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7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術繪畫] 艾密勒‧貝納-摩西和祭司葉特羅的女兒 [複製連結]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超級版主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10-4 20:52:2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作品中文名稱:摩西和祭司葉特羅的女兒
作品英文名稱:Moses and the Daughter of Jethro
作者中文姓名:艾密勒‧貝納
作者英文姓名:Emile BERNARD
國籍:法國
生卒年:1868-1941
年代:1901
簽名或落款:左下角 : 摩西和米甸葉特羅的女兒
材質:油彩、畫布
尺寸:196.6 x 194.5 公分

法國畫家艾密勒‧貝納(Emile Bernard, 1868-1941)畫風多變,曾涉及印象派(Impressionism)、分隔主義(Cloisonnisme)、綜合主義(Synthéstisme)、象徵主義(Symbolism)等藝術流派。1888年,貝納與高更(Paul Gauguin, 1848-1903)在布列塔尼相遇後,共同創立強調清晰輪廓線、鮮豔色彩與高度平面性等表現手法的阿望橋畫派(Pont-Aven School)。1891年後,雖貝納與高更因阿望橋畫派領導者歸屬引發爭吵,貝納甚至憤而離開布列塔尼,但該畫派造型簡單、用色大膽的風格卻對二十世紀的藝術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貝納一生遊歷豐富、交友廣闊,他與梵谷、高更、塞尚等人都曾有深厚的友誼,彼此往來的書信除了記錄著當代的生活,亦記載著這些藝術家對於藝術的想法與理念,而成為十九世紀藝術研究的重要資訊。

貝納於1901年所作之【摩西和祭司葉特羅的女兒】,內容取自《聖經》〈出埃及記〉:摩西逃離埃及後,在米甸遇到祭司葉特羅的七個女兒,於井邊打水餵羊的故事。此作的成畫時間正值貝納旅居埃及開羅之際,因此可見他多以開羅的當地民情入畫,此一傾向亦反映出十九世紀西方對於東方主義(Orientalism)、異國情調(Exoticism)的偏好。此外,相較於此題材的圖像發展而言,貝納捨棄過去此題材中阻止婦女取水的牧羊人的圖像元素,而將畫面聚焦於摩西協助婦女打水的情景。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7 09:3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