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1-11-23
- 最後登錄
- 2025-3-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012
- 閱讀權限
- 110
- 文章
- 267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本帖最後由 kds129 於 2015-12-3 12:16 編輯
karlgpo 發表於 2015-12-3 01:18
謝謝.基本原理我也大致知道,但我好奇的是如何事先偵測出敵方的雷達波段,然後又能立即干擾敵方的雷達,
而 ...
偵測波段方式有直接與間接
間接就是情報蒐集,就是間諜或是情報交換(這個其實算是主要來源因為飛去人家旁邊偵蒐難度較高只能拿來確認用,但事涉敏感先不講了)
直接就是用被動式偵蒐系統去蒐集波束加以判定
像是EP-3或EA-6B身上的設備,她們身上有被動偵蒐設備,能對不同方向的雷達被動偵測
發射波段相同的波不需要太大功率就能達成相同效果喔~~~
不過大功率追求也是趨勢
美國要給咆哮者用的新一代電戰頰艙指標能力是:功率大到直接燒毀雷達或是直接強迫入侵人家電腦為所欲為而且波段還不是只有一種(通常干擾裝置一次涵蓋的波段只有一個,所以常常看到電戰機掛2~4個就是這麼來的)
不過問題來了~你說的沒錯,電力供應是個問題也是最大問題
許多電戰機為了解決,除了更新電源設施外,甚至還有備用設施(像是從機體伸出風葉去風力發電)或是機體外獨立電源(電站頰艙上的風力發電機)以確保載體發電中斷時能持續進行任務
UAV當然是可以不過機體就會等量放大就是了
美國是覺得還不需要用到UAV,畢竟他們電戰能力還是認為由第一線人員判讀較好,量大且雜,倘若UAV回傳途中被截獲可能有洩密風險
以色列倒是走跟美國不同的路線,一款叫"蒼鷺"的UAV據信達到了跟有人電戰機一樣的層級
除了本身機載電戰設備外,聽說也能掛額外的頰艙(未經證實)
不過他的機體就很大了
無人機越大對於飛控的要求是呈現等比級數增加困難度
這也是幾乎各個國家都能研發小型UAV(像是手持無自我起降式的)
但是能用跑道自我起降的UAV國家就直接對版砍
再來要像國防展中科院那台準戰略等級的中大型多功能UAV就再砍半了(這等級連日韓都還沒有)
|
-
總評分: SOGO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