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0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蹟歷史] 山嶽仙跡探微:武當山──天下第一仙山 [複製連結]

SOGO版主

~日久見人心~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SOGO真女人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運動鐵人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軍武十字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時尚教主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學藝經典獎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幸福家庭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模型怪怪貓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靈異大法師勳章 成人文學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色瞇瞇勳章 會員榮譽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6-1-15 13:07:2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奇峰嵯峨、繁花煙樹、飛雲蕩霧、溪谷幽深、道觀林立」描繪的就是被譽為「亙古無雙境之天下第一仙山」的武當山。武當山又名太和山、元獄山或玄岳等,位於湖北省丹江口市(原均縣)境內,綿延260餘公里,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巖、二十四澗,其主峰天柱峰海拔為1600多米,其上的「一柱擎天」與北斗星遙遙相對。其神奇的山名,神異的山峰之名(如紫霄峰、紫氣峰、隱仙峰、仙人峰、會仙峰等)、巖洞和眾多的宮觀,無不透露出其「仙意」,讓世人嚮往,讓修煉人神往。


武當山古名「太和山」。「太和」一詞出自《周易·干卦·彖辭》:「幹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大意是說,萬物的運行變化,只要各自安守本分,保持整體的和諧,就能順利發展。 「太和」含有「普遍和諧」之意。或許因了這種「天人合一」的靈秀之氣,武當山成為修煉之人的理想修煉之地。

「武當」之名最早見於《漢書》。元代劉道明在《武當福地總真集》捲上說:「傳記雲,武當山,一名太和,一名大岳,一名仙室,中岳佐命之山。應翼軫角亢分野,在均州之南。……地勢雄偉,非玄武不足以當,因名之曰武當。」《後漢書·王梁傳》中說:「玄武,水神之名。」李堅注稱:「玄武,北方之神,龜蛇合體。」關於玄武為何人,一種說法認為玄武是黃帝治下的淨樂園太子真武。還有一種說法稱,大禹繼承帝位後,便將父親鯀封為水神,並在今天的武當山創建玄天廟供奉之,稱為「玄武大帝」。「玄」,即「玄天」,北方的別稱。《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中說,隋文帝開皇元年三月三日,玄武降誕於王宮。既長捨家棄國,辭父母下入武當山修道,度世濟人,四十二年,功成果滿,白日昇天,玉帝封為玄武真人。唐貞觀二年,封為佑聖玄武靈應真君,宋時真宗避趙玄朗玄字之諱,乃改為「真武大帝」。明朝時,武當山被封為「太岳」、「玄岳」,成為「天下第一名山」。在此修道之人眾多,而且興建了大量宮觀。清代後,武當山的影響力下降。

除玄武之外,有眾多的修煉者選擇在武當山上修煉。明朝任自垣撰寫的《敕建大岳太和山志》卷六《集仙記第五》中說:「(在武當山)自黃老設教,神仙至人棲之者眾。」「養生之人,多隱其名字,藏其時日,恨山不深,林不密,惟恐閒名落人耳中。是山證道升真者,何可勝記,去古頗遠,劫火屢更,多失其名」。現在載於史籍中比較有名的仙師真人有春秋時的尹喜、漢時的戴孟、馬明生、陰長生,晉時的謝允、尹軌,南朝的劉虯,唐代的姚簡、呂洞賓,五代的陳摶,宋代的孫寂然,元時的張守清,明代的張三豐等。

史書記載的較早於此隱居修煉的是周康王時的大夫尹喜。據記載,尹喜本為函谷關尹,他見紫氣東來,料定必有貴人來到。果然不久道家創始人老子李耳駕青牛西去,路過函谷關。尹喜熱情接待了老子,並拜老子為師,向老子問道。老子於是住到函谷關,寫下了傳世修煉之書《道德經》五千文。後來老子西出函谷關,不知所終。尹喜遂掛印辭官,隱居在武當山中開始修煉。不過,《莊子·天下篇》、《史記·老子傳》雖對此已有簡略記載,但尚未言及其武當山隱居之事。直到南朝郭仲產的《南雍洲記》中才有:「武當山有石門、石室,相傳雲尹喜所棲之地」的說法。後人把尹喜在武當山修煉之地的三天門石壁,稱為「尹仙巖」。武當山上的牛槽澗、青羊澗,都是太上神化造訪尹喜之地。

據葛洪的《神仙記》稱,戴孟是漢明帝時人,曾經先後在華山及武當山修煉。在華山得不死之道,可以輕身健行。仙人馬明生在武當山修煉之地為五龍宮,內有煉丹池、自然庵等。其弟子陰長生在侍奉馬明生二十年後,在青城山得道,後在武當山石室中服用丹藥,並造出黃金數萬斤以佈施天下窮乏之人。此後周遊天下。據《元和郡縣志》武當縣條說:「陰長生於此得仙」。也就是說他在武當山白日飛升,成仙而去。陰長生的弟子鮑靚是《神仙傳》的著者葛洪的師父,此二人後來也都得道成仙。

晉代尹喜的弟子尹軌,亦入武當山修道,人稱「無上真人」,其門徒眾多,在唐朝是頗為顯盛。陶弘景《真誥·稽神樞》中說,謝允是歷陽人,「少英毅,歷仕羅邑宰,博覽群書,道學尤精」;太康年間,他辭官進入武當山,在一石室中修煉,沒有幾年就得道成仙。據說南北朝時在此修煉的就超過四百人。

據武當山歷代山志及均州舊志載,中國民間流傳的八仙之一的呂洞賓亦在武當山修煉過。呂洞賓,唐朝人,原姓李,曾舉進士不第。後因武則天篡權,迫害唐皇室子孫,乃入山修行。他先在陝西太華山修煉,後被玉皇大帝敕命為傳教祖師。他曾經隱居在武當山的紫氣峰修煉。還有一處叫洞賓巖的地方,傳說也是呂洞賓隱修較長的地方。

此後五代的陳摶,宋代的孫寂然,元時的張守清等成仙真人都在武當山修行過。

不過,中國人最為熟悉的當屬太極拳的鼻祖、明代真人張三豐。《明史》卷二百九十九寫道:張三豐丰姿魁偉,大耳圓目,無論寒暑只披件蓑衣「或處窮山,或游鬧市」。他在明朝初年來武當山遊歷並在此隱居,當時武當山上的五龍、南巖、紫霄殿都毀於戰火,張三豐和徒弟們就在荊棘中蓋了草廬作為修煉之所。一天張三豐對人說:「此山,異日必大興。」此後張三豐離去。明太祖聽說後,派人訪尋他卻沒有找到。後來明成祖即位後,為了感謝神明,特別是真武神在創立基業方面的幫助,除了加封真武,還在武當山上大興宮觀,應了張三豐的預言。而張三豐在遊歷四川後,再次來到武當山修行,並最終成仙。

由於武當山的不凡之處,歷代帝王對其青睞有加。不過,武當山最早的道觀始建於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因均州太守姚簡禱雨有應,致使五龍現身降雨,所以下令在武當山修建五龍祠。大歷年間(766年~779年)又建太乙、延昌等廟,乾寧三年(896年),又更新神威武公廟宋、元、明三朝,均推崇武當真武之神。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下詔封真武為「真君」,將「五龍祠」更名為「五龍觀」,並開始修建大量廟觀,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五龍觀、紫霄宮、威烈觀、太上觀、佑聖觀等。元時,元世祖忽必烈下詔封真武為「玄天上帝」,將「五龍觀」更名為「五龍宮」,並繼續在武當山大興土木,修建宮觀。明朝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下令,在武當山建造了九宮九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巖廟,殿宇房屋二萬餘間。當時其香火隆盛,無論皇子皇孫、文臣武將,還是黎民百姓,每年都要到武當山朝拜。史書載,明隆慶(1567~1572)時,武當山有道士三百到六百人,道官、道眾、軍隊、工匠等一萬餘人。因此武當山被稱為「天下第一道場」。清朝初期,雖仍有一些知名道士在武當山修煉,但隨著人與道越離越遠,成仙之事對人們來說也似乎是遙不可及了。清康熙時期維修了一些宮觀,但清末到民國時期,大部分宮觀被廢棄甚至被毀壞。

目前,武當山尚有明代修建的太子坡、磨針井、回心庵、玉虛巖、紫霄宮、太和宮、泰山廟等古建築遺存。太子坡相傳是真武在磨針井受老婦點化後,重新入山修煉居住過的地方。因道觀建於陡峻的山坡上,故又名「太子坡」。磨針井是傳說中的真武太子在此遇老婦感化的地方。玉虛巖是真武帝修煉和飛升之處。內部供奉著真武像及左右侍從、五百靈官等。關於紫霄宮的來歷,在《真武本傳妙記》記載了這樣一個傳說:當仙人紫元君超度真武到武當山修煉時,就告訴他「摘其眾峰沖高紫霄者居之」,故武當山的主宮名字為紫霄宮。「紫霄」意指仙氣瀰漫的天空。

在今武當山南巖宮兩儀殿外,存有呂洞賓讚美武當山的一首詩《題太和山》。詩曰:

混沌初分有此巖,此巖高聳太和山。
面朝大頂峰千丈,背臨甘泉水一灣。
石縷狀成飛鳳勢,龕紋綰就碧螺鬟。
靈源仙澗三方繞,古檜蒼柏四面環。
雨滴瓊珠敲石棧,風吹玉笛響松關。
角雞報曉東方曙,晚鶴歸來月半灣。
谷口仙禽常喚語,山巔神獸任躋攀。
個中自是乾坤別,就是原來日月閒。
此是高真成道處,故留蹤跡在人間。
古人多少神仙侶,為愛名山去復還。


資訊來源:古蹟文化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愛久見人心~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2 11:4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