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7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現代藝術] 末那度-張乃文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無恥近乎勇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6-1-4 00:52:5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末那度 張乃文

 


張乃文
末那度
綜合媒材
鑄銅、白大理石
30 × 20 × 53cm
2004
Chang Nai-wen

作 品 賞 析 
  此作品是延續2005年「佛難」個展之小型作品,更直接的以作品本身面對文化上的雕塑形式問題。西方雕塑的外在場域是透過觀者視覺、觸覺進行抽象的感知經驗聯繫,作品的內在精神處於被認知的狀態。而類宗教形象的雕塑,像具備了主動透露內在精神的魔力,或許是潛意識的扭曲,但卻是完全不同於現代雕塑創作的觀照,這扭曲的力量如何能成為雕塑新內涵是值得研究的。(創作自述)
張乃文的雕塑作品在看似充滿「佛味」的表現中,實則蘊涵深刻的精神思維;以傳統佛像的型態作為表現的語言,透過有意的安排之下,「佛」進入到世俗的展覽場域,脫去神聖外衣的形象,重新以新的語彙將千年文化的歷史與現代精神合而為一。(撰文/李幸潔)


藝 術 家 小 傳 
  一九六六年生於台南白河。國立藝術學院(今改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專長石雕,獲獎無數,如:第四屆台北縣美展雕塑類文化中心獎(一九九二)、第二屆巴黎大獎首獎(一九九五)、屏東藝術運動公園公共藝術創設獎(一九九八)等,是台灣極活躍且傑出的新生代藝術家,也曾參展一九九八年國立成功大學舉辦的「世紀黎明──校園雕塑大展」。張乃文在石雕的創作中,運用石材本身的自然造型與質感,巧妙地加以修飾、改變、結合,成為一種幾乎不著人工痕跡的型態,或是穿透、或是流動、或是光滑、或是粗糙,讓人在視覺的凝視和搜尋探索中,產生極大的好奇、驚艷,與聯想。這種屬於自然主義,卻有著考古學趣味的創作思維,開闢了台灣石雕藝術一個新的路向與成果,是極為難得的成就。張乃文的創作興趣,事實上也不僅止於石雕,其他如攝影、裝置等領域,也積極參與投入,如一九九二年,即曾參與「攝情」攝影聯展於台北爵士藝廊;另外,也參與各類現代藝術聯展於高雄串門藝術中心、淡水藝文中心、台北新田藝術空間、竹圍工作室等等。(撰文/蕭瓊瑞)

來源:高雄市立美術館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7 15:3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