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5-4-12
- 最後登錄
- 2025-8-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44878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7156
- 相冊
- 1
- 日誌
- 20
    
狀態︰
離線
|
作品中文名稱
Chinese Title 慈愛
作品英文名稱
English Title Charity
作者中文姓名
Artist (Chinese Name) 賈克‧布朗夏
作者原文姓名
Artist Jacques BLANCHARD
國籍
Nationality 法國
生卒年
Artist Dates 1600 -1638
年代
Date Made 162(?)/1630 - 1637
簽名或落款 右下角 : JBlanchard 162(?)
尺寸
Dimensions 135 x 103 公分
賈克‧布朗夏(Jacques Blanchard, 1600-1638)出生於藝術世家,外祖父(Jérome Baullery, 1540-1601)與作為其啟蒙老師的舅舅(Nicolas Baullery, 1560-1630)皆是當代著名畫家。他在1629自羅馬與威尼斯遊學返回巴黎後快速成名,並於1636年成為法王路易十三(1601-1643)的御用畫家(peintre du roi),在當代被美譽為「法國的提香」(le Titien français)。
畫面右半部以象徵「慈愛」的女子及三位孩童為主,女子傾斜的上半身與畫面左下方背對觀者的小孩身軀連結成構圖中的對角線,而五位小孩的位置與身形則有如一三角框架,使整體構圖在沉穩中不失動感。
畫中孩童各有其專注之事:趴伏母親腰肩並磨蹭其面頰尋求親暱、手拿風車玩具並鼓腮吸吮母親胸脯、好奇攀爬石檯基座、或彼此使勁扭抱纏鬥。相對於這些騷動幼童,象徵「慈愛」的女子幾近頂天立地的站著,身後的林木與身旁的石檯更烘托出其矗立穩固的氣勢。她左腳抬放石檯基座、傾斜上身抵靠石台、挺著右腰穩住臂彎中的小孩,展現S形的身軀線條,而斜掛胸前及腿腹的頭巾與衣褶、撐放台面隱約框護身前男童的手臂、以及側頭垂目的神情,都營造出一種優雅嫻靜、大度包容的氣質。在細緻的光影變化中,人物的膚色有如珍珠般豐潤嫩白;在溫暖的褐綠林木與左方遠景雲天的恬靜中,女子衣袍的白色、淺橘、與冰藍尤其得以突顯,穩固不搖的慈愛寓意在此從容平和的氣氛中得到了傳神的詮釋。
「慈愛」因位居基督教三大美德「信、望、愛」(Fides, Spes, Caritas)之首要,自中古世紀以來便常以擬人化女子的形象來表達此寓意概念。布朗夏繪製了多幅以《慈愛》為題的作品,除了表達宗教道德意涵之外,或許也反映出當代由聖文生‧德‧保羅 (St. Vincent de Paul, 1581-1660)所帶領的照護貧苦孤兒慈善運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