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4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73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本帖最後由 yesterday9 於 2016-6-16 00:30 編輯
唯玉獨尊的史卑南文化
台灣玉和史前時代的祖先,早在5000年前就結下了情緣。這群人是我們的祖先,是5000年前就生活在台灣島上的史前人。到了3000年至2000年前,台灣玉做飾品、用具,幾乎在台灣各地都十分流行,締造了輝煌的玉器文化。那是個「唯玉獨尊」的時代。
人獸形玉耳飾代表了台灣的一級古蹟卑南遺址,它也最有資格代言台灣史前玉器文化。「人獸形玉耳飾」以透綠的台灣玉雕刻而成,由兩個人扛著一頭野獸。這頭野獸看起來很像貓科動物,很有可能就是幾乎已經瀕臨絕種的台灣雲豹。這是台灣最奇特、最有名的史前玉器藝術品,目前只找到三件,是台灣至高無上的工藝國寶。
所有的考古遺址當中,卑南遺址發現的玉器數量最多,變化也最豐富。尤其是耳飾,變化之多也令人目不暇給。耳飾造形有方的、有圓的、有的圓形還帶著四個突起、有的像魚尾巴,考古學家作實驗、試著模擬史前祖先如何設計耳飾。結果發現,史前人只利用幾個基本的設計圖案,就組合出這麼多造型,令人嘆為觀止。
除了耳環,史前祖先還利用台灣玉製作出其他精美的飾品。造型雖然簡單樸實,數千年後看來,仍然藝術感十足。史前人把台灣玉作成30公分左右的玉管,串成一組佩帶,每一根玉管都是從兩邊往中間穿透,這種高超的製作技術是怎麼辦到
的,至今仍令人百思不解。史前的祖先平常就會佩帶這些玉飾,親人過世了,他的玉飾也會跟著陪葬。
他們也會特別以台灣玉製作石斧、石矛這些平常使用的工具一起陪葬,因為玉是他們與祖靈溝通的器物。
卑南文化人的確是好像沒有玉就無法生存的民族,好像缺了玉他身上就好像缺了什麼一樣。
台灣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農業的生產力已經達到最顛峰。
台灣當時河裡面是魚比人多、山裡面是動物比人多的時代,當然它有閒階級就增加。正因為如此,生活不虞匱乏的史前祖先才能運用多出來的時間和體力,發展出精緻、傲人的玉器文化。
來源:臺灣大學地質科學 |
-
總評分: SOGO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