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232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8000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傳教修會是否重視默觀生活
隱修會的基本靈修型態雖然是默觀生活,卻也含有使徒靈修的實在素質。例如會院內務人不同的職務:指導上門求教的人、為人祈禱、研究教會學問及寫作等,這些就是默觀生活中的使徒工作,也是具體使徒靈修的呈現。因此,即便是度默觀生活的隱修士,依然保有使徒靈修的素養,只是在稱呼上,他們的生活被稱為默觀生活。
傳教修會始於十三世紀,由隱修會轉型而來,也是為了回應教會與世界的需要而存在。最初的傳教修會是方濟會和道明會,十六世紀之後,傳教修會如雨後春筍般地增長。傳教修會即出自隱修會的演化,因此早期的傳教修會,依然保持濃厚的默觀靈修氣息。但是現今不少傳教修會的會士,逐漸不再重視默觀靈修。有者還認為,默觀靈修是屬於隱修會,不屬於傳教修會。我和一些會士談論默觀靈修的重要,有些會士很驚訝的說:“我們是傳教修會,不是隱修會!”可見不少會士越來越將使徒靈修與默觀靈修分家,甚至不再重視默觀靈修;或者說,有些是在還不瞭解何謂默觀靈修之前,就已經將默觀靈修拒在傳教修會的大門外。
話說回來。一位牧者、無論是教區司鐸或傳教會士,若偏重使徒靈修,忽略了默觀靈修,肯定不會提升默觀靈修素養。在這失衡情況下,又怎可能成為優秀的靈修指導神師呢?而這種失衡,也是教會一直缺乏優秀靈修指導神師的原因。
來源:天主教在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