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5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今世的危險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9-16 01:02:2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今世的危險

據阿莫爾•本•奧夫(願安拉喜悅他)的傳述,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派遣艾布•歐拜伊德•本•接拉赫 (願安拉喜悅他)到巴林徵收人丁稅。當時,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與巴林人和解,任命而拉伊•本•哈達拉米為他們的長官。當艾布•歐拜伊德(願安拉喜悅他)帶著稅款從巴林歸來時,輔士們聽說了他的到來,便來跟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一起禮晨禮。禮拜結束後,他們圍住使者,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看到他們後笑道說:“我想你們聽到艾布•歐拜伊德回來了,莫非他帶來了什麼。”他們說:“不錯,安拉的使者。”安拉的使者說(願主福安之):“你們當高興,當希望獲得使你們愉快的事物。以安拉發誓!我不擔心你們受窮,但我擔心你們像前人一樣享受榮華富貴,然後像他們一樣競賽富庶,以至如同他們一樣被迷惑。”[1]

在這段聖訓中,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預言了一個現象的發生——今世將會完全展現在世人面前,然後他們將會在其中享受榮華富貴、競賽富庶。確實,它已經發生了。這是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的一個跡象。

聖人時期,在麥迪那有大大小小許多清真寺,聖門弟子們平時在自己附近的清真寺做禮拜,只有在聚禮日或者一些特殊的時間,才到聖寺禮拜。當輔士們聽說艾布•歐拜伊德(願安拉喜悅他)從巴林歸來,渴望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能夠分給他們一些稅款,就到聖寺同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一起禮晨禮。

晨禮之後,他們在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回家的路上等待,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知道他們心中所想的,就對他們微笑,這說明了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的機敏和他對聖門弟子的平和。

然後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向他們報喜:他們可以得到那些他們喜悅的事物。但與此同時,他也提醒他們:他並不擔心他們貧窮,但是擔心他們奢華,擔心他們競賽富庶,貪婪今世。那麼,奢華、貪婪今世到底有什麼危害和嚴重性呢,以至於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要特別提醒聖門弟子謹防它?

1.大多數情況下,奢華會使人悖逆,會破壞僕人與養主之間的關係,使僕人偏離安拉的道路。

安拉說:“絕不然,人確是悖逆的;因為他認為他自己是無求的。”[2]富裕確是人們偏移正道的原因之一,因為富裕之人往往能夠滿足一些欲望,而這些欲望多數都是安拉禁止的;窮人卻不會面對同樣的問題。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說:“火獄被各種私情欲望覆蓋,樂園則被艱難困苦覆蓋。”[3]

奢華、貪婪今世使人偏離正道,而偏離正道又招致安拉的惱怒和毀滅。安拉說:“當我要毀滅一個市鎮的時候,我命令其中過安樂生活者服從我,但他們放蕩不檢,所以應受刑罰的判決。於是我毀滅他們。”[4]

2.古往今來,今世都是人類爭鬥的原因:它使各個民族互相鬥爭和敵對;使一個民族分裂,個體互相仇視,甚至於最優秀的一代人——聖門弟子們在這個問題上也難以脫俗。白德爾戰役之後,一些聖門弟子就戰利品的分配問題產生了紛爭,直到安拉降下啟示:“他們問你戰利品(應該歸誰),你說:‘戰利品應該歸安拉和使者,你們應該敬畏安拉,應該調停你們的紛爭,應當服從安拉及其使者,如果你們是信士。’”[5]

同樣,吳厚德戰役時,一部分弓箭手因為貪圖戰利品,違背使者(願主福安之)的命令,脫離陣地,並最終改變了戰爭的進程。

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歸真以後,爭權奪利一直是整個穆斯林大眾面對的最大問題,也是導致現如今整個伊斯蘭世界一盤散沙、難以統一的首要因素。

這一點在這段聖訓中非常明確:“……你們像前人一樣享受榮華富貴,然後像他們一樣競賽富庶……”

據阿布頓拉•本•歐麥錄•本•阿斯(願安拉喜悅他)的傳述,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說:“你們開拓羅馬和波斯之後,將會競賽富庶,然後互相嫉妒,然後互相背離,然後互相憎惡”。[6]

在《穆斯林聖訓》輯錄的另一傳述中:“你們像前人一樣享受榮華富貴,然後像他們一樣競賽富庶,然後它像毀滅前人一樣使你們毀滅。”[7]因此,貪婪今世導致紛爭,導致整個穆斯林社會分裂與朽壞;而淡泊今世則會導向互相喜悅和友愛,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說:“你淡泊今世,安拉會喜歡你;你淡泊人們所擁有的,人們會喜歡你”。[8]

3.奢華、貪婪今世使人疏于紀念安拉——“以至如同他們一樣被迷惑。”因為大多數人一旦擁有大量的財富,必然會晝夜忙碌於經營它、發展它、保護它,而找不到時間去學習教門知識、誦讀古蘭經、參加集體禮拜、幹副功、禮夜功拜等。他們整個白天都忙碌於錢財,以至於晚上做夢,夢到的都是自己的生意是盈利還是虧損……

4.一個貪圖享受的民族絕不會擁有奮鬥精神。歷史無數次證明了這一點,我們的穆斯林先賢們雖然赤貧如洗,但他們征服了整個世界;當他們的後代開始吞下貪圖享受這杯毒藥,就止步不前,伴隨著毒素的累積,他們的國家也開始衰弱,然後崩毀。

安德魯斯(現在的西班牙)就是最生動的例子。穆斯林統治時期,他曾經是世界的中心,但伴隨著統治者沉迷于奢華的享受,王公大臣開始互相廝殺,沒有人願意繼續奮鬥,最終被基督教徒一口吞下。

同樣的情況,巴格達,阿巴斯王朝的首都,曾經達到奢華的極致,但最終倒在韃靼人的鐵騎之下。

與此同時,我們卻發現貧窮的阿富汗人民能夠阻擋強大的蘇聯的進攻,他們令世界震驚。

奢華的民眾不喜歡奮鬥,因為他們不想失去安逸的生活,他們沉浸在欲望之中,而奮鬥必定使他們遠離這些享受。

以上所提到的這一切,並不是說:富裕、財富帶來的全部都是壞處,沒有絲毫裨益。財富是安拉對僕人的一種恩惠,可能被用來作惡,也可能被用來行善;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大多數人把它用在違背安拉的命令上,而不是順從安拉。

據艾布•賽爾得•胡德利(願安拉喜悅他)的傳述,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說:“……財產確實如同甘美的綠草,若取之有方,用之有方,不愧為人們的好輔助。以非法手段獲取錢財的人猶如食而不飽的人。”[9]

同樣,這一切也並不意味著:貧窮沒有危害和嚴重性,極度的貧窮也可能導致人們偏離安拉的正道,可能導致奢華和貪婪今世所導致的一切。

但人們往往因為極度的喜愛錢財,認為它百無一害;又因為極度的厭惡貧窮,認為它毫無裨益。故而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在這段聖訓中著重強調了奢華和貪婪今世的危害,以便信士們實現心靈的中正和平和,能夠認識到:財富是考驗,貧窮同樣也是考驗,應當利用一切事物去取得安拉的喜悅。

的確,伊斯蘭希望金錢成為人們順從安拉的工具和途徑,而不是奮鬥的目標,更不是安拉之外的被崇拜物。

如果你能把整個今世掌握在兩手之間,沒有任何問題。但可怕的是,你把今世放在了你的心間。如果今世是掌握在你兩手之間,你可以利用它做你想要的事情;但是,一旦它進入了你的心間,你就變成了它的奴隸,任其驅使。兩者之間千差萬別。

有一些聖門弟子非常富裕,但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從未對他們說過:“你的信仰不正確,你做的事情不中正,你不是一個真正的信士,除非拋棄你所擁有的一切財富。”因為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知道財富只是掌握在他們的兩手之間,從未進入他們的心間。

例如:艾布•白克爾(願安拉喜悅他),他把所有的財產放在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跟前,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問他:“艾布•白克爾啊,你給你的家人留下了什麼?”他回答道:“我給他們留下了安拉和他的使者。”[10]

他還曾從多神教徒手中買下比倆利(願安拉喜悅他)和其他的一些信士,然後為了主道釋放他們。

歐麥爾(願安拉喜悅他),臺布克戰役時他把一半財產捐獻在主道上。

奧斯曼(願安拉喜悅他),臺布克戰役時捐獻了300峰裝備齊全的駱駝和1000個金幣;當他聽說麥迪那的信士飲水有困難的時候,花數倍的價錢從猶太人手中買來一口井,然後供大家無償使用。

阿卜杜•拉赫曼•本•奧夫(願安拉喜悅他)為主道捐獻的錢財不計其數,甚至於有一次把一支從沙姆地區歸來的滿載糧食的商隊完全捐獻。

今世可曾進入到這些聖門弟子心間一絲一毫?!

也許有人會問:“富裕的災難和貧窮的災難,哪個更嚴重?富裕的感謝者和貧窮的忍耐者,哪個回賜更大?”

安拉至知,答案是:“富裕分為不同的情況,貧窮也分為不同的情況。某些情況下,富裕的災難嚴重,而另一些情況下,貧窮的災難更嚴重;人也分很多種,對某些人來言,富裕更危險,對其他的一些人來說,貧窮更危險。所以不同的人有所不同,不同的貧窮和富裕也有所不同。

回賜也是一樣,它取決於災難和考驗的程度。誰付出的汗水和辛勞更多,誰得到的回賜更大,不論貧富。回賜的標準在於付出的辛勞,而不是考驗的方式。因此,富裕的感謝者可能比貧窮的忍耐者得到的回賜大;貧窮的忍耐者得到的回賜也可能比富裕的感謝者多。”

對於穆斯林來說,不應把精力過多的放在這些理論問題上,而應該利用主要精力多做善功,為後世做準備!

--------------------------------------------

[1] 布哈裡聖訓集,《慈愛》章,《提防今世的浮華和為之競爭》節,第6425段.

[2] 血塊章:6-7.

[3] 布哈裡聖訓集,《慈愛》章,《火獄被各種欲望覆蓋》節,第6487段.

[4] 夜行章:16.

[5] 戰利品:1.

[6] 穆斯林聖訓集,《淡泊今世和箴言箴語》章,《塵世浮華宜當淡泊》節,第2962段.

[7] 穆斯林聖訓集,《淡泊今世和箴言箴語》章,《塵世浮華宜當淡泊》節,第2961段.

[8] 伊本•麻吉聖訓集,《淡泊今世》章,《應當淡泊今世》節,第4102段.

[9] 布哈裡聖訓集,《慈愛》章,《提防今世的浮華和為之競爭》節,第6425段

[10] 鐵爾密集聖訓集,《聖門弟子的品德》章,《艾布•白克爾的品德》節,第3757段.


來源:伊斯蘭之光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5 11:2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