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232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8000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嬉 吳昊
吳昊
嬉
油畫
油彩、畫布
89 × 73cm
1979
作 品 賞 析
此幅作品以四個小孩為主題,各個方向不同的臉型配上手舞足蹈的動作,非常活潑有趣。在畫布上有著一層微妙變化的色彩,肌理豐富的材質附著其上,然後再以類似國畫的鐵線描的筆意勾勒出人物造型,最後繪以紅色調為主的色系。讓整張畫呈現中國傳統年節喜慶祥和的氣氛。
藝 術 家 小 傳
我一九三二年生於南京,受到外祖父的影響,自幼喜歡畫畫。讀小學的時候,抗戰開始,日本飛機天天轟炸南京,抗戰第二年後,父親為了家人的安全,將全家遷移到鄉下居住了二年。在這段時間我進了私墊就讀,兩年後返回南京老家。一九四九年因戰爭之故,我跟隨親戚到上海坐船來了台灣,在經濟的考量下,我從軍了。在宿舍裡,上舖是夏陽,當時夏陽也喜歡畫畫,於是我們成了好友,假日同去寫生。一九五二年,得知台北漢口街有一家美術班招生,我和夏陽結伴去學畫。由於這個好機會,我認識了李仲生老師,並對我一生有很大的影響。此後我每週一、三、五晚上到李老師那裡習畫。當時老師常提及留法藝術家藤田嗣治的故事,藤田是巴黎唯一的東方畫家,畫風受日本浮世繪的影響,作品富東方情趣,而形成獨特的風格,所以能享譽歐洲使我得了很大的啟示,尋找到自己的方向。對往後的創作有很大的助益。一九六五年,與霍剛、夏陽等人共創『東方畫會』,每年固定開展,並利用日據時代遺留的水泥平頂式防空洞,作為同好創作、討論的據點,對現代繪畫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一九六四年開始創作版畫,選擇木刻來表達東方的意識與趣味性,希望能從版畫的材料裡注入一些東方特色。當時的作品受到民間藝術的影響,造形單純、樸實、色彩對比強烈,畫面中自然而然洋溢著鄉土味與濃厚的鄉愁。一九七五年放棄版畫再拾起畫筆從事油畫創作,重新研究我的繪畫後再出發。我探討線條的畫法和自動性的技巧,創作自己的造形、構圖法,不追隨潮流,希望表達出自己的感情,建立獨特的風格。到現在為止,我在港台各開了十幾次個人畫展,並受中、日收藏家的喜愛。(作者自撰)
來源:高雄市立美術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