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7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蹟歷史] 河南汝州千年古剎——風穴寺 [複製連結]

SOGO版主

~日久見人心~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SOGO真女人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運動鐵人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軍武十字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時尚教主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學藝經典獎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幸福家庭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模型怪怪貓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靈異大法師勳章 成人文學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色瞇瞇勳章 會員榮譽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12-15 14:42:1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風穴寺,在河南省汝州市東北9公里處的少室山南麓。寺始建於東漢初平元年,毀於董卓之亂,重建於北魏,距今有1,800餘年的歷史。


因當時滿山野花,芳香鬱積,故名香積寺。又因寺北山峰林立,崢嶸奇秀,故名「千峰寺」。隋代又名千峰寺,後漢乾祐三年改為白雲寺。北魏重建寺院時,寺院地點定在白馬石溝中的銀洞山下。傳說當時物料齊備,正要破土動工時,一陣狂風將磚石木料刮到現在寺址,風點穴位,故名「風穴寺」。

又據《風穴寺志略》載:寺東龍山陽坡有大小風穴兩個,山因名風穴山,寺因山名。曾與白馬寺、少林寺、相國寺齊名,被稱為「中原四大名剎」。風穴寺是河南省四大名剎之一,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風穴寺總面積約50餘畝,現存主要建築有天王殿、中佛殿、懸鐘閣、藏經閣、七祖塔等。建於唐代開元二十六年的七祖塔是九層方形密檐式磚塔,高約23米。

建於宋代的懸鐘閣是三檐歇山式,巍峨高聳。中佛殿為金代建築,面闊、進深均為三間,歇山九脊頂。

風穴寺建築風格奇特,無中軸線,隨山就勢,高低錯落,古柏清泉,谷深景幽,具有江南園林風格,全寺現存建築140餘間,多為清康熙五年(1666年)重修時所建,主要有山門、天王殿、中佛殿、毗盧殿、方丈院、地藏殿、觀音閣、鐘樓、藏經閣、七祖塔、望州亭等,其中尤以七祖塔、鐘樓、毗盧殿和中佛殿歷史悠久,保存最好,價值較高。

寺外有塔林數處,保存元以降墓塔115座;另有歷代碑刻和元、明、清各代的佛教造像等。

接聖橋

寺前有接聖橋,傳說是拜接乾隆帝聖旨的地方,故名「接聖橋」。橋上青石欄杆雕刻玲瓏。橋北是觀音閣,為重檐歇山式,飛檐挑角,細工剔透。該閣俗稱「水府」。因閣前有大慈泉,碧水噴涌。閣後有東西龍眼、君子、問清、盈科諸泉匯於橋下,泉水環繞「漣漪亭」一周,觀音閣恰似水中龍宮,故名「水府」。

中佛殿

是典型的金代建築,坐落在高1米的磚砌台基上,面闊、進深俱為三間,單檐歇山頂。殿內供奉釋迦牟尼和二菩薩、二弟子像,殿前多明清碑刻。鐘樓和毗盧殿建於明代。

鐘樓又名懸鐘閣,建在6米高的石台上,為三重檐歇山頂式樓閣,樓內懸掛一口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鑄造的大鐵鐘,重約800公斤。毗盧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懸山頂,是全寺最大的木建築。

其殿前有月台,四隅置石獸,殿內中部為神壇,橫占三間,上置明永樂七年(1409年)周藩王所贈白玉石佛一尊,高2米多。院落內還有鐵佛一尊,為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所鑄。

另有觀音閣、三官殿、漣漪亭、接聖橋等明清建築,設計精巧,工藝上乘,造型玲瓏,美觀大方。

中佛殿是風穴寺的一處建築瑰寶,這座金代建築以科學的木製結構和精美的金代彩畫蜚聲海內外,是目前河南省保存最完整的金代殿堂式建築。殿中心的木質結構全是古代的工匠們根據力學原理搭建起來的,整個殿堂沒有用一根鐵釘。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之後,拾級而上,攀登108級台階,穿過方丈殿、羅漢殿,便是望州亭。此處海拔305米,臨亭俯瞰,寺內亭台樓閣、殿堂碑塔盡收眼底;向北眺望,9華里處的玉皇山紫霄峰連着紫雲峰、香爐峰、沙帽峰、石榴順峰等九峰,逶迤疊擁着寺院,宛如九條長龍,故稱「九龍口」;向下俯視,山巒環拱,狀若蓮花,寺院恰居蓮台中心。

七祖塔

現存最早的建築是唐開元年間建造的七祖塔,高24.16米,為九層密檐方形磚塔。風穴寺寺院周圍有元、明、清各代寺塔84座,是河南省第二處較大塔林。風穴寺歷史悠久,不少文人墨客曾在這裡留下了珍貴的足跡。

建於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高24.16米,為方形九層密檐式磚塔,塔身外輪廓呈拋物線,是中國迄今保存完好的7座唐塔之一。

懸鐘閣

風穴寺懸鐘閣,建於宋,內懸9999斤重的宋宣和七年(1125年)鑄造的大鐵鐘,為宋代保存至今的稀有珍品。風穴寺鐘樓內架一橫梁,梁上懸掛一口大鐵鐘,重達800多公斤,為宋宣和七年(1125年)所鑄。該鐘鑄造精緻,聲音宏亮,因此,「風穴鐘聲」為汝州八景之一。

怪坡

怪坡位於風穴寺國家森林公園內,在群山環抱之中有一片神奇的地方,無論是駕車或騎自行車,上坡時不用啟動或腳蹬,汽車或自行車就會越跑越快,而下坡時,則必須啟動機器或用力蹬車,否則絕不會前行。在坡下倒上水,水從低處向高處流。這種上如下、下如上的神秘現象,被稱為「中原一絕」。

奎光塔

風穴寺外有奎光塔,和寺內的至高點望州亭遙相呼應。寺院周邊的山坡上還分布著上下兩處大型塔林,包括唐、元、明、清和近代的僧人墓塔及其他磚塔石塔146座,數量僅次於河南登封少林寺和山東長清靈岩寺,位居中國第三。

寺外有塔林數處,保存歷代基塔計115座,僅次於少林寺而居河南省第二位;另存有歷代碑刻和元明清各代的佛教造像等。全寺周邊山清水秀,林木蔥鬱,風景幽美,現已闢為一處國家森林公園。

碑碣

寺內碑碣林立,上自五代時後漢乾祐三年(950年)的《風穴千峰白雲禪院記》,下至宋、元、明、清碑刻,或記事,或賦詩,真、草、隸、篆,各體具備,其中不少是藝術珍品。

此外,有珍珠簾、大慈泉、玩月台、升仙橋、翠風亭、銀屏風、吳公洞、望州亭等八大奇景,還有小龍門、石龍門、洗風尾、東山仙人靴、西山一尊佛、半雲巢、無心處等72小景。

毗盧殿

建於明成化的間,是一座琉璃殿,殿中一尊漢白玉石佛,為明永樂七年住地開封的周王所獻。另有觀音閣、三官殿、漣漪亭、接聖橋等明清建築,設計精巧,工藝上乘,造型玲瓏,美觀大方。

寺院隨時代滄桑,幾經盛衰。風穴寺在明代萬曆年間香火最為鼎盛,曾有僧眾1,000餘人,房舍300多間,土地2,000餘畝,禪舍殿堂三百五十多間。以後,寺院建築歷代都有增添。

風穴寺雖是北方寺院,因依山就勢而建,具有江南園林風光。被譽為中州大地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吸引了海內外諸多佛子遊人。周圍景觀星羅棋布,素有八大景、七十二小景、三十六福地之稱。

資訊來源:古蹟文化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愛久見人心~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2 13:1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