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2-26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0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3892
- 相冊
- 0
- 日誌
- 0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試金石與黑石膽
臺灣有兩種本土特產石頭,一種是黑膽石;另一種是黑石膽,臺灣的石頭族時常搞不清楚這兩種石頭的差異,因此,特別介紹如下:
埔里的地方特產除了紹興酒、茭白筍、米粉、甘蔗,值得一提的是黑膽石,黑膽石可當雅石玩賞,很受臺灣、日本、韓國賞石人士喜愛;黑膽石也可以磨製成茶盤、茶壺、茶杯、花器、菸灰缸等器皿,甚至雕刻成藝術品,使得埔里有「石頭城」美稱。
黑膽石的成份是砂頁岩內含石英。可能是因板塊的擠壓使砂頁岩被石英貫穿而形成,留下的黑白線條,在石頭表面猶如披掛著交織的網狀線條,因此,早期埔里的石頭族稱為「絲掛石」;又因表皮烏黑亮麗,色黑如動物的膽汁,才命名為「黑膽石」。
黑膽石產於埔里的眉溪中和海拔五、六百公尺的山區,可分為山採石和溪採石兩種。溪採的黑膽石產於眉溪,因經年累月受溪水的磨蝕,表面光滑細膩,顏色烏黑,因近年來採撿過度數量銳減,除非颱風過後,才能撿到品質好的黑膽石。因此,顯得十分珍貴,剛撿回家的黑膽石,用鋼刷刷洗,再用清水刷洗乾淨便可,若能配置檯座或水盤欣賞,更觀賞出黑圖石特質所在。
ima
山採的黑膽石因埋藏在土裡,造型變化較大,比較能表現出瘦、皺、漏、透、醜的條件,但是清理比較麻煩,可用電動馬達加鋼刷.刷出黑色石肌為止。近年來,因為被不肖商人濫採濫挖,嚴重破壞水土保持,甚至造成山崩,現在已被政府列為禁採區了,民眾不可任意採撿以免觸法。
選擇或欣賞黑膽石的好壞,在於黑膽的顏色愈黑愈好,石面的石英分佈要均勻,絲掛要恰到好處,不能太雜亂無章,造型變化愈豐富愈好。
黑石膽是早期臺灣北部採金者與銀樓業者,為了判定黃金的純度,使用一種磨平的黑色石頭來判定黃金的純度,將金子在石頭上面輕輕劃線,如果是純金劃出的線會有點偏紅,假若是十八K金就會有點白,使用這種方法雖然不是十分精確,但是在當時是十分方便且實用的方法,因此,當地將這種黑色石頭稱為「試金石」。試金石是一種黑色細緻的變質矽質頁岩,產於臺北縣平溪、十分寮、貢寮、東北角和美、龍洞等地。因為試金石外表烏黑亮麗,顏色墨黑,酷似動物膽汁,才被臺灣石頭族命名為「黑石膽」。
黑石膽與黑膽石最大差別,在於成份與外表不同,黑石膽不含石英,外表沒有絲掛和圖樣的現象,黑石膽體積較小,造型為圓形、灣圓形、圓柱狀等,十分精緻可愛,適合當作小品雅石玩賞,深受臺灣雅石界人士喜愛。 (陳南榮)
來源:臺灣雅石文史工作室
|
-
總評分: SOGO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