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10
- 最後登錄
- 2025-9-1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2566
- 閱讀權限
- 200
- 文章
- 23110
- 相冊
- 10
- 日誌
- 31
    
狀態︰
離線
|
《皇朝祕寶:法門寺地宮與大唐文物特展》展出的120組文物中66件是國家一級文物,以及在當地也不得而見的唐代壁畫、器物等珍品。精美絕倫的唐代貴族金銀器、法器,見證中世紀大唐盛世。
去年10月起至今年4月,向陽基金會分別於台北歷史博物館、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舉辦《皇朝祕寶:法門寺地宮與大唐文物特展》。展中除了法門寺的珍品外,特選陜西、西安等博物館之文物共襄盛舉。展出的120組文物中66件是國家一級文物,以及在當地也不得而見的唐代壁畫、器物等珍品。這些文物返回西安後將庫存在博物館和研究單位中,不再出借展出,更不可能出境。
2002年,向陽基金會遠從法門寺迎來釋迦牟尼真身舍利供台灣信眾崇禮。八年後,在前法務部長廖正豪的不懈奔走下,終於迎來了法門寺文物展。精美絕倫的唐代金銀器、法器打造了一場時間之旅,帶領人進入中世紀的大唐盛世。
地宮文物在台展出緣起
2001年夏天,向陽公益基因會董事長廖正豪卸下公職到絲路旅行,到西安拜訪法門寺的住持,當時住持告知他佛指舍利與供奉佛指舍利的地宮文物到台灣展出的因緣具足了。
2002年佛指舍利來台三十七天,巡迴西部七個城市,受到四百萬民眾夾道膜拜的盛大歡迎,轟動一時。向陽基金會負責人廖翊均說:「那時候法門寺的寺方希望一起把文物到台灣展出,因為當時廖正豪認為文物與佛指舍利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東西,分開展出比較妥當。想不到一隔就隔了八年,一直到2010,也就是去年年底才終於時機成熟,我們把這個特展接洽成功。」
打破限制 借展55%一級文物
廖翊均說明,這次的展品可分成兩大類,一是法門寺地宮文物。
在唐朝,每三十年就有一次恭迎、恭送佛指舍利的法會,唐朝皇室把宮中的精品,還有一些生活用品,譬如絲綢或是很高級的金銀器供奉佛指舍利,以及一些佛教的法器,這是第一部分。
第二個部分是唐朝貴族在宮中或家裡使用的一些東西,以及唐朝皇室陵寢出土的文物。「簡單來說,我們特展的特點可以說是唐朝貴族的生活誌。」廖翊均說。
此外,她特別強調,中國大陸借展到國外,出借的一級文物有一個20%的上限,至多只能佔展品的20%。「幾經廖正豪的奔走,這次打破限制,有55%是大陸認定的一級文物,所以這次展品的水準規格非常高。」
地宮格局 同唐皇室陵寢
法門寺地宮的格局是依照唐朝皇室的陵寢打造的,共有三個房間,前室、後室、中室,在第一道門的前面發現了兩個石碑,也就是〈真身志文碑〉,另外一個是〈衣物帳碑〉;進去之後,三間都放滿了奉獻給佛指舍利的寶物跟法器。
廖翊均說,法門寺塔有兩個塔基,比較小的是唐代地基,那時建塔是用木頭蓋的;外面方形的塔基是因為唐朝這個木塔,木頭的建材不大穩固,所以會倒塌或者是傾斜,所以到了明代又重新修塔。
兩塊明代的塔磚上有刻字,希望各方大德可以捐獻,譬如說麵粉啦或者是各種物資,因為修塔是非常昂貴浩大的工程,所以古代是這樣集資來修塔的。
險遭破壞 地宮驚險留存
在朝代更迭、戰亂兵戎中,法門寺地宮能在地下安穩埋藏了1,113年,該是冥冥之中的護佑,免遭有心人的破壞,僅在近代史上即有兩次驚險的保護事件。廖翊均說:「民國初年朱子橋將軍發現了法門寺地宮,那時因為民國初年軍閥割據,到處都戰亂,發現了地宮之後,他駐紮軍隊保護法門寺。除此之外,他還告訴大家法門寺地宮發現了非常多毒蛇,很危險,防止大家接近,因此他成功保護法門寺地宮。因為那時很混亂,燒殺擄掠都有可能發生,在法門寺這一帶駐紮的期間,他抄寫了〈心經〉。
文化大革命期間法門寺也差點遭到破壞。那時紅衛兵進了大雄寶殿做出很多毀壞文物的事情來,當時的住持是良卿法師,他出來阻止他們,因為小紅衛兵四處亂挖,已經慢慢推近了地宮的入口處了,可是紅衛兵當然不可能聽他的阻止,良卿法師被毒打一頓之後回到禪房,全身淋上汽油,準備自焚以抗。紅衛兵看到都嚇壞了,一哄而散。」
資訊來源:古蹟歷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