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1-18
- 最後登錄
- 2025-3-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8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744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稚童顯靈氣必成大器
大約在西元780年,在巴勒斯坦的加沙城內,一位教書先生,每天給附近的兒童上課,教他們學習阿拉伯文、《古蘭經》和聖訓這些基礎知識。有一天,老師讓孩子們做智力遊戲,他給每個孩子一塊糖果,要他們拿回家藏在誰都看不到的地方,明天上課告訴老師。 那天放學早一些,孩子們興高采烈雀躍著跑回家去了,每個孩子都找到了一個自己認為最保密的地方藏匿糖果。 有的孩子把糖果壓在石塊底下;有的孩子爬樹在樹洞裡藏糖果;有的孩子在住家的後院地上挖洞把糖果埋起來;有人把糖果隱藏在睡覺的床鋪下邊。 每個人各有自己的秘密,對誰也不透露。
第二天上學,老師問學生們的糖果都隱藏好了嗎,全班齊聲說:“都藏好了。” 只有一個孩子默不作聲,哭喪著臉,認為自己無能。 老師說:“你怎麼啦?” 回答說:“老師,我沒處可藏,找不到沒有人看到的地方。” 老師問他是否努力了,他說“是”,但是“所有地方都躲不過真主的監察。” 他說:“我嘗試過許多地方,爬上大樹,鑽進地窖,走進密室,處處都感覺到真主在看著我,世界上沒有一個秘密的地方。 我想請教老師,有什麼地方可以躲避真主的眼光,不會被看到?”
這位老師這一生教過許多孩子,曾經讓孩子做過同樣的智力遊戲,這是第一次發現一個特別的學生。 從他的靈性裡,老師看到了他對真主的領悟和敬畏,預感這個童子必成大器。 以後長大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穆罕默德•本•伊德里斯•沙斐儀。 他青年時代從家鄉奔赴麥加求學,受教于大師級學者馬立克,後來又到巴格達進修哈乃斐學派的伊斯蘭法學,在他成年時,綜合各家學術之長創立了他自己的“沙斐儀教法學派”,為伊斯蘭教法學開創了新的思想領域,被後人尊為法學四大伊瑪目之一。
(伊斯蘭之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