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5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展覽資訊] 《我出國了,然後我回來了》陳以軒個展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happylynshop 台灣蝦皮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歌神VIP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8-28 17:14:2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我出國了,然後我回來了》陳以軒個展
時間 2015/07/25 - 2015/09/13
地點 地下樓F展覽室

藝術家陳以軒以攝影為創作主體,媒材形式橫跨平面攝影、創作書、錄像、影像裝置、以及行為演出,近期創作多關注在攝影如何處理個人的生命史,以及影像媒介在進行溝通傳達時的所產生的模糊與誤謬。

「我出國了,然後我回來了。」陳以軒說。

展覽命題看似直白,其實是藝術家這幾年的生命寫照,用書本、錄像、及幻燈片等等各種攝影的轉譯形式,描繪他赴美留學、往返異鄉的三段影像旅程,旅程中如按圖索驥般自我觀照,旁觀其身為異鄉局外人的找路姿態,找尋在路上失去的自我存在與歸屬感。

一、遍尋無處
2010年,陳以軒出國了,在紐約正式成為異鄉人。一年後回來探親時卻發現已無所適從、四處孤立,經歷了反向的文化衝擊。於是像公路電影中的主角般,為了尋找自我而上路拍照,仿製美國公路攝影的傳統,進行台灣版的、個人式的公路攝影之旅。
在路上不斷看到景物更替,從城市到鄉鎮,逐漸失去時間與空間感,遺世獨立於過去和未來的歷史脈絡;主體意識愈發清晰存在,但認同與歸屬感卻四處漂流。行旅的當下,他漸漸開始紀錄各種在中間的「無處」場景,一些既不是風景也不是城市景觀的曖昧交界,有的未都市化,有的更像是被遺棄。記錄的同時,也不自覺反身鏡像記錄了各種孤立疏離的自身狀態。

二、在中間
2012年,在美國與遠距離的女友分手,想回顧,於是將留美這兩年之間的私密回憶整理成冊,刻意把每幅影像的刺點放置在書本裝禎的中間處,看不見臉,也看不見表情,讓讀者只能窺視回憶的抽象形,或模糊的敘事元素;身為作者也因為再次的看不見,使得真實的回憶得以封存在書本中間,像是他的記憶深處。

三、過去的未來,未來的過去
2013年,最後一段旅程,在美國簽證期滿之際對未來的去留感到茫然,近鄉開始情怯,於是又著手整理舊照片,研究近年來的個人生命史,試著觀察出未來可能的生活情節與套路,共挑選了100張舊照片加上未來的日期,從離開美國那一天算起的一年內對未來預測(2013/08/31 – 2014/08/30),稱為「過去的未來」。
回國後,在這一年的當下,持續使用有記錄日期功能的舊式相機隨手拍攝,拍攝出的像是懷舊復古照片般,欲連結遙想出國前的過往,稱為「未來的過去」。這些兩組照片,便成為預測未來與真實當下未來的對照,對照當初的預測是否如實發生。


#公路電影 #生命情節 #出去 #回來 #攝影文本 #存在 #歸屬 #家居 #書本 #時間 #敘事斷裂 #虛構 #真實 #回憶


更新日期:2015/07/17
臺北市立美術館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好久沒來這裡了 大家好嗎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7 03:0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