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1-3-18
- 最後登錄
- 2020-5-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31
- 閱讀權限
- 50
- 文章
- 376
- 相冊
- 1
- 日誌
- 4
 
狀態︰
離線
|
所有的基督徒,甚至是那些偉大的聖人們,都會受到罪惡的侵擾。
這是一個無可否認的事實,因為在我們的生命穿越死亡之門而進入上主的永恆以前,所有基督徒都無一例外的生活在罪惡的世界中。沒有人可以對那些罪惡的聲音、罪惡的情景、罪惡的感覺做到「絕緣」。
這種狀況像我們顯示了一個令人沮喪的圖景:基督徒們被基督寶血洗滌,但是由於深處於罪惡的包圍中,不斷的被罪惡所蠶食。我們不禁要問:這幅圖景最終的結局是什麼呢?
天主的恩典給予了我們莫大的寬慰,他將保守那些屬於祂的孩子至終完全擺脫罪惡的困擾。但是,這是否就意味著被保守的人在日常的生活中不再犯罪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天主應許我們,在基督裡就不再犯罪,但是人性的軟弱使我們不能時常實踐這個應許。當然,作為一個蒙恩得救的基督徒,我們也不至於在罪惡中沉淪到無以自拔的地步。真實的境況是,我們常處於罪與義這兩股力量之中,並在其中掙扎。
也許我們心中曾經有過這樣的問題:既然天主要拯救我們擺脫罪惡,為什麼不立刻就進行一次徹底的拯救呢?何苦要將這值得期待的拯救拖延到最後的時刻呢?我們無從揣測天主奧秘的心意,但是我想天主總是正確的。誠然,作為個體,如果能一次性的解決所有的問題是再好不過的了。但基督的信仰從來不是追求個人解脫的信仰。那些僅僅尋求個人的解脫與幸福的想法從來不是正統的基督信仰所尋求的。基督信仰要求我們在與他人無異的處境中見證天主的偉大,並以得勝賦予生活全新的價值。由此看來,罪惡的侵擾和與罪惡的爭戰是上主給予祂孩子博取賽場桂冠的一條奇特的道路。如果一切如是,我們就不應該希求罪惡的環境消蹤滅跡,我們反而應該正視這種境況,並在罪惡的環境中得勝罪惡。期待迴避罪惡只是一種渺小的妄想。
偉大的西坡主教聖奧古斯丁對罪惡有一個充滿智慧的比喻:罪惡就好比天空中的飛鳥,我們沒有能力阻止它飛過我們的頭頂,但是我們可以阻止它在我們頭上搭窩。那麼如何才能不讓那隻罪惡之鳥在我們頭頂搭窩呢?我想,方法應該是祈禱吧。
很多人對祈禱的理解是狹隘的,認為只有跪在哪裡,嘴裡咕咕噥噥的說一些特別的話才是祈禱。這種以特定方式的出現的祈禱,其實只能稱之為宗教行為上的祈禱。而僅僅做到宗教形態上的祈禱,是不能戰勝罪惡的,因為這樣的祈禱會隨著形式的中斷而停止。在基督信仰中,祈禱的意義要廣泛得多,它並不僅僅發生一個特定時間或狀態下,更是一中真實的生活,所表達的是一種與天主之間持續不斷的交流。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個基督徒的生命就是一個不斷祈禱的過程。在一個信徒的心靈深處,應該保持著一種持續的和天主的美好交談。這種交談所達成的結果將成為信徒生活的基本指導。
這樣的祈禱才是真正得勝罪惡的祈禱。就如我們所知道的,罪本質上的含義便是遠離天主。而不間斷的祈禱,便從本質上避免了罪的產生。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犯罪是因為我們停止了祈禱。犯罪的時刻,正是我們在心思、意念、行動上停止與天主交流的時刻。因此,一個期待在與罪惡爭戰的屬靈戰場上得勝的基督徒,應該以堅韌之心投入到不息的祈禱中去。
記得一位教父曾講過這樣一段比喻:窺伺已久的賊來到房門外,如果屋子裡面安安靜靜,賊就會悄悄溜進來;如果賊在房門外聽到裡面有對話聲,這時他便只能悄悄溜走。罪惡就是那賊,我們的內心則是它窺伺的房屋,如果我們的心靈常常與上主交談,罪惡是不敢溜進我們的內心的。
祈禱便是我們的心靈與天主的交談。
當這交談停止了,還有什麼阻止罪在我們的心中登堂入室呢?
讓我們祈禱吧……
——永恆的十字架
(資料來源:F.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