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4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喜、怒、哀、樂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6-1-29 00:12:5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喜、怒、哀、樂

流行心理學說人要表達情緒,教會亦有人說要流露情感,說這樣的人心理才健康。但是,聖經怎樣說呢?舊約聖經說到耶和華神發怒(參出四14;民十一1),新約聖經也提到「耶穌哭了」(參約十一35)。不但神,人也有各種情感的表達,如恐懼、戰兢、快樂、哀哭等(參詩二11;羅十二15)。那麼,聖經是否同意流行心理學在這方面的教導呢?

情感背後有原因

讓我們觀察幾個聖經人物,看他們為甚麼會喜怒哀樂。

保羅說自己服事主凡事謙卑,眼中流淚(參徒二十19);以色列人在曠野起了貪念,為著沒有肉吃,就大聲哭號(參民十一4-10);雅比人向以色列人挑戰,掃羅聽見這話後,被神的靈大大感動,甚是發怒(參撒上十一6),更帶領以色列人出去爭戰!該隱因所奉獻的供物不蒙悅納,於是妒忌兄弟亞伯,甚至大大發怒,變了臉色,結果把他殺了(參創四5)。

若我們仔細了解保羅的流淚、以色列人的哭號、掃羅的發怒,以及該隱的嫉妒,就會明白,情緒是人對事物的內心反應,其原因有好有壞。

要對付不良原因

我們要對付的,不是情緒,是它背後的不良原因。請看下面的例子:

人為衣食憂慮,聖經說「世俗的憂愁,是叫人死」(林後七10),所以我們需要謹記,神的應許是叫人不要為明天憂慮(參太六25- 34),更進一步「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祂顧念你們。」(彼前五7)

五旬節聖靈降臨,彼得講道後,眾人都覺得扎心,紛紛悔改(參徒二37)。人願意悔改,是因為神的道能叫人知罪,產生罪咎感。正如聖經說:「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從此就生出何等的殷勤、自訴、自恨、恐懼、想念、熱心、責罰。」(林後七11)又提到「我懼怕的時候要倚靠祢。」(詩五十六3)

能知曉情緒背後的不良原因,就能以神的話來對付。想弟兄姐妹對此都能舉一反三。

要約束情緒

聖經勸告人要控制自己的情緒,要除去一切苦毒、惱恨、忿怒… …(參弗四31)更要常常保持一顆喜樂的心。「節制」是聖靈果子之一(參加五22- 23),所以表達情感也需要節制。

這方面的經文有很多。例如:「愚妄人怒氣全發;智慧人忍氣含怒」(箴二十九11);「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弗四26),就是勸人要約束怒氣。

「快樂至極,就生愁苦」(箴十四13),就是樂極生悲之意,所以在宴樂快活時,也應保持心境平靜,免得失控。

保羅嚴厲責備哥林多教會,他們就感到憂愁,保羅怕他們憂愁過度,便又勸告他們,安慰他們(參林後二5-7,十三7-11)。可見任何情緒都需要約束。

結論是,表達情緒與否,不是重點,重點是對付情緒背後的不良原因,不讓它成為苦毒,以致犯罪。而表達情緒時,要留意過猶不及,好好約束,結出節制的美果。

(刊登於《傳書》2011年4月號「表達情緒是好是壞?」)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8 08:5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