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10
- 最後登錄
- 2025-9-1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2566
- 閱讀權限
- 200
- 文章
- 23110
- 相冊
- 10
- 日誌
- 31
    
狀態︰
離線
|
青藏高原上的古城拉薩擁有蔚藍的天空和清冽的河水,海拔約3500多米,空氣清新。拉薩位於雅魯藏布江支流,拉薩河中游北岸,具有優美的自然風光以及絢麗的歷史文化和風俗民情,是一座歷史悠久且富有魅力的古城。
拉薩古稱「惹薩」,在唐代,拉薩屬吐蕃之地,公元七世紀,松讚干布兼併鄰近部落、統一西藏,從雅隆遷都邏姿(即今拉薩),建立吐蕃王朝。唐貞觀十五年,松讚干布向大唐求親,迎娶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入藏後,在拉薩用白山羊背土填湖建廟,即現在的大昭寺,當時命名為「惹薩」,意及「山羊背上」。
後來隨著佛教的傳入和興盛,藏人將這裡視為「聖城」,以拉薩之名取代了原有的名稱(拉薩意為聖地或佛地)。自此,千餘年來,拉薩成為西藏的政治、文化何宗教的中心。
拉薩古城矗立在有「藍色歡樂之波」的拉薩河畔,自然風光秀麗,蔚藍的拉薩河從白雪皚皚的念青唐古拉山的冰峰雪谷中奔騰而下,珠玉飛濺,雪浪翻騰,其間流過森林、山谷和草原,最終匯入雅魯藏布江,形成了藍白二水相互交融的雪域奇觀。
拉薩城內街道縱橫,人群熙熙攘攘,擁有布達拉宮、藏王陵、楚布寺、大昭寺、小昭寺、羅布林卡、曲貢遺址、色拉寺等眾多的名勝古蹟。
巍峨宏大的宮殿式建築群——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七世紀,當時吐蕃王松讚干布為了迎接遠嫁西藏的文成公主,建築了這座宮殿。布達拉宮海拔3700餘米、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宮殿式建築群。
布達拉宮位於紅山,依山勢蜿蜒而修建,直至山頂。整座宮殿為木石建成,宮殿外牆很厚,高達數十米,又堅硬的花崗岩砌成,十分堅固。屋頂和窗簷為木製結構,下寬上窄,遠遠望去,巍峨雄壯,氣勢磅礡。
宮殿屋頂採用歇山式和攢尖式,具有漢代建築風格,閃亮醒目。屋角翹起,飛簷外挑,銅瓦鎏金,用鎏金經幢,寶瓶等作為脊飾。屋簷下的牆面裝飾具有濃厚的藏傳佛教色彩,形象都是佛教法器式八寶。鮮艷的彩畫和華麗的雕飾佈滿柱身和粱仿。內設大小殿宇、樓閣、房舍一千多間,曲折莫測,置身其中,猶如神秘世界。
布達拉宮分為紅宮和白宮兩大部份,紅宮位居中央,用於供奉佛神和處理宗教事務;白宮在兩旁,是達賴喇嘛生活起居和處理事務的地方。在藍天雪山的陪襯上,潔白的白宮環護上座的紅宮,顯得格外壯麗。
宮內繪有大量的壁畫,描述藏傳佛教發展的歷史,文成公主進藏的過程等等,是一部珍貴的歷史畫卷。此外,宮內還珍藏著大量佛像、壁畫、藏經冊印、古玩珠寶等藝術品,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藝術寶庫。
資訊來源:古蹟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