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出現在澳洲街頭的自動彈起式公廁 UriLift ,晚上高峰期時緩慢升起,而白天則「藏」在地下。最初這是雪梨市政府為滿足公眾需求而做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例如,私營企業需向大眾開放其衛生間;以及在近郊和公園等娛樂場所地建造集男女通用、自動沖洗、自動彈起為一體的高科技公共衛生間,製造商是UriLift International BV。儘管便利了行人,但正式投入使用後政府平均仍需花費1萬美元(約新臺幣33萬元)用於每個公廁的維修。
Shuichiro Yoshida 建築事務所在日本筑西市設計了這個夾在兩幢建築體之間的窄小長方體建築,它充分利用了兩者之間的夾縫,適用於建築密集擁擠的城區。公廁內部包含一個洗手檯和男女兩個隔間。牆壁上部的一側有玻璃窗,由木樑支撐傾斜的屋頂,採光性極佳。內牆使用了日本傳統材料白色抹灰,顯得乾淨清潔,而外立面為黑色抹灰,形成內外對比。頂棚採用膠合板和木結構樑,地面則是白色花崗岩石材。
這間公廁名為「瞭望」,隱匿於小山丘之上,在這裡恰好可以掠過層疊的樹梢頂端,將佛頂寺、牛首山頭、佛頂塔以及佛頂宮全部盡收眼底。從蜿蜒的山路向北坡而上,形似一個遊廊的步道盡頭,公廁的廊道側牆採用了 U 型玻璃,替代了傳統實體牆面帶給顧客的壓抑感,一改傳統公廁給人封閉的印象。而在休息廳所處的那個盒子更像是一個觀景空間,從室內望出去,便是牛首山最美的構圖。這裡擁有小件寄存、自動販售機、座椅以及背景音樂等許多人性化設施,也為人們觀景提供了更加便利且舒心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