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4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西方宗教生死觀(下) 生死學_宗教概論 [複製連結]

論壇顧問

手機分享家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顧問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影片分享精英勳章 成人短片直播區勳章 3C商品達人勳章 通訊產品達人勳章 SOGO綜合圖區之星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運動鐵人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影像從心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時尚教主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綜圖精英分享家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學藝經典獎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幸福家庭勳章 家庭生活顧問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優質套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正妹貼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激情性愛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自拍樂園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成人卡漫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另類圖片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絲襪美腿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西洋辣妹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唯美清純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自然美景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綜合影片區卓越貢獻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模型怪怪貓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顧問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歌神VIP勳章 會員榮譽勳章 手機發帖狂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9-14 22:44:2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猶太人對我們來講比較遠,基督教大家可能比較熟一點,台灣是拜什麼教?道教?什麼都拜?這就是台灣的本土宗教了,我們叫做台灣民間宗教,有這個名詞喔!台灣不能全講是道教,如果家裡有很多神佛或什麼都拜的,那就是台灣民間宗教,包含了道教、儒教(儒家)、佛教,不過佛教到了東方後就”不純”了,不是宗教不純,是祂的教義、儀軌,很多東西都改掉了,比如說一個簡單的,信佛的人吃素,年輕不要吃素,就像年輕還不要出家,因為你還沒有成家,何謂出家?出家就是離開家叫出家,還沒有成家就無家可出,出生後要先好好讀書,要成家立業後,到老年再來談出家。這是佛祖以前走的路。

     談另一個一神教”基督教”,重點就在上帝及耶穌,中間還有”聖靈”,這個我們看不到就暫不提了,但是耶穌看得到,耶穌是來拯救世人的,所以基督教是一個救贖的宗教,我們要被拯救,因為我們都帶有”原罪”,剛剛有提奧古斯丁「三位一體」論,重點在泛基督教裡常常因為這個問題而產生衝突、而離開,離開這一條教義道路另創新的教派,耶穌復活後奇門徒形成教派最早叫基督教在十一世紀時就是因為「三位一體」的問題,一個支派走出來了,叫做正教,因有正教的分裂而改稱大公教,現在叫做天主教,在十六世紀時(1517年),有一位德國的修士馬丁路德認為守聖餐禮不對,他認為救贖、拯救的問題不對,所以又離開了,所以我們現在台灣提到的基督教其實應該叫做新教(Protestantism)抗議天主教,馬丁路德認為其發行贖罪券不對,為什麼要捐錢拿到贖罪券時才能得到拯救?就像各位在做法事時,師父會講這場法事要多少錢,價錢越高祖先才過得越舒服嗎?

    耶穌有時叫彌賽亞,但是猶太人不認為耶穌是彌賽亞,因為他們還在等,彌賽亞就是救世主,「受膏」就是被「抹油」的人,就是國王的意思,但是抹油有兩種意思,一是當國王時要抹油,二是當死的時候也抹油祝福。

     耶穌是聖母瑪麗亞從聖靈懷胎來的,瑪麗亞很普遍的名字所以要稱呼聖母瑪麗亞,在達文西密碼裡有一個叫做抹大拉瑪麗亞,是不一樣的,抹大拉是地名,在加利利海的西邊,因為瑪麗亞是很普遍的名字,就像耶穌一樣,英文是唸Jesus,中文耶穌的唸法是希伯來文,耶穌被生下來,在30歲左右被釘在十字架,然後升天,在基督教有一個很重要的神學觀念叫”復活”,若基督教沒有”復活”就不成宗教了!這是基督教和其他的一神教最大的區別。

     猶太教沒有真正的教主,只說從亞伯拉罕、摩西,然後從大衛王、所羅門王來,是一個系統下來,民族的宗教沒有真正的教主,只有經典,但是基督教就有叫耶穌,重點在於他復活,但是正教提出質疑,耶穌到底是人還是神?神就不會死,但是這是命定的啊!所以在伊斯蘭教、基督教有一個叫既定論,就是上帝或阿拉已經定了這樣做。在我們的想法裡,存在很多關於”復活”的問題,所有宗教的教主只有耶穌復活了,而且在經典裡這樣講;佛祖是在八十多歲時,吃了加有毒菇的肉粥死的(涅槃),涅槃就是右枕而臥的姿勢,叫「臥佛」,在馬來西亞或其他東南半島國家的廟裡都能看到,連佛祖也會死,所以只有耶穌復活,到底是神還是人,這問題很麻煩,如果說是神,那可以自己拯救為什麼不救?神既可知會死為何還要死?耶穌當時也知道會死,所以他也有禱告求上帝捨去苦杯。

     耶穌出生的”槽”,是什麼槽?馬槽嗎?聖經上在”馬”旁邊加了”.....”表示不確定,說不定是羊槽,這麼小應該是羊,不是馬,因為馬生下來很大隻,這是我的說法,所以有可能是牛槽、羊槽,也有可能是驢子的槽,都有可能。耶穌在伯利恆出生,就在槽的對面,距離約三公尺,出生以後才搬到”槽”裡,耶穌的媽媽不是把耶穌生在”槽”裡,而是生下來後再放到”槽”裡,如同我們人一樣,生下來後再把嬰兒抱去放在搖籃裡一樣。所以翻譯應該是”耶穌出生後,放在馬槽裡”才合理。

     耶穌父親約瑟夫的家附近,對面是他母親聖母瑪麗亞的家,現在變成一座教堂,像山坡一樣,看起來像山洞,其實是石頭的屋,他們兩家人住得很近,所以訂了親但還未結婚,而天使長迦百列來報訊,告訴聖母瑪麗亞懷孕了,如果還沒結婚卻懷孕會是什麼表情?是驚訝的表情,所以在很多宗教畫裡都提到,天使向聖母瑪麗亞”報喜”,懷了全世界的救主,聖母瑪麗亞聽到驚訝、傻眼,一個未出嫁的女孩,懷了孕應該是”報憂”才對,但是很多畫家畫這樣的畫面,包括達文西,畫天使跪在聖母瑪麗亞的前面,聖母瑪麗亞手上托著一本書,叫做”報喜圖”,但是應叫”報憂”不叫”報喜”,但是天使有跟約瑟夫講,雖然聖母瑪麗亞懷孕了,但是是經過聖靈懷胎,這就是聖經裡提到的故事。以上是不是要有神蹟?有!耶穌的出生就是”神蹟”,該如何解釋?沒有解釋,按照現代人的講法就是”人工受孕”,不需接受男女關係就有,佛祖則是剖腹。

    耶穌就在拿撒勒長大,他父親是木匠,就是做桌子、櫥櫃,但是耶穌不做椅子,因為那時候不坐椅子,在中東因不坐椅子、沒有桌子,那邊木頭較缺乏,大部份只做高檔、大型的櫥櫃。

剛剛有提逾越節的晚餐,最後的晚餐地點是在二樓上叫馬可樓,耶穌在星期四的晚上和十二個門徒守最後的晚餐,就是守猶太人最大的節日-逾越節,守這個晚餐以後耶穌就帶著二、三個人從錫安山(Mt. Zion)山走到對面的橄欖山。

    錫安山有聖母瑪麗亞升天的教堂,聖母瑪麗亞在這裡有個墳墓,但是是空的,因為在梵蒂岡的認定裡,聖母瑪麗亞是無罪直接上天堂,也沒有找到聖母瑪麗亞真正的墳,耶穌的墳墓也是空的,他來到橄欖山下對面是錫安山,台灣也有錫安山教派就在高雄甲仙。錫安主義就是以色列的復國主義,以色列要復國的時候,有一位記者何素(Herzel)就是利用這個觀念,他說以色列應該重新組一個國家。

    最後的晚餐圖,這大家比較熟,有看過達文西密碼?沒看過就不算現代人了,達文書密碼這本書是反基督,書的內容應當成文學來看待,千萬不要當成宗教的書來看,觀念會全部錯誤,因為作者丹布朗寫這本書是用埃及挖出來所謂的偽經和次經,不是在正典裡的書,是有小部份,包括裡面有「瑪麗亞的福音」,還有「多馬福音」、「十二使徒福音」,很多書是沒有放在聖經裡,那是以前不同的教派,包括埃及的科普特Coptic正教教派,因為對於耶穌神性的不同所以被驅離判為「異端」,有一點類似敘利亞的正教或亞美尼亞正教,達文西密碼上說彼得可能就是抹大拉的瑪麗亞,在書裡是這樣寫的。

     最後的晚餐圖中間有個人出賣耶穌,這就要看聖經了,誰呢?就是手放在桌上的那個人,其實如果按照以前來講,他們用餐應呈ㄇ字型的,因為最早期來講,耶穌的時代正是羅馬帝國時期,還沒把基督教變成其國教之前,信基督教是一個叛國的行為,現在因為達文西這張畫的影響,大家都搞亂了,包括桌子變成一直線,其實這張畫是達文西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文藝復興時期最頂盛的一張畫,之後各派風格從此而分野,是等邊三角形構圖,圖下方(耶穌的腳附近)本來沒有門,以前的畫可看到腳,後來被開了個小門,腳就被截掉了。達文西的畫不多,但是都很有價值。這張畫裡長髮者名字是彼得,但是書裡提到其為抹大拉的瑪麗亞,後面敘述更離譜,若以此來論述,電影裡的女主角就是耶穌的後代了,所以這本書把它當成文學來看即可,因為各位沒有看過聖經,沒有真正體會到宗教的東西,不要用裡面的字眼來論斷一件事,只是作者(丹布朗)把他自己的風格創造出來而已,是有小說文學上的意義,但在宗教界有很多人士反對,尤其是基督教還有天主教,但是在他前一本書上也提到梵蒂岡的問題,就是「天使與魔鬼」,所以電影要多看,書也要多看。

    書裡提到「彼得」和「猶大」,出賣耶穌的人就是猶大,臉是黑的,剛剛看到一段敘述,在守踰越節時桌上有四個酒杯,十二、十三杯酒都不對。插個話題,這幅壁畫由米蘭藝術史大學教授比寧‧布拉姆比拉(Pinin Brambilla Barcilon)用科學儀器輔助清洗並修補,將沾染在上面的浮塵以每平方公分清除,耗費二十年。現在這幅畫放在米蘭的聖瑪利亞感恩教堂的修道院。

耶穌到了客西馬尼園禱告,剛剛提到假如他是神的話,他應該不會死,很多人提出這樣的問題,他自己知道,他說:「祢若願意就把這杯撤掉,不然就成就你的意思。」,這就是在上帝裡的「既定論」、「救贖論」,因為「我不能救己,要犧牲自己來救你們」,基督教的救贖理論就是從這裡來的,如果是神應該可以拯救自己,有一說「剃頭無法剃自己」、「醫生無法醫自己」一樣,所以在命定裡,等一下提到伊斯蘭教時會講到這個問題,叫做阿拉所命定、所指定的,你就是要去做。這是第一次時,在第二次是被釘在十字架上時,說:「父啊!如果能夠請把這苦杯撤走,不然就成就你的意思。」,那就成就上帝的旨意而釘死,耶穌要求過兩次,說不要讓我死,但是不可能,因為這是既定論(在世界歷史裡是固定的)。

    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禱告,現在是個教堂,以前是榨橄欖油的地方,正因為耶穌的死而帶出了這個宗教,但只是三天的死,第三天耶穌就復活了,像連續劇般有高潮,帶出了救贖的觀念,因為耶穌復活了而且讓人看得到。

    耶穌的墓,進到裡面是空的,因為耶穌已復活。耶穌在被釘(十字架)的時候,有一條很出名的苦路,共有十四站,耶穌的墳墓是最後一站,耶穌背十字架走到城外然後被釘。第一站叫安東尼堡,是耶穌受審判的地方。

    基督教提到耶穌復活了聖經是這樣寫的,這是救贖的觀念的核心,我們剛剛提到耶穌墳墓的內部,入了墓內還有第二個空間,但因為復活了所以也是空的,耶穌復活的時候,第一個知道的人是抹大拉的瑪麗亞,她來到耶穌的墳墓時看到耶穌墳墓的門被”滾”開了,何謂”滾”開了?不是”推”開嗎?因為以前的門是石頭圓門,這個門被”滾”開了,目睹耶穌就死的人,包括耶穌的母親、抹大拉的瑪麗亞,而耶穌復活的消息第一個知道的人也是抹大拉的瑪麗亞,這很有趣,為什麼丹布朗在”達文西密碼”的書上會提這樣的問題,所以最親近的人是抹大拉的瑪麗亞,而不是彼得Peter,彼得是大弟子,以前的名字叫西門(Simon),Peter和Petra一樣,就是磐石(巨大岩石),在聖經上有提到,我的教會要建築在你(彼得)的身上,彼得就是大磐石,我的教會要建築在磐石上,由於聖經這個章節,天主教認為彼得是第一位教皇。

    從上帝創造了天地,也創造了亞當和夏娃,誰惹禍?世界上的禍都是女人惹的,當時上帝賦與人的自由意識、自己決定一切,但是有一條蛇,叫撒旦(魔鬼),告訴夏娃說:「蘋果可以吃吃看,上帝說的不一定是真的。」,由於人有好奇心,兩人於是吃了生命的果子,結果犯了”原罪”,罪的代價就是死亡,這就是西方宗教的觀念,很簡單,因為犯罪所以要死,所以亞當(男人)犯了罪被處罰,要辛勤工作了一天,要汗流到土裡,才能得到一天的溫飽;夏娃(女人)也因為聽進了撒旦的話,所以被處罰要有懷胎生育之苦;蛇就是撒旦(魔鬼),因為蛇讓這兩人犯了罪,所以被罰一輩子要用肚子走路。女人和蛇是不共戴天的敵人,所以蛇看到女人就咬其後腳跟,女人看到蛇就打牠的七寸。

    當時上帝創造了亞當和夏娃,雖然犯了罪但還是人,女人從男人的肋骨出來的,上帝利用泥土造人,並吹了一口氣,有了這口氣(靈和魂),所以有了魂魄,有了體、靈、魄(或是魂),就有了人,所以分有三個不同的等級,所以男人和女人要結合在一起,當你長大成人以後,你要離開家庭,兩人結為一體,這是聖經講的,所以天主教因為這一句話,所以不能離婚,這是舊約,但是新約是一種救贖、是一種恩典,舊約是一種誡律,要讓你不能違背,但是在新約裡可以得恩典,耶穌說真的不能在一起,那也就算了那就分開,所以可以離婚。所以基督教可以離婚。

因為不能離婚的問題,在西方多了一個新教,叫做英國的國教,英國亨利八世想離婚但因天主教不能離,所以他很生氣,就自己立了一個主教,創了一個英國國教,在台灣叫做聖公會。

在新約聖經的最後一本書”啟示錄”裡有提到末日的審判,什麼叫永生?常在電線桿上看到標題:「信我者得永生」,若沒經過審判過程,則無法得到永生。

    在新約聖經”羅馬書”裡有提到,要「因信而稱義」,就是要信還要行義,放下屠刀會立地成佛嗎?應該是放下屠刀立地「修行」成佛,不然這樣不公平,因為連續劇都這樣演,好人先死最後壞人才死,這不公平;所以受了洗、信了上帝,但是要行義、要稱義,沒有義行信了就會上天堂,不可能,所以一定要做好事(行義),就是要修行。

    天主教和基督教有點一樣,但是天主教多了一個告解,有設置小房間。有一部電影敘述,一位連續殺人犯,向神父告解,神父有個宗教道德是當有人來向你告解時,告解內容不能讓第三者知道,可是這位神父知道,殺人犯下次要去殺那個人,那要不要去報警?在宗教和政治的領域裡,這就衝突了,如果你是那位神父,你要告訴警察嗎?在你的擔任神父教職時已發過誓,要保守所有聽到的秘密,但若關係到另外一個人的生命問題時,該怎麼辦?大家去省思。

    最後提到伊斯蘭教,為何打個問號,大家常說就是回教,因為在中國新疆的回族,大多信這種宗教,所以稱為回教,其實不對,因為這種教應該稱為伊斯蘭教(阿拉伯語:إِسْلاَم,islām),後來在1956年中國國務院也規定:“今後對伊斯蘭教一律不用‘回教’這個名稱,應該稱伊斯蘭教。”

我們常講:Salam!或是Shalom!在希伯來語叫做「平安」,因為基督教或猶太教,遇到人時會講這句話,上帝賜你平安,就是Shalom,阿拉伯文叫做Slim,音是一樣的,穆斯林(Muslim),就是順服阿拉的人,這些順服阿拉的人集合起來信的宗教,就叫伊斯蘭,這是比較新的稱呼。

阿拉是真主,有五個修功:

第一個功就是「唸功」(Shahada),唸真主,只有一個真主就是阿拉,然後唸「萬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穆罕默德是最後一個使者,有的翻譯為先知,在宗教裡一定會有人,就是教主,在宗教裡就是要有神蹟,所以穆罕默德也有神蹟,本來一天要拜五十次,穆罕默德有一次在聖殿山騎著天馬(布拉格Buraq)登上七重天去「討價還價」,而改成五次,所以在伊斯蘭教有個講法,有上七重天和下七重地,有點類似天堂和地獄。

第二個功是「禮功」(Salat),一天要拜五次,在家裡拜、在路上都可以拜,但是每個禮拜五要到清真寺去拜,大馬士格歐馬雅(Omaya)清真寺,中間有個凹洞是神龕,就是面向麥加的地方,旁邊有階梯,阿訇會站在上面唸經詩、幫你解釋經詩,分成女人和男人兩邊,不能混在一起,伊斯蘭的女人地位不太一樣,尤其到幾個國家要包頭巾,等一下看服裝的圖片再說。每天要拜五次,很簡單拜個十分鐘、十五分鐘都可以,但就是要拜,然後要唸、要禮(鞠躬),要磕頭要跪坐,若到阿拉伯的世界,注意看有些男人的額頭中間有瘀青,真的是這樣,非常的虔誠。

第三功是「齋功」(Sawm),要守齋而且守一個月(齋月),叫Ramadan,今年剛過,伊斯蘭教是採陰曆(回曆),這是可蘭經上寫的要禁食,每天白天不吃不喝,直到日落才可進食。不能飲不能食,連喝水都不能。

第四功是「課功」(Zakat),就是要「添油錢」、要奉獻,基督教是十一(十分之一)的奉獻,而伊斯蘭教則是個人所得的四十分之一(百分之二點五),這個還好、較合理。天課就是繳錢,是給清真寺來捐助窮人用的,也是社會救濟制度,很好的一個制度,這是規定的,而且要這樣用,不像我們某些宗教團體收善錢後卻變成私人的,這樣就不對了,像他們這種錢是共有的。

第五功是「朝功」(Hajj),這個是最重要的,古蘭經有規定,一輩子要走一次到麥加,能夠把這五種功德做完的人,就成為哈吉(Hajji),”朝”就是”朝聖”,到麥加(沙烏地阿拉伯)朝聖,但要完成這件事不能夠借錢,要自力完成,以前很辛苦,現在有飛機等交通工具比較簡單了。

    麥加的天房(克爾白Kaaba),天房的角落有一個黑石Black Stone,這個天房在古蘭經裡有提到,是由亞伯拉罕(Abraham)和他的埃及僕人夏甲(Hagar)(或叫做傭人、奴隸)的兒子以實瑪利(Ishmael)共同修建的,亞伯拉罕有兩個後代,大老婆生下的兒子叫以撒(Isaac),一是阿拉伯人,一是猶太人,所以他們共同的祖先都是亞伯拉罕,帶著僕人夏甲和兒子以實瑪利來到這偏僻的地方,蓋個神廟,然後亞伯拉罕離開,夏甲留下來,第二次夏甲被驅離時,因夏甲不是明媒正取所以是”私”的,依現在講法,阿拉伯人在亞伯拉罕的世系裡是個私生子,沒有入戶口的,後來夏甲被驅離到這地方,帶的水及麵包快吃完了,所以她就很辛苦在兩個地方跑來跑去,跑了七趟,所以現在朝聖就要在此處繞七圈,因為有個水泉叫滲滲泉(Zamzam)。

    穆斯林需遵循這麼多規定,在阿拉的講法裡是(al-Din,迪尼),我要叫你這樣做就是要你這樣做,所以你不得違背,而且沒得違背,這是在伊斯蘭教裡比較不容易懂的地方,可以列在第六功,或加個第七叫做聖戰。穆罕默德是先知,是最後一位先知,而在猶太教裡,耶穌也是一位先知,他不是彌賽亞原因也是在這裡,所以死後的復活很難去理解,在各位常看電視有個問題存在,為什麼會有聖戰士,伊斯蘭教裡有個”第六功”叫做聖戰(Jihad),如果你為阿拉而戰死的人,上帝會用樂園來交換你的生命、財產,這是古蘭經這樣講的,這些人身上綁著炸彈而衝,這樣就不用下到「中陰」,等待第二次復活,直接上到天堂,所以為阿拉征戰,為聖戰而死的人,是直接上樂園、天堂,所以一些神學士他們不怕死,因為別人還會有第二次審判、第二次的死亡,而他們不用,這是他們的生死觀。

    伊斯蘭教另有一個問題,他們多妻是為了社會福利制度,古蘭經有講,如果你們不能公平就娶一個,若能夠公平就多娶幾個,但是頂多四個。不能吃豬肉、喝酒也是古蘭經講的。生與死是有未來,第二次的死以後就能上天堂,這個也是在基督教裡所提到的。人死後三天之內要處理完畢,英國戴安娜的男朋友多迪 法耶茲Dodi Fayed是埃及伊斯蘭的穆斯林,家族在英國有家很大的百貨公司叫哈洛斯(Harrods)及麗池(Riz)飯店,戴安娜男朋友的老爸就是老闆,當發生車禍死時,第三天馬上就處理掉了,這是規定,因為伊斯蘭教有關喪葬的規定包括:靜、速、嚴、簡、禁、寬。伊斯蘭教法規定:亡人三日之內必葬,不擇時日,不問風水,就地而葬。倘若是在旅途或他鄉亡故,就在旅所擇地而葬。在航行中亡故的,在舉行“者那則”(殯禮)後,將屍體投入江海,實行水葬。伊斯蘭教法禁止亡者親友載運屍體輾轉千里。如果曠日持久,人為導致屍體腐敗,被認為是對亡者的褻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7 01:1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