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2-16
- 最後登錄
- 2025-1-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9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294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仕女 范康龍
范康龍
仕女
雕塑
台灣櫸木
28 × 30 × 58cm
1995
作 品 賞 析
相較於「自刻像-扭曲的臉孔」,作品「仕女」人物的神情不再那麼直接,轉為一分內斂、沉靜的表情,他以更簡俐的刻痕來形塑,再透過打磨的潤滑感來呈現作品意象情感。溫和的刻痕捕捉了市井人物的生活相貌,少女在嫻靜中,隱露出一絲淡淡清愁。
藝 術 家 小 傳
一九八四年大甲高中美術班畢業。由於深愛雕刻藝術,便前往三義鄉拜師學藝,三年有成,是一位從民間工藝出發的木雕師父。短短十數年間,在加拿大、香港、台北、台中等地,舉辦無數的個展與聯展,作品得到普遍的肯定。 范康龍對木料有其獨特的偏好,嚐試使用不同之木材質料創作,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有,「癩皮狗」、「殘障人體」、「兀鷹」、「鳥」等系列。他的作品與美術史或藝術理論沒有太大關連,卻和生命的出入有很大的關係,算是一種生命儀式的告白,一種非常自傳性的呈現。早期的作品以傾訴個人感情為主,造型有強烈的個人風格又兼具所有觀賞者的型,是應自然而生,不是由構圖起稿而成,這種充滿百分百的可能性,不是製造出來的,而是「刻」出來的。其創作的態度上,不以西方現代藝術思潮中,理性的批判或顛覆、吊詭、辯證等策略為法。而是以面對人、事、物、時、之間的互動與互相學習,此種直心觀照的方式為主。在作品形式上,直接運用可辨識的造型,即所謂寫實的手法,只是為方便傳達存在個體的精神意念罷了。他希望他的作品呈現的是,正面的、肯定的,而不是疑惑與假設的。他認為透過不斷的自我檢討,自我警惕,提出肯定意義,如此才易於和觀賞者互相交流生命經驗。
來源:高雄市立美術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