背景就是剛遇到這個婦人前來打水,然後耶穌向她要點水喝,之後就引渡她明白天主的道理,提升她的生命,說的時候正是用「水」作為話題。耶穌要道出天主豐盛的恩寵,祂便用大家正談論的「水」來做比喻,於是就說「活水」了,正如有些人說:「住在嘉湖山莊很好。」耶穌便給他說:「我給你天國的嘉湖山莊,更要好得多哩!」--用大家正談論的「嘉湖山莊」來引入天主的道理。耶穌的口才是很好的,又懂得因材施教,就地取材,十分靈活!正說及水的時候就講「活水」,明顯表示出這樣東西比普通的水更加珍貴。

    用「活水」來說甚麼呢?說天主寶貴的恩典恩賜。怎知道呢?看後面的章節你就可知道,耶穌與撒瑪黎雅婦人講「活水」是在若∕約4,在若∕約7:38-39便很清楚說出「活水」是指天主聖神,所以,實在不明白錫安教會怎會視活水為雙氧水的聖經根據。天主要將聖神賞賜給我們,這是多麼珍貴的一份禮物,祂將自己送給你,住在你內啊!我們是甚麼?只不過是普通人而已,甚至是罪人,不要說是天主,即使港督來你家中探望你,可能你都會覺得很榮幸,現在天主來,將自己送給你,不知勝過港督親臨多少倍!可惜有些人在領洗、領堅振及領聖體時又不覺得是這麼珍貴!真糕糟!

    D2)上下文

    從「活水」的例子,你可以看到一些方法,首先是上下文。原來如果你想清楚知道這段聖經說甚麼,或某個字的意思,你就要「看前看後」了。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也是這樣的,筆者有次聽人說:「打就打,怕你麼?」他們還掀起袖子,嚇得人要趕著去報警,豈料他們接著便取出一副麻雀來!看見此情此景就知道原來那個「打」字,不是「打架」之意,而是「打麻雀」而已。你聽完後面的說話,就知道前面的意思,如果把這段「打就打」的說話寫了下來,那就是「上下文」了。同樣,在聖經上也有這些例子,例如:耶穌對伯多祿說:「我要將天國的鑰匙交給你。」鑰匙是甚麼意思呢?你看看後面的經文便可知道:「凡你在地上所束縛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縛;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釋放。」(參閱瑪∕太16:13-19)很大的權柄啊!真是像開門那樣,給了你鎖匙,你就掌管著它。看了上下文,便清楚(至少會具體些)捉摸到「鑰匙」的意思。

    在路10:42耶穌說瑪爾大的妹妹瑪利亞選擇了「更好的一份」,這是指甚麼呢?看回前面幾節自有分曉,原來瑪爾大為侍候耶穌忙碌不已,但瑪利亞卻坐在主前聽祂講話。相信在當時她們很少與耶穌會面,難得有機會親聆耶穌的教誨,當然勝過忙於繁瑣的事務;在招待客人方面,與其只顧安排茶點,而讓客人冷清清地坐在一旁,倒不如跟他閒談還來得殷勤與熱情。看了上下文,就知甚麼是「更好的一份」。但願我們都有這「更好的一份」,好能在繁忙的香港生活?,平衡平衡。

    又例如在瑪∕太10:34耶穌說:「我來不是為帶(來)平安,而是帶刀劍。」刀劍是甚麼?是倚天劍屠龍刀嗎?不是指這些!你看看下一節聖經便知了,耶穌說:「因為我來,為叫人脫離自己的父親,女兒脫離自己的母親,兒媳脫離自己的婆母。」若連路加福音12:51-53的平行文也參閱,則更加清楚它的意思,原來是指紛爭,因為若果某教友的親友叫他說謊否認自己基督徒的身份,或邀請他作出一些違反基督徒生活原則的事,在這不能妥協要跟罪惡奮鬥的情況下,「紛爭」就出現了。透過上下文,你便可知道原來「刀劍」是指一些不和諧的情況,卻不是指帶著刀槍或武器。

    D3)各種「背景」(諸如生活習俗,語風,時代背景等等)

    從「活水」的例子也可看到背景的問題。在當時,水已是這麼珍貴,活水更加緊要,若你知道當時的生活背景或其他背景,你會較容易去瞭解他們某些字句的意思,這對理解聖經有很大幫助。聖經中也不乏這些例子,例如:路2:7稱耶穌為聖母所生的「頭胎男兒」,後來又有人對耶穌說:「你的兄弟在外邊找你。」(參閱穀3:31-32)有人看了便會問:「既然聖經明明寫著耶穌是‘頭胎男兒’,又有兄弟,那麼,聖母怎會終身童貞呢?」(參閱路1:34)你看看當時的背景,看看這些詞語是怎樣運用,上述的疑問便迎刃而解。原來不論後來該名嬰兒有沒有弟妹,猶太人都會將「頭胎男兒」的尊稱給家庭中所生的第一個男性嬰兒,他們也將堂兄弟表兄弟稱作「兄弟」(見肋∕利10:4,列∕王下10:13),這與我們中國人有點相似,即使時至今日,筆者有些侄兒也是以「兄弟」來稱呼自己的堂兄弟的,所以不能單憑這兩句聖經作為推翻聖母終身童貞的論據。你明白當時的背景知道詞語怎樣運用,就能懂它的意思。

    又例如路加福音記載了耶穌的一段說話:「誰愛我,就要惱恨自己的父母,否則便不配作我的門徒。」(參閱路14:26-27及其平行文,即瑪∕太10:37)多嚴厲!要惱恨自己的父母才可做耶穌的門徒,豈不是很不孝,而且明顯相反第四誡!為甚麼耶穌會這樣說呢?你又要知一些背景了,原來在這句聖經?,路加保留了猶太人的語風--即講說話的風格,它是沒有比較級的,即是沒有「愛我多些,愛他少些」這樣的說法,他們不會這樣說話,卻會說得很極端:「你要不就愛我,要不就恨我。」如果是「愛少些」就說「恨」,所以你只要明白這些背景,就會知道它的真正意思是:愛天主在萬有之上,不應愛父母超過愛天主。筆者有個朋友對任何人說話時都先「問候」人家的娘親,而且還不停地「問候」,初相識時還以為他無緣無故罵自己,氣得很光火!認識久了,明白他這種「語風」,知道這是他的「口頭禪」,本身沒甚麼惡意。聖經看多了,自然也會熟習它的「語風」,愈看愈易明。

    另一個要看背景的例子,就是伯∕彼前2:11-17及宗∕徒5:29,伯多祿前書說人要服從政權,但如果你看宗徒大事錄,又會看見宗徒們對猶太人的公議會說:「聽天主的命應勝過聽人的命。」這豈不是很矛盾?!那麼,你要留意當時的背景了。原來猶太人正迫害初期教會,反對耶穌是天主子,禁止人去傳道,這是明顯相反天主的旨意或誡命的情況,因此,當兩者有衝突時,我們當然應以天主的旨意為依歸,但如果那政權是合法的合理的沒問題的,那麼權柄來自天主,它是天主的工具,當它給人合理正確的命令時,我們應該服從。所以,這兩段聖經並非矛盾,因為背景不同嘛!在今日的生活中也有類似的情況,也許你曾聽說過,醫生叫這人不要吃雞蛋了,因為膽固醇很高,卻叫那人吃雞蛋,因為有營養,若你只看這兩句說話,又會引起疑惑:「到底應吃雞蛋還是不應吃呢?」原來兩者有不同的背景,這個病人不可以吃膽固醇的食物,就不要吃雞蛋了,那個卻需要雞蛋?的營養,就要吃了。瞭解當時的背景就更能明白那些說話根本沒有矛盾。

    當然,我們不會一下子就全部知道所有聖經的背景,但知識是累積來的,正如俗語所說:「一次生,兩次熟」,聽多些聖經講座和課程,看多些聖經注釋,也就識得多了,便會漸入佳境。

    D4)修辭

    要尋找「文字意義」,也可看看「修辭」。修辭有許多種類,本文只簡略介紹以下三種:比喻,誇張法及擬人法。

    D4a)比喻

    「活水」一詞很明顯是一個比喻。聖經?有沒有比喻呢?有很多!耶穌說:「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條。」(若∕約15:5)大家一望而知這是比喻了。既然這是個比喻,那麼我們便用比喻來瞭解它,相信沒有人會因這句聖經而認為耶穌真是一棵樹,在祂身上有許多樹枝和許多葡萄。若有人這樣推論,他一定錯,因為這是比喻但他卻不用比喻來理解。

    我們以前看粵語長片時,有時會聽見人這樣說:「那個‘衰?’(指他的丈夫,這都是比喻)又去了狐狸精那?。」「狐狸精」這個名詞也是比喻,代表著那個與她丈夫有不尋常關係的女人,人們一聽就自然會明白:那個丈夫去了外遇那?。聖經有些地方都提及「狐狸」,耶穌說:「你們去告訴黑落德這只狐狸...,」(參閱路13:31-32)當然,黑落德並非一只有尾巴的狐狸,這是個比喻來形容黑落德。耶穌和寫聖經的(人性作者)都是人,他們都會用人的語言、人的表達方法來說話。在另一處耶穌說:「狐狸有穴,飛鳥有巢,但人子卻無枕首之地。」(參閱瑪∕太8:20)當然,這?雖然也提及狐狸,但你也自然會聽得出這處所說的狐狸,是指有尾巴、有四隻腳、咀巴長長的狐狸,而不是比喻了。其實有時看聖經真不太困難,在你的靈修上--即不是釋經那麼深入的層次,你只消用一顆平常心,就像我們日常談話讀書那樣,你都可以理解到聖經的。

    D4b)誇張法

    修辭中有「誇張法」,例如耶穌說:「如果你的手使你跌倒,便砍掉它。」(參閱瑪∕太5:29-30)假若我們搬字過紙地遵照這句福音的教訓去做,真不知我們會變成怎生樣子了!這些句子其實是誇張的講法,切勿搬字過紙地理解。我們平時也會用誇張法的,比方「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化了灰我都認得他」,稱讚某人熟識聖經時又會說:「他對聖經很熟的,一揭就揭到了。」是不是真的只需揭一下,就正好揭到那章那節呢?相信未必!但是我們卻會用這樣誇張的說法來形容他很熟聖經。耶穌說:「如果你的手使你跌倒,便砍掉它。」誇張地表示一份壯士斷臂的決心,你依從聖經的教訓跟隨天主的聖道去生活,你就要有這種決心,但卻不是叫你拿起張刀來砍自己。如果我們明白這些原則,就不致懂錯聖經了。

    D4c)擬人法

    至於另一些修辭,例如擬人法,我們中國人也經常使用。「啊!太陽走了出來,哈哈地笑,跟月亮姐姐說起話來。」這些明顯是擬人法。我們讀要理問答時,都知道天主是無形無像的純神,但你看聖經時,又會看到「上主的右手扶持我」(參閱詠∕詩18:36),天主又會趁晚涼時到樂園?散步(參閱創3:8),既說祂無形無像,為何會有右手呢?又怎會有雙腳去散步呢?皆因這是擬人法的表達!其實聖經不是西方的產物,而是中東--即東方人的作品,它所寫的是很接近我們中國人的思想和表達方式,所以不要以為看聖經是十分困難的一回事。要很深入瞭解當然不容易,但平時靈修看聖經,大概不成問題。

    D5)文體類型--瞭解人性作者文字意義的先決條件

    在詠∕詩98:8,你會見到「江河拍手鼓掌,山嶽舞蹈歡唱」的句子,照字面來看即是河流會拍手掌,山嶺又會跳舞,還會唱歌,若未看上文也許會感到莫明奇妙,但現在相信大家都會知道它是擬人法的表達。另一方面,它亦涉及「文體類型」,這是一首詩歌,我們就應按詩歌來理解它,正如不少熱戀中的情人也曾向對方說:「你是我生命中的太陽。」「太陽」固然是個比喻,聽者不會理解成那個會發出熱和光被九大行星圍繞著的太陽,而它亦是富有詩情畫意的說法,我們聽這些富有詩情畫意的說話時,又自然會用這些富有詩情畫意的角度去聽去瞭解,從而明白到這句說話表達出自己在對方心目中是多麼的重要!剛才提及的聖詠都是這樣的,「江河拍手鼓掌,山嶽舞蹈歡唱」是富有詩情畫意的說法,屬詩歌的文體,所以你不應照足字面,搬字過紙地或按地質學的角度去理解它,否則你會懂錯意思。如果它是詩歌體,你就用詩歌的形式去理解好了。

    此外,聖經中有些書是稱為「傳記」的,它們就像三國演義那樣的「文體類型」。眾所周知,三國志是嚴謹的歷史著作,但三國演義則是借用那些嚴謹歷史中的人物和事情,以故事的形式來講述,作者主要不是講述歷史,所以亦不會十分注重它的歷史資料的準確性,卻會傳達許多重要的訊息,例如:標榜著劉關張等人的義氣,做人要忠君愛國,不要像曹操那樣奸惡等等。聖經也有這些像三國演義的傳記文體,如艾斯德爾傳∕以斯帖書、友弟德傳、多俾亞傳等等,它們主要不是講述歷史,?面的歷史資料不太準確,所提及的時代、或某某君王在那?那?的時候,若用歷史去對照,你會發覺有時根本不是那回事,可能那個君王已經不知死了多少年,然後才說他在某個地方做過某件事,可謂完全風馬牛不相及,這種情形就好像說「李柱銘做中國共產黨主席時,大興土木...,」一聽就知道它所說的不是一個嚴謹的歷史敘述。這些傳記主要是想透過某個時局和人物去講個故事,藉此傳達一些訊息,這才是它們的重點所在,所以你不要從一個嚴謹的歷史角度去理解它,否則你不僅會失望,而且還會錯過它的主要訊息。

    聖經中還有許多文體類型,例如歷史、法律、禮儀、信件、戲劇、寓言...,我們按著它們的文體類型來理解,對掌握聖經的訊息會有一定的説明。

未完.....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7 01:1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