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4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73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紅茶的製作過程
雖然茶葉的好壞與否,早已隨著茶樹品種、栽種過程以及地形氣候等條件而定型,但是後天的製茶過程加上製茶師傅多年來豐富的經驗,對於茶葉的風味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更是紅茶之所以誕生的關鍵。
面對不同品種的茶葉,每家製茶廠與製茶師傅都已研發出一些獨門工法,製作出風味獨特、甘甜醇厚的紅茶,但至今仍遵循以下的基本步驟:
萎凋
新鮮茶葉送進製茶廠後,必須先送進萎凋室,將其均勻擺放在麻布製成的萎凋網上,藉由流動的空氣讓茶葉裡多餘的水分蒸發,使得茶葉葉片變得柔軟,不易在之後的製造過程中破碎或潮濕;而在水分蒸發的過程中,紅茶茶葉的風味會逐漸變得濃郁,散發淡淡清香。
揉捻
當茶葉進行適度的萎凋之後,將會移至揉捻機或手工進行揉捻,經過擠、壓、搓、揉等揉捻程序,破壞茶葉中的細胞組織,讓其中的茶汁、多元酚類化合物釋出,包覆在葉片外層外,未來浸泡在熱水中時,容易釋放其中的甘醇茶汁;進行揉捻程序後的紅茶茶葉,氧化程度會逐漸提高,也會形成一般常見的條索狀,且容易結塊成團。
解塊
由於茶葉在進行揉捻的過程中,常會因為擠壓而出現結塊的情形,導致揉捻不均勻;此時就需要進行「解塊」程序,將成團的茶葉打散,避免揉捻的高溫破壞茶葉品質,並使每片茶葉都能成為緊實的條索狀。
根據茶葉外觀情形和各家製茶廠的程序不同,有時會反覆進行揉捻和解塊的程序,而此步驟也和茶葉沖泡時產生的香氣和回沖次數有關。
發酵
發酵程序又稱為二堆,是綠茶與紅茶製作過程中最關鍵的不同之處;完成揉捻程序的茶葉將會被送至發酵室,以1.5至2吋左右的厚度均勻攤放在發酵床上,空氣中的氧氣進行酵素氧化作用。
最適合紅茶茶葉進行發酵的溼度大約是90%,室溫大約為25℃至26℃左右最為恰當;在發酵過程中,紅茶茶葉原本的茶菁味道會逐漸散去,裏頭的兒茶素逐漸轉化成茶紅素和茶黃素,而紅茶好喝的關鍵也就在於茶紅素和茶黃素之間的完美比例。
由於發酵時間長短與紅茶風味影響甚大,製茶師傅會依據當日天氣狀況決定進行發酵時間長短,發酵時間短的茶葉,香氣較為濃郁但茶湯口感較清淡,發酵時間長則香氣較淡、茶湯口感濃郁。通常自揉捻至發酵作用完成,大約需要4到5個小時的時間。
乾燥
當茶葉完成發酵程序後,將會進行2階段的乾燥程序,讓茶葉停止發酵和氧化作用。製茶師傅利用高達120℃的熱風對茶葉進行高溫烘焙,第一階段先將茶葉中的水分減低至16%至24%,第二階段則將茶葉烘乾至水含量3%以下,讓茶葉的色香味定型,未來較能長久保存,不會出現變質問題。
【品茶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