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5-4-12
- 最後登錄
- 2025-8-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44878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7156
- 相冊
- 1
- 日誌
- 20
    
狀態︰
離線
|
作品中文名稱Chinese Title 耶穌誕生
作品英文名稱English Title Nativity
作者中文姓名Artist (Chinese Name) 塞巴斯蒂亞諾‧馬以那第
作者原文姓名Artist Sebastiano MAINARDI
國籍Nationality 義大利
生卒年Artist Dates 1460-1513
年代Date Made 年代不詳
材質Medium 油彩、木板
尺寸Dimensions 67 x 39 公分
典藏編號Accession Number 0001788
中古世紀晚期伴隨著神秘主義(Mysticism)和宗教戲劇的興起,陸續出現眾多有關耶穌生平奧秘的論述著作,特別是對耶穌降生為人(Incarnation)或其童年事蹟的描述,這些著作對耶穌神蹟細膩的敘述對後來畫家在詮釋相關主題的創作有重要的影響,如1373年瑞典的聖布里奇特(Saint Bridget of Sweden, 1303-1373)在《耶穌誕生景象》(Visions of the Nativity of Jesus)一文中,描寫聖母在臨盆後向新生兒禮拜的景象,成為後來在描繪「耶穌誕生」的主要表現形式。
畫家在此作品中,引用《耶穌誕生景象》一文中對此一神蹟的描寫,不同於早期著重聖母剛生下耶穌的景象,如斜躺或蹲、坐的聖母,助產士為新生兒沐浴或新生兒被置於籃子中,而是如同《耶穌誕生景象》中描寫聖母在產下耶穌後,立即以崇敬的姿態向新生兒禮拜。
十五世紀由人文學者所提出的基督教運動(devotio moderna),強調信仰者透過對重要經文的閱讀建立個人對上帝的關聯,建立在這一思潮上,許多私人的「祈禱式畫作」(devotional picture)特別著重表現個人對宗教的虔誠,並藉由畫中人物對耶穌的崇敬與禮拜來喚起觀者以同樣誠摰的心來敬仰上帝。正因此,在當時代出現大宗此一類型的「祈禱式畫作」。
本幅作品便反應出上述思潮的影響,畫面中聖母巨大、幾近和畫板同高的顯要位置,正好引導觀者並強調她對此一誕生神蹟的禮讚,同聖母跪立一旁的小施洗者約翰,在早期「耶穌誕生」圖像傳統中並不具有此一角色,而是後來畫家為強調耶穌救贖者的身份及兩者間的關聯而將他加入。整體畫面只有斜躺在地面上的耶穌幼兒、背景中牛、羊所點出的馬槽說明表現的是耶穌剛誕生的時刻。耶穌幼兒看向觀者的表現手法及栩栩如生的繪畫方式,似乎是用以喚起或建立觀者(信仰者)和上帝之間的聯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