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0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蹟歷史] 燕趙武靈叢臺 [複製連結]

SOGO版主

~日久見人心~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SOGO真女人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運動鐵人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軍武十字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時尚教主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學藝經典獎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幸福家庭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模型怪怪貓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靈異大法師勳章 成人文學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色瞇瞇勳章 會員榮譽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12-10 14:32:1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臺作為中國古典園林建築的早期形式,是上古時代人們利用山峰高聚的自然形態,用人工把山頂夷成平面,再累土而成。於是,在自然山水中,出現了一種非常壯觀的獨特建築形式--臺。它是中國園林的起源。


最早建臺的是禹之子啟,在《竹書紀年》和《左傳》中記載:啟在夏邑(今為禹州)建鈞臺,召各方諸侯在鈞臺大宴,以示自己正式繼承王位。《水經注》載:「水(即穎水)東經三峰山,東南歷大陵西,陵上有啟筮亭,啟享神於大陵上,即鈞臺也。」

《春秋左傳》曰:「夏啟有鈞臺之享。」古人認為天帝居住在天中央,叫鈞天;啟把鈞臺看做與鈞天相對應的地方,是地的中心,謂之鈞臺。而臺這種最初的園林建築,即是連通天神和人主的紐帶,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

邯鄲武靈叢臺

位於邯鄲的河北邯鄲叢臺古稱「武靈叢臺」。唐初史學家顏師古《漢書注》稱,因樓榭臺閣眾多而「連聚非一」,故名「叢臺」。古人曾用「傳說宮苑似蓬萊,叢臺高聳去霄外。天橋接漢若長虹,雪洞迷離如銀海」的詩句,描繪叢臺的壯觀。

武靈叢臺相傳建於趙國武靈王時期(公元前325年~前299年),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武靈叢臺上原有天橋、雪洞、花苑、妝閣諸景,結構嚴謹,裝飾美妙,曾名揚列國。叢臺曾是趙武靈王檢閱軍隊與觀賞歌舞之地,正所謂「臺上弦歌醉美人,臺下橐鞭耀武士。」

據史載,戰國時趙國起初勢弱,趙武靈王是趙國歷史上一位很有作為的國君。為了使國家強大起來,趙武靈王受北方遊牧民族身著輕巧衣物作戰的啟發,對作戰方法進行改革,變車戰為騎戰,推行「胡服騎射」,並身體力行,訓練兵馬,軍隊的戰鬥力大大提高,使趙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當時操練的場所,據說便是在叢臺。

叢臺「據勝亭」忠孝節義二度梅

據地方志載,武靈叢臺自明朝中葉以來,就修復了十多次。現存古臺雄偉壯觀,是明、清以來的修復建築,雖已非原貌,但仍不失古典亭榭的獨特風格。

現存古叢臺,重修於清代同治年間,是一個方圓1,100多平方米、高28米的三層青磚高臺。叢臺的第一層是個院落,層南北各開一門,北門高階上的大石碑,是 清朝乾隆皇帝遊江南路經邯鄲登叢臺時親筆書寫的詩碑,正面刻有清代乾隆皇帝〈登叢臺〉的一首律詩,背面是他的古風〈邯鄲行〉詞。
第二層臺面距地表7米。臺北有5間大屋,名「武靈館」。室前的小亭為「回瀾亭」,建於1931年,臺面周圍臺壁上嵌有進士王韻泉和舉人李少安分別畫的「梅」、「蘭」石碣。

臺的頂層,距地表13.5米,門額上題有「武靈叢臺」幾個大字,原是平臺,俗稱「武靈平臺」。明嘉慶13年(公元1534年)建據勝亭於其上,意為在防禦上據此者勝。登上據勝亭,遠眺太行山,近觀邯鄲,趙都風光盡收眼底。

據勝亭圓拱門門楣上有「夫妻南北;兄妹沾襟」八個朱紅大字,流傳很廣的「忠孝節義二度梅」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

相傳,公元8世紀末唐朝德宗年間,忠臣梅伯高被奸相盧杞誣陷遇害。梅伯高之子梅良玉逃脫後,被陳東初招為家僮。陳東初與梅伯高結交甚密,終日尋梅子不見。後來梅花二度開放時,陳東初得知家僮即梅良玉,便將愛女杏元許配給他。

盧杞又欲加害於陳東初,便奏明皇帝將杏元封為御妹嫁至外邦,並將陳東初夫婦下牢。到外邦和親的陳杏元由梅良玉相送,一程淚一程血行至邯鄲,攜手登上武靈叢臺,由此哭別。

叢臺的北側有座七賢祠,為紀念趙國的「七君子」:韓厥、程嬰、公孫杵臼、藺相如、廉頗、李牧和趙奢而建立的。「七君子」的故事在《史記》等史書裏均有記載,依據史書編寫而成的《東周列國志》在「圍下宮程嬰匿孤」等章節裏,就記述了「三忠」(程嬰、公孫杵臼、韓厥)為救趙世孤兒捨身忘命的史實。

武靈叢臺是趙都歷史的見證,成為古城邯鄲的象徵。登上武靈叢臺極目遠眺,西邊的巍巍太行山層巒起伏,西南趙國都城遺址趙王城蜿蜒的城牆隱約可見,西北便是趙國的鑄箭爐、梳妝樓和插箭嶺的遺址。俯視臺下,碧水清波、荷花飄香、垂柳倒影。歷史上的一些著名文人,如:唐朝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曾多次遊覽叢臺,賦詩讚詠。

資訊來源:古蹟文化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愛久見人心~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2 07:3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