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9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聖經怎樣說真信徒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8-13 01:26:4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聖經怎樣說真信徒

    A)「多段聖經」看來也不能證明「假信徒」從未「真信」過

    1.誤解者引述多段聖經,認為逼迫、苦難、試探、誘惑等等是為能煉淨信徒,讓「真」「假」信徒得以區別出來,許多「掛名」的基督徒在很多原因下(例如患難)會倒退!(見「D6回應「一次得救永遠得救」(1):澄清意思及初步回應」第9點)

    2.小弟不排除世上有掛名的基督徒,例如有些人在領洗入教時,可能口裡說真心信主,內心卻只為將子女送進教會學校讀書而已。別說遭受患難或逼迫,即使要掛名的假信徒切實地奉行信仰(有時實踐福音精神並不容易,會「蝕底」),他們都會退縮,不依信仰而生活。我亦同意那能忍受試探,為主受苦的是真信徒,我也不排除苦難能煉淨信徒,並能區別真的信徒和掛名的假信徒。「D6回應「一次得救永遠得救」(1):澄清意思及初步回應」第10至20點所列的「多段聖經」大致上都有這樣的意思。

    3.可是,這也不代表那些在苦難中倒退的信徒,從未「真信」過!那「多段聖經」看來也不能證明假信徒從未真信過,它們只能區別或指出誰是真、假信徒,及指出真、假信徒的結局而已。

    B)從其它聖經卻可見,真信徒會背棄主(或信仰),以致失落救恩,或倒轉來說,那背棄主(或信仰)的,也曾是真信徒

    4.那「多段聖經」既肯定能為主忍受試探逼迫的是真信徒,那麼,小弟絕對有理由相信B君和D君在未背棄信仰以前的10年是「真信」的(B君和D君這案例可見於「D6回應「一次得救永遠得救」(1):澄清意思及初步回應」第2及第3點),只不過是他們後來背棄了信仰,以致失落了救恩。

    5.小弟這樣的理解可以從12宗/使徒得到證明。猶達斯/猶大賣主,其餘11個宗/使徒也好不了多少,在主被補受難時,11宗/使徒都撇下祂,背棄祂,逃跑了,伯多祿/彼得更三次否認祂。後來,猶達斯/猶大後悔了,拋下30塊銀錢,然後上吊自盡。耶穌復活後顯現給11宗/使徒及其它門徒,11宗/使徒重拾信仰/信德(參閱瑪/太26-28,穀/可14-16,路22-24,若/約18-20)。

    6.若按誤解者「一次得救,永遠得救」的講法,12宗/使徒于主受難時背棄了祂,那麼,在主受難之前,他們的信就不是真信,而是假信,他們的真信始於主復活以後。

    7.若這講法是對的,那麼,伯多祿/彼得要補選瑪弟亞/馬提亞代替猶達斯為宗/使徒(宗/使1:25)時,就應選個由耶穌復活以後信主的人了,但是,聖經記載他提出的選人標準卻是追溯到洗者若翰的時代(見宗/使1:21-22),而且,眾弟兄也這樣接受了,主也這樣選了,可見,主和伯多祿/彼得等人都認為由洗者若翰至主受苦時這段期間,他們的信仍是真的,並非假信。這與「一次得救,永遠得救」的講法(背棄信仰/主以前的「信」是假的)是不同的。

    8.況且,按照誤解者的講法,假信徒從未得過救恩,換言之,他並未得救。那麼,「願意所有的人得救」(弟/提前2:4)的天主揀選人(天主教常說「召叫」,在這裡,說「揀選」或「召叫」,也分別不大)作祂「信徒」時必定是指「真信徒」了,否則,祂豈不是揀選他去喪亡?!聖經清楚記載12宗/使徒是由耶穌揀選的(穀/可3:13-19,路6:12-16),那麼,即使他們日後背棄了主,但從起初他們就已是「真信徒」了,只不過這12個「真信徒」後來背棄過主罷了。(當然,「真信徒」背主之後,並非永遠喪亡,永無翻身之日,他們是可以悔改,再與天主和好的。)

    9.誤解者認為「猶大從來沒有真信,一直都是半信半疑,他從來沒有得著救恩。他只是外表上跟隨主,為的是一些個人利益,不是真心真意信的。聖經說他是貪錢的。」(見「回應『一次得救永遠得救』(1):澄清意思」第7點)無疑,猶達斯/猶大的確是貪錢,也出賣了主,最後,他後悔了(瑪/太27:3)。不過,正是由於他後悔,所以顯出他曾「真信」耶穌。理由很簡單,如果他從未真信過,從開始到主受難時都是掛名的假信徒,只為一些個人利益,好像那些想將子女進入教會學校讀書的人一樣,冀望從主身上得到一點好處而已(夠「假」了罷),那麼,他賣主後,就應該高高興興地花掉那30塊錢才是(錢雖然不算多,只能買一個奴隸),怎會為這區區之數後悔得要上吊!他既後悔,就反映出他曾「真信」過,並且真心跟隨過主。那麼,他就是曾真信過(「一次得救」),現在背棄了主,喪亡了(不能「永遠得救」)!

    10.除了12宗/使徒的例子外,在保祿/保羅書信中也不乏真信徒失落救恩的例子。

    11.保祿/保羅視格林多/哥林多城的教友為真信徒,他在格/林前6:11就對他們說:「你們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之名,並因我們天主的聖神,已經洗淨了,已經祝聖了,已經成了義人。」能稱為義人(已經「因信成義」了),當然是「真信徒」了。但保祿/保羅在格/林前5:1-5判決一個犯淫亂的格城教友時,他並非地說此人從未真信,卻是把這已因信成義、已經加入教會的信徒(見格/林前5:1)逐出教會,並聲言這樣做是「為使他的靈魂在主耶穌的日子上可以得救」(見格/林前5:5),可見這個「真信徒」是曾經得救,現在卻由於犯了嚴重的罪,以致失落了救恩,保祿如此嚴懲他,其目的是希望他將來可以重獲救恩!故此,又怎會像誤解者所說「一次得救,永遠得救」呢?

    12.「多段聖經」其中一段是宗/徒20:29-30,這段聖經所說的事:即「就是你們(指教會、信徒)中間,也必有人起來說悖謬的話,要引誘門徒跟從他們,」的確發生了,「有些人竟擯棄了良心,在信德上遭了船破之災;其中有依默納約/許米乃和亞歷山大,我已把他們交給撒殫,為叫他們學習不再褻瀆。」(弟/提前1:19-20)「這些人的言論如同毒癌,愈爛愈大;其中就有依默納約和非肋托,他們離開了真理,說復活已是過去的事,顛覆了一些人的信仰。」(弟/提後2:17-18)

    13.這些「起來說悖謬的話」的人,保祿/保羅亦沒說他們是假信或從未真信,卻說他們「在信德上遭了船破之災」、「離開了真理」,這就表示(也許可說「假設」吧)他們曾有真理和信德,而且這真理和信德都是真的,否則,何來「破」及「離開」?

    14.而「顛覆了一些人的信仰」亦反映出那些人曾經有過的信仰/真信,已被「顛覆」,若那是假信或從未真信,保祿/保羅就應說「顯露了他們的假信」,或「顯露了他們的信仰不是真的」,不會說他們被「顛覆」了。不是真信,何來「顛覆」?若是假信,還能說是「顛覆」了它嗎?

    15.在弟/提前6:10和6:21,保祿/保羅也提及「有些人曾因貪求錢財而離棄了信德」,「有些人自充有這知識,但終於失落了信德」。這兩處所講的「信德」也理應是「真信」,否則,就應說成類似「有些人因/終於…顯露出他原來是假信」。難道保祿/保羅是說:「有些人曾因貪求錢財而離棄了『假信(德)』」和「有些人自充有這知識,但終於失落了『假信(德)』」嗎?這句說話不合常理嘛(是常理還是邏輯,我都搞不清了,姑且就說常理吧)!既然曾有「真信」,然後「失落了」、「離棄了」,這跟誤解者「一次得救永遠得救」的理論是不吻合的。

    16.若誤解者仍認為凡背棄了、失落了信仰的就從未做個「真信徒」,他當然可以堅持自己這種「真信徒」的定義,但這已不是聖經所說的了。

來源:天主教在線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6 20:0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