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2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蹟歷史] 神岳碣石 [複製連結]

SOGO版主

~日久見人心~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SOGO真女人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運動鐵人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軍武十字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時尚教主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學藝經典獎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幸福家庭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模型怪怪貓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靈異大法師勳章 成人文學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色瞇瞇勳章 會員榮譽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12-25 14:07:3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因曹操的一首〈觀蒼海〉,使今人盡知碣石山得名於大禹。碣石山,古時亦稱為神岳。

相傳遠古時曾有大水之災,不僅低窪處早已淹沒,就連許多不高的山岳、丘陵也盡在水中。當時,大禹授命代替父親治水時,水位依然很高,那時從陝西高原地帶往東,只有一條蜿蜒如龍的山脈浮在水面,其餘皆是汪洋。

大禹為了徹底治好水患,就先帶人勘察地形。一行人從岍山、岐山、太行、恒山一路走來,一直到燕山的碣石,路上能爬山行路的則爬山行路,而被水斷開的地方就乘舟而行,並將停舟或需要疏濬的地方,釘上木樁子做的「楬櫫」以為標誌。

這天,一行人走到燕山的終端,對面不遠處有一座山峰,孤島似的處於汪洋中。當大禹等人乘舟來到此山峰的北岸,準備停船上岸時,大禹發現附近有一立石如同「楬櫫」,就命人將舟船固定於此石。

來到山頂,大禹看山的形狀猶如翹起的龍尾,心中明白此處已是大陸的盡頭,於是命人在山峰的正中立起一座石製的「楬櫫」,作為大地盡頭的標誌,並將此山命名為楬石山(後演變為碣石山)。


《說文》中明確闡釋「碣石」為「特立之石」,並云「東海有碣石山」,而後人則稱山頂上的石製「楬櫫」為大碣石,將栓舟用的石頭稱為小碣石。現在那塊小碣石也早已處於高聳陡峭的懸崖之上了,石柱上留有栓繫磨損的痕跡,懸崖處亦有被水侵蝕的痕跡可見,旁刻有「禹王繫船處」五個大字,但因年代久遠早已斑駁不清了。
水患過後,碣石山一帶漸漸有了人煙,也就成了古孤竹國的所在地。當時,經常有人在山上遠眺大海,因此在煙波浩淼間發現了蓬萊、方丈和瀛洲三座仙山,於是碣石山漸漸成為修仙訪道之所。

《資治通鑒.卷七》有這樣的記載︰「戰國後期,燕人甯毋忌,羨門子高之徒稱有仙道」、「形解銷化之術、燕齊遷堅之士皆爭傳習之」、「自齊威王,宣王,燕昭王皆信其言」、「使人入海求蓬萊,諸仙人及不死之蘊含在焉」、「月中仙人守毋忌,羨門子高,仙人居碣石山」。

另在《史記.封禪書》也有記載︰「春秋戰國時期有燕國人宋毋忌、正伯僑、充尚、羨門子高等在此相繼修道成仙,於是碣石山被稱為神岳。」

海拔只有695米的碣石山雖然稱不上是大山,卻應那句古話:「山不在高,有仙著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當年,秦始皇就是仰慕碣石山之名而登山入海求仙。

據史書記載,秦始皇於二十八(西元前219年)派徐市「髮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過了四年(215年)秋巡時親駕登臨碣石山,命人刻下「碣石門辭」勒馬記功,以求長生不老、江山千秋;其後漢武帝劉徹元年(110年)亦「北至碣石」登上碣石山,在山頂修建「漢武台」祈仙求神。

此後,魏武帝曹操、北魏文成帝、北齊文宣帝、晉宣帝司馬懿都曾登臨碣石山以「求仙思秦皇」。最後一位登上碣石山的皇帝則是唐太宗李世民,於貞觀十九年春(西元645年)率大軍東征高麗時,登碣石山吟出了〈春日望海〉一詩:
披襟眺滄海,憑軾玩春芳。
積流橫地軸,疏派引天潢。
仙氣凝三嶺,和風扇八荒。
拂潮雲布色,穿浪日舒光。
照岸花分彩,迷雲雁斷行。
懷卑運深廣,持滿守靈長。
有形非易測,無源詎可量。
洪濤經變野,翠島屢出桑。
之罘思漢帝,碣石想秦皇。
霓裳非本意,端拱且圖王。

唐太宗李世民的詩中那「積流橫地軸,疏派引天潢。仙氣凝三嶺,和風扇八荒……有形非易測,無源詎可量。洪濤經變野,翠島屢出桑。」不僅比曹操的〈觀蒼海〉一詩更顯得有一種從容不迫、包容寰宇的力量,而且把碣石的神秘、多彩的自然景觀描述得更是淋漓盡致:「拂潮雲布色,穿浪日舒光。照岸花分彩,迷雲雁斷行。」

「揚波濤於碣石,激神嶽之嶈嶈。」這是東漢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在其名著〈西都賦〉中的一句詩。得確,碣石山不僅景色壯麗、古峭奇異俊美,也有著眾多的名勝古跡。

登上海拔695米的仙台頂俯瞰茫茫大海,飽覽「碣石觀海」的萬千風光,可以體會到當年魏武帝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儋儋,山島竦峙……」的那股豪邁;東五峰山迤邐清秀、形如筆架,那直插雲天「東峰聳翠」的景色堪為碣石山勝景;與仙台頂毗連的西五峰山有怪石巉岩的五座山峰環列如屏,如畫的青松形狀各異、景色優美被稱為「西嶂排青」。

西五峰半山腰處有一平臺,這裏有一座為祭祀唐朝大文學家韓愈而修築的韓文公祠,那山中還有「果老院」、「仙台頂」等是唐代八仙聚會之所,並留下與八仙有關的仙蹤遺跡。

此外,山中還有天柱淩雲、水岩春曉、石洞秋風、龍蟠靈壑、鳳翥祥巒、霞暉卒堵、仙影滄浪等古人所列的各大景觀。

在《山海經》北山經中記載:「碣石之山……其上有玉,其下多青碧」,原來碣石山還是一座寶山。其實玉與青碧是寶,那「碣石門」和「碣陽湖」何曾不是寶呢?

碣石山南側有湖,因山而得名「碣陽湖」,相傳這正是秦始皇東臨碣石,鐫刻「碣石門辭」的地方,也是北魏文成帝大宴群臣的地方,而在湖旁的碣石山正南方則有天然形成的「碣石門」,那是兩座形似人工製作、擺放的巨大饅頭般的山。

原來碣石山被稱之為神岳,是因為有神仙製作了它並住了進去。


資訊來源:古蹟文化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愛久見人心~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2 07:4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