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0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蹟歷史] 山嶽仙跡探微:黃山 [複製連結]

SOGO版主

~日久見人心~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SOGO真女人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運動鐵人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軍武十字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時尚教主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學藝經典獎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幸福家庭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模型怪怪貓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靈異大法師勳章 成人文學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色瞇瞇勳章 會員榮譽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6-1-18 14:45:1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被古人認為「集天下奇景於一體」,「具有泰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岳之煙雲、匡廬之飛瀑、雁蕩之巧石、峨嵋之清秀」的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的黃山市,橫跨黃山區、徽州區、歙縣、黟縣和休寧縣,東西綿延約30公里,南北約40公里,總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號稱五百里黃山。

黃山有巍峨峻峭的三十六大峰,崢嶸秀麗的三十六小峰。「蓮花」、「光明頂」、「天都」三大主峰,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被稱為「三天子都」。此外,黃山還有眾多的泉、溪、湖、巖、洞、潭等勝景。

黃山古名黟山,「黟」的意思是黑或黑木,大概是因為這座山的山石有著黑黝黝的光澤,故名。那麼何時,又是什麼原因更名為「黃山」的呢?北宋景佑著的《黃山圖經》根據道教舊籍《周書異記》、《神仙補闕傳》所載,稱:江南黟山,據得其中,雲凝碧漢,氣冠群山,有古木靈藥,名花異果,瀑水飛瀉,湯泉香溫,是軒轅黃帝『棲真之地』。於是在天寶六年(公元747年),信道的唐玄宗下令將其更名為黃山。唐朝著名僧人釋島雲有詩題為《望黃山諸峰》:「峰峰寒列簇芙蓉,靜思嵩陽秀不如。峭拔雖傳三十六,參差何啻一千餘。浮丘處處留丹灶,黃帝層層隱玉書。終待登臨最高頂,便隨鸞鶴五雲車。」其中關於隱玉書的黃帝,民間一直流傳著其在此修道成仙的故事。

傳說,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在位一百多年,深受百姓的愛戴。但他一心向道,曾經向仙人廣成子求道。後來,黃帝將帝位傳給了顓頊,然後,跟隨著仙人容成子、浮丘公學道修煉。浮丘公對他說:「修道煉丹,一定要選擇靈山秀水。」於是他們遍歷五嶽三山,最後來到了江南的黟山。只見這裡奇峰錯列,拔地而起,且各具情態;而且雲霧繚繞,宛若人間仙境。黃帝認為這裡是煉丹修仙最理想之處,便與浮丘公、容成子同留此山。

為了煉取丹藥,他們每天伐木燒炭,採藥煮石,從不間斷。經過十幾年,金丹終於煉成了。黃帝服了一粒,頓覺身輕如燕,而且可以騰空而起;他的頭髮也由白變黑。隨後,黃帝在紫雲峰崖隙間突然流出的紅泉中浸泡了七天七夜,使全身老化的皮膚全部隨水漂去。此時的黃帝已然脫胎換骨、返老還童。而與此同時,天上突然降下珠函一件、玉壺一把。黃帝打開一看,函中有霞衣、寶冠、珠履,壺中盛滿了瓊漿玉露。黃帝穿上天賜仙衣,飲下甘露瓊漿,回到望仙峰石室,接受群臣的祝賀。這時,空中又降下白龍、彩幡、珠蓋,黃帝與浮丘公、容成子一起乘上白龍,彩幡引路,珠蓋護頂,從望仙峰頂飛升而去。圍觀的臣民匍匐在地,齊聲歡呼。現在黃山七十二峰中的軒轅峰、浮丘峰和容成峰、望仙諸峰以及浮丘仙壇、浮丘觀、黃帝坑、煉丹台、洗藥溪、藥臼、丹井,就是因他們在此修煉並成仙而命名的。《新安志》載:「昔日浮丘先生,居黃山十三峰(即浮丘峰)下修道,後人建廟以示紀念。峰上有浮丘仙壇,曾有山中人至其處,見峰頂有樓台,金碧輝煌。台旁有池,池中生白蓮花,亭亭玉立,香風襲人,儼然神仙居地。池左右積有鹽米甚多。但不見人,其人遂回家率眾登山取鹽米,竟迷路不知所處。」南宋寶枯間丞相程元鳳七世孫程孟詩云:「閬風玄圃知何許,珠樹瓊芝果有無?仁看黟山北峰上,五雲深處有仙都。」

而那個成仙的容成子,後來又出現在周穆王時期,行輔助、勸導之事。

此後,在黃山上修道的人亦不少見,只是見諸於史籍的比較少。《神仙補闕傳》載:「黟山北峰乃神仙遊處,時有彤雲擁簇,白鶴飛翔。」這裡的北峰是神仙居住之地,因此被命名為「仙都峰」。後世較有名且見於史籍的有宋末道士張尹甫等。明末後,黃山上已不見道教活動的蹤跡。在黃山建立較早的道觀有浮丘觀、九龍觀等。

同樣根據《黃山圖經》的記載,佛教早在南朝劉宋間就開始傳入黃山。一些僧人也陸續來到黃山修行。

歷代先後修建了寺院近百座,比較有名的是號稱黃山「四大叢林」的祥符寺、慈光寺、翠微寺和擲缽禪院。在黃山的風景點中,有蒲團石和蒲團松各一處,據說與唐代僧人釋島雲在黃山的修行有關。當年,釋島雲帶著兩個徒弟來到黃山,準備建廟修行。不久,他領著兩個徒弟登天都峰,登之前,他在坡前就石趺坐,念完經文後準備攀登。由於山高路陡,他的大徒弟有些畏懼,釋島雲便說:「修行先要修性,你心不誠意不專,難成正果,為師允許你下山另找廟門去吧!」大徒弟聽完師父一番話似有所悟,又不想獨自下山,就在釋島雲坐過的蒲團石上趺坐了七天七夜,後來重返禪林,修成了正果。小徒弟則咬著牙,跟在師父後面一步步向上攀登,終於登上了頂峰。隨後,他們又去攀登奇險、素有天上玉屏之稱的玉屏峰。釋島雲師徒二人竟然在玉屏峰上發現了「萬山拜其下,孤雲臥此中」的摩崖石刻。小徒弟想,這個人跡罕至的絕壁,不修到成佛的程度,是不可能留下墨跡的,而師父法號島雲,孤雲自然指他。自己留下來也難修成正果。正胡思亂想間,突然被一陣風刮下崖去。釋島雲聽到徒弟呼救,想救卻沒有辦法。不料幾天後,小徒弟突然來到釋島雲的面前,稟告師父說,那天一陣狂風,並沒有把他吹落到無底深谷,只是把他掀落在一棵平頂松樹的枝椏上,掛破了一點皮肉,並未傷筋動骨。釋島雲認定是佛祖的保佑,於是將這棵樹命名為「蒲團松」。

唐代釋島雲之後,明代還有僧人海能、弘智、音可、元則、王寅,清代大均、大涵、檗庵、漸江、雪莊等在黃山修行。

黃山不僅景色奇絕,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聞名天下,而且仙跡眾多,並多伴有美麗的傳說。除了上述所提到的仙人、仙跡外,黃山諸多的景致、植物的命名亦與仙家有關。比如黃山的奇松,有名為臥龍松、龍爪松、麒麟松的,有名為接引松、聚音松、探海松、鳳凰松的;比如怪石,有名為「仙人下棋」、「天女繡花」、「五老上天都」、「童子拜觀音」等。由奇松與怪石構成的奇景,有名為「夢筆生花」、「喜鵲登梅」、「仙女打琴」等。有些名字的得來今人還可找到其源頭,但有些名字如何得來,何時開始已經無從考據了,但這至少反映出黃山的仙風在歷史上流傳甚遠。

黃山著名的景觀之一的「夢筆生花」,是指山澗深谷處的一根崛起的擎天石柱,石柱下部直立部分圓滾修長,好像筆桿,頂端好像毛筆尖,一棵古松生長在石柱上面,好像一朵鮮花開放在毛筆的頂端,故名。傳說唐代大詩人李白一天深夜在睡夢中,一邊吟詩,一邊隨風飄到了一座海上的仙山。李白正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時,忽然見到一支巨大的毛筆聳出雲海,足有十多丈高,像一根玉柱一樣。正當他想伸手去取之時,李白突然醒了過來。李白夢醒之後,決心遍訪名山大川,尋找夢中仙境。後來,李白雲遊到黃山,一見這支生花巨筆,不覺失聲大叫:「以前我夢中所見的生花巨筆,原來就在這裡。」據說李白見到「夢筆生花」後,名詩佳句便源源而出,一發而不可收。

李白曾有詩《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讚美黃山:


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
丹崔夾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絕頂,俯窺天目松。
仙人煉玉處,羽化留遺蹤。
亦聞溫伯雪,獨往今相逢。
采秀辭五嶽,攀巖歷萬重。
歸休白鵝嶺,渴飲丹砂井。
風吹我時來,雲車爾當整。
去去陵陽東,行行芳桂叢。
回溪十六渡,碧嶂盡睛空。
他日還相訪,乘橋躡彩虹。

資訊來源:古蹟文化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愛久見人心~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2 21:5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