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2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品茶討論] 岩茶焙火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6-7-7 13:46:1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岩茶焙火

  或許在不久,您再到茶店點喝岩茶,店員拿出的將是一套類似現烤咖啡的玻璃器具,置入8克水仙、肉桂或者大紅袍茶葉,在酒精爐子上焙烤上10分鐘,稍加冷卻後再放入蓋碗或者紫砂壺,沖泡給您喝。那情形,簡直就是早些年網路小說《愛爾蘭咖啡》裡烤杯的翻版。

  焙火是必備技能

  事實上,對於武夷岩茶這種講究火功的茶類來說,焙火的程度決定了茶葉的品質,而對焙火的理解和掌握則決定了茶商段位的高低。這跟安溪鐵觀音的後期拼配一樣,精於拼配的茶商,總是能夠提供給客人更多口味選擇的茶品。而許多的岩茶商也把焙火作為自己的必殺技能。


  公泰茶莊的孫康榮,最近一直在搜尋一種體積更小的茶葉乾燥設備,雖然他在武夷山的廠子,或者是福州茶店裡,都有木炭焙火和電焙籠的設施,但是追求更多口味的他,總是想在公泰特色上多下些工夫。

  七茶齋的彭連春告訴記者,福州多數的岩茶莊,都是採用電爐焙火,一來溫度好設置,時間好掌握,火候也比較容易把握,二來也不至於像木炭烘焙那樣辛苦。

  據山水茶坊的陳學軍介紹,岩茶舊事裡說道,在武夷山,焙茶靠的就是一個“火”,岩茶工藝有:焙火、燉火、複火、足火、過火……“火”字在岩茶製作工藝中十分講究。“火功”,指的是用“火”的技巧和功夫。如用火來固條索,用火來止發酵,用火來定香氣,用火來調湯色,用火來散雜味,用火來防黴變,用火來延久存……

  焙茶師傅每天晚上要把炭火燒旺、燒透、打碎、堆成塔形,複以薄灰,做高火來走火焙(初幹)。之所以稱作“走”,是因為揉後的茶索進入焙籠後,要依次由高火逐走向較低火,到最末時起焙,看焙人也要不停地走動,故曰“走”;用細灰厚蓋,是做低火慢燉茶。炭多炭少,做成的焙也隨之大小;火急火慢,靠用加蓋細灰的厚薄來調節。用一把鐵制焙刀和一把木制灰刀,調動火力;靠一雙手背,一雙眼睛,測定溫度。那時沒有溫度計,更沒有紅外線測溫儀;但是師傅們積累起來的感覺,與溫度計八九不離。而且優秀的焙茶師還能通過焙火,對做青師傅做出有欠缺的茶進行補救。如對水走得不透、稍有渥著的茶葉進行補火、慢燉等,清掉部分青氣和雜味。

  焙有水焙、複火、補火(俗稱坑火),溫度高的要120℃,低的也要80多攝氏度。所以焙間如火爐,不管天氣多熱,焙茶師基本上整天都在焙間煎熬,其辛苦之境令人歎止。


  焙火程度不同口感不同

  武夷岩茶品質注重活 、甘、清、香的特點。滋味來說,以茶水的厚醇度決定主要的品質高低。武夷岩茶的優質茶應具備:無明顯苦澀,有質感(口中茶湯感覺有黏稠度),潤滑,回甘顯,回味足。

  以茶香來說,足焙火的茶以果香及奶油香為上。輕焙火的茶以花香及蜜桃香為上。武夷岩茶的培火程度的高低對茶葉香氣及茶水醇度及岩韻表現為,輕火岩茶香氣高以花香為上,以茶水中類蓋香為上;中火岩茶香氣幽以花香為顯,茶水較醇久厚,岩韻表現適中;高火(足火)岩茶開泡火香沖。茶質香氣含蓄以果香為上,茶水醇厚,岩韻表現強。

  此外在焙火加工環節中,容易產生一些異雜味,如煙味、青味、水味等,基本都與焙火不當有關。如煙味主要出現在焙茶環節出現走煙現象;青味主要是焙火不足導致茶葉在保存過程中受潮;進一步的如水味(白開水的味道,通稱水氣),是指茶葉焙火未到位,水分存在於茶葉之中而產生。

來源:茶藏全球茶葉華文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曾有版管責冰至,文章轉貼沒啥用,每發一文俱心虛,更看勳章為壓力。唯見高管滿勳章,原來意指是他人。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4 20:4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