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20|回覆: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資訊] 不是飛蚊症 空中藍色小精靈「眼球內視」作祟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色瞇瞇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6-7-2 09:40:0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王孟祺/不是飛蚊症 空中藍色小精靈「眼球內視」作祟

2016-07-02  聯合新聞網
王孟祺/眼科院長     

 
圖/嘎哩喇賽Pink

不是蚊子是血球

你曾在晴朗的天空下凝視著藍天,發現視野中出現許多藍白色小蝌蚪四處飛舞,每個光點飛行一小段距離就消失不見,別處又幻化出新的小光點,重複在眼前飛舞,像極了藍色的小精靈。這是飛蚊症嗎?其實這是「眼球內視」的特殊現象。

什麼是「眼球內視」?19世紀的科學家亥姆霍茲(helmohotz)提出說明,在合適的條件下,光線進入眼球讓我們看到自己眼球內的東西。就是眼內物體的影像投射在視網膜上,是一種真實的物理現象,而非幻覺哦!在那個年代許多神秘論者把這種光點視為分布在大氣中附有生機的小顆粒:稱為以太或生命之氣,可以被人體吸收,增強生命力,並不知道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解釋。

直到1920年代,德國眼科醫師李察謝瑞爾(Richard Sheerer)描述這種現象為「藍天內視現象」。

「藍天內視現象」是什麼?原來是視網膜微血管中的白血球。白血球那麼小怎麼可能看得到?原來我們的視網膜上布滿了微血管網絡,提供視網膜細胞所需的營養。這些微血管管徑很小,所以血球通過時都要排排站,一個個過去,像我們排隊搭捷運一般。血液中數目最多的是紅血球,白血球只占小部分,白血球體積比紅血球大,通過微血管需要較多時間。

進入眼球的光線,430奈米波長的藍光會被紅血球吸收,因此紅血球投射在視網膜感光細胞上的是暗點,由於紅血球數目眾多,形成的暗點持續不斷,感光細胞產生了暗適應現象,但當白血球通過時,藍光不被吸收,透過血球投射在視網膜上,暗適應的感光細胞遇到光線,便有光點出現,這就是「藍天內視現象」。

由於微血管行進方向是固定的,因此光點消失後再出現的光點會重複原來的路徑,持續眼前出現;同時光點移動速度也和心跳有關,心跳越快、血流速度快,光點移動速度就越快!

和黃斑部血管有關

這和「飛蚊症」有何不同?飛蚊症是玻璃體內混濁物被光線照射後在視網膜上的投影,因此眼球不轉動時不會移動,眼球轉動時才往轉動方向慢速飄移,而且沒有固定的路徑,陰影大小也多變。與藍天內視光點規律行進狀況大不同。

上述理論聽來合理但如何驗證?1954年施密特格羅斯(Schmidt-Gross)研究白血病患和非白血病患者藍光內視發現,患者所看到的亮點密度和白血球數量有關,與紅血球的數量無關。1989年IOVS期刊有一篇論文探討藍天內視成因,使用蝙蝠薄薄翅膀上的微細血管做研究,使用430奈米藍光照射,並用攝影機錄影記錄模擬藍天內視現象,果然與理論相符。

研究藍天內視只為了好玩有趣?科學家想到,如果可以測量出白血球在微血管流動的速度,就可以推估組織的血流量,因此曾有人設計「藍天內視儀」。由於藍天內視現象與黃斑部血管健全有關,一度被用來在白內障手術前評估視網膜黃斑部功能是否健全。

大家如果沒有印象看過藍天內視現象,可以找個好天氣望向藍色晴空試試看,但記得別直視太陽,免得傷害眼睛哦!有些科學博物館也有藍天內視儀的展示,有機會也可體驗親身目睹白血球的有趣內視現象。

來源: http://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70/1800023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公平正義世間有愛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6-7-2 14:01:29 |只看該作者
長知識了 謝謝               

Rank: 2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7-6-30 16:39:20 |只看該作者
感謝分享~很期待拍成電影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17-6-30 20:39:47 |只看該作者
感謝大大提供,原來我是眼球內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7-23 03:4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