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1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白潤生:"賽倆目”不是口頭禪,是我們真誠的一句“杜阿宜”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無恥近乎勇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6-1-21 00:38:4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白潤生:"賽倆目”不是口頭禪,是我們真誠的一句“杜阿宜”

《古蘭經》:““賽倆目”,(平安)這是從真主發出的祝詞。”(36:58)

《古蘭經》:“他們在那(天園)裡面,聽不到閒談,只聽到祝願平安;他們在那裡面,朝夕獲得給養。”(19:62)

王多思弟是位在寺裡守五時拜的鄉老,性格外向、直爽。多思弟見面,他總是搶先說“賽倆目!”據他說,這一習慣是早年聽一位阿訇講過,主動出“賽倆目”是聖行,他由此重視,遂成習慣。

他不僅習慣主動說“賽倆目!”,關於“賽倆目”的許多“侯昆”也頗多瞭解。他會糾正那些說“賽倆目阿來一庫目”的人,應該是“愛賽倆目阿來一庫目”,缺了“愛”的發音是不正確的。如果有人在水房裡說“賽倆目”,他會上前提醒,“賽倆目”是安拉的尊名,不能在廁所、水房這些地方念。如果有人沒有回答他的“賽倆目”,他會要求你回答,回答“賽倆目”是主命。由於他對“賽倆目”的特別重視和喜愛,大家都親切地送他一個美稱“賽倆目王”。

但王鄉老不僅有主動說“賽倆目”的好習慣,他還有一個糟糕的壞毛病,就是愛嘮叨張長李短。因為守五時禮拜,在寺時間長,寺裡寺外的大事瑣事他都看在眼中,聽在耳裡,記於心間。

每天回到家中,他一點也不“貪污”地竹筒倒豆子,係數講來,再加點評語。以至於孩子們對清真寺的發生的一些是非瞭若指掌,產生相當不好的印象。有次阿訇勸導他孩子來寺學習,他孩子脫口而出:“清真寺太是非了”。阿訇立刻糾正他:“清真寺不是非,是是非的人來了寺”。瞭解到王鄉老這一毛病,阿訇提醒他該向家人和孩子們多講講正面的事,端正他們對清真寺和多思弟們的看法,莫張長李短而致孩子們對教門偏見、誤解,豈不是起了“反”宣教的作用!電視裡、媒體上對伊斯蘭連篇累牘地褻瀆報導還不夠嗎?

由於王鄉老在本寺多年,資格老,大家都熟悉他。可這種人緣廣也為他張長李短的壞毛病的提供了機會,背談過多,中傷無數。阿訇為此深感不安,如此一位虔誠守時禮拜之人,卻因此而折善功。

一次,他剛向一位多思弟說完“賽倆目”,轉身就與人背談起這位來。阿訇碰巧看到了這一幕,於是婉轉地問他“賽倆目”是什麼意思和意義。“那還用問嘛,‘求安拉賜你平安’”。“剛才那位鄉老你口說‘賽倆目’,求主給他平安,轉身你就不給他平安。“賽倆目”不只是讓我們說說而以,它不是口頭禪。是我們真誠的一句“杜阿一”,不僅要說出來,更要行出來”。

(結語:萬不能當面對兄弟嘴裡說著“求主賜你平安”,背後嘴中又在傷害他們,要讓兄弟姐妹們從你的心、口和行為中得平安。今天,一些穆斯林既在現實中交往,也會隱身在網路世界裡,或許剛剛分手時彼此還說著“賽倆目”,可回到網上,他們就用各種網名、馬甲化妝自己,捏造傳播謠言,惡意攻擊中傷他人。)

(伊斯蘭之光)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5 12:1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