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4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73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玉石雕刻品的鑑賞
玉石雕刻品鑑賞的角度,包括造型、雕工、玉料、神韻和品相等層面。
1. 造型
造型是作品的外形輪廓,從稜角、線條到凹凸,對主題與用途而作的構圖設計及佈局,是作品映入眼簾的第一印象,故為鑑賞時的首要考量。
2.雕工
雕工是刀法運作能力的展現,包括力道表現、流暢程度和韻味。「經雕細琢」的作品,講究的是刀法的纖巧,刻線細而銳利,以致能在繁縟的構圖中,曲折委婉、旋切自如。如戰國時代的「紐絲紋」,碾法如刻,細如絲髮,為玩家稱為「游絲描」;或是明朝江南盛行的多層鏤雕作品,俗稱「花下壓花」,展現的是熟練的透雕技術,能鏤出深及兩層或三層的裝飾面,創造精巧華麗的藝術效果,都是值得現代學習的方式。
「大刀闊斧」的作品,則是一種雄渾豪邁的風格,刀法講究簡潔明快,線條剛勁有力,碾鋒勁銳精煉,將瑕疵處塊面削去,儘可能保留玉料的原貌,不作過多的割捨。如漢朝著名的「漢八刀」,即是讚美雕工乾淨俐落、簡單有力,八條刻線即能雕成一物。
大體上,精雕細琢的方式崇尚寫實,要避免多餘的刀痕;大刀闊斧的方式則重意韻,要避免失於粗糙。此外,完工時的品質,能看出作者的用心程度,因此對於細節的處理尤要用心。
3.玉料
玉料對於一件玉雕作品的成敗,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因此,在雕刻選材時必須非常慎重,因為唯有好的玉料才能與好的雕工相互輝映,使形象美和玉料美和諧融為一體,提高雕刻作品的藝術性與鑑賞性。
4.神韻
神韻是作品所散發出來的韻味或生命感,透過巧思與雕技,將作者的理念或玉料的特性表明出來,有時只是一個眼神、姿態、刀痕或是紋飾,因有神韻,使整件作品充滿生命力。
來源:臺灣大學地質科學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