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10-9
- 最後登錄
- 2022-6-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004
- 閱讀權限
- 110
- 文章
- 52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蓮」與「荷」
江南可採蓮,蓮葉荷田田!魚戲蓮葉間。
其實我們在台南白河、官田及台北植物園的蓮池間,也不難看見類似的景緻。即使是生活在台灣的現代人們,對於荷花也並不陌生,「蓮花」和「荷花」指的都是同一種植物,在「臺灣植物誌」所用的中文命名則標為「蓮(荷、荷花)」。然而至今仍有許多人徬徨於「荷」與「蓮」的名稱定位,或將睡蓮喚作「蓮花」,像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
【荷花】屬於蓮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在泥土中橫走的地下莖,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蓮藕,地下莖的形態有兩種:生長前期的地下莖較為纖細,生長後期的地下莖則變成儲存粗大的形態。葉盾形,葉柄位於葉片的中央。葉在生長初期是漂浮在水面上,成熟期則挺出水面生長。粉紅色的花瓣是最常見的,其它還有紅、白等顏色。花朵中央倒圓錐形的部位是花托,一般稱為蓮篷。蓮子是果實和種子的總稱,植物學上稱為小堅果,呈橢圓形,位於花托上凹入的地方。蓮子去殼之後即種子,種皮較薄,帶棕色,我們所吃的「蓮子」是已經除去種皮和胚的「子葉」,顏色呈白色,這是荷花大致的形態特徵。
對於「蓮」的說法則相當一致,都是指它的「果實」,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蓮篷(花托)這個部位,例如:《爾雅•釋草》:「荷,芙渠;其莖茄,其葉蕸,其本蔤,其華菡萏,其實蓮,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意思是說荷花就是芙渠,它的莖稱作「茄」,葉稱作「蕸」,根稱作「蔤」,花稱作「菡萏」,果實稱作「蓮」,根稱作「藕」,種子稱作「的」,種子的中心稱作「薏」。這裡的蔤和藕都是指根部,其實應是地下莖,而蔤是地下莖生長的前期,較為纖細;藕則為地下莖生長的後期,在蔤的前端明顯膨大變粗的部位。三國時代吳國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也說:「荷,芙蕖;江東呼荷,其莖茄,其葉蕸,其花未發為菡萏,已發為芙蕖,其實蓮。」陸璣和《爾雅》所稱的蓮都是指荷花的果實。
[ 本帖最後由 y59709 於 2006-11-12 14:22 編輯 ] |
-
總評分: SOGO幣 + 8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