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3
- 最後登錄
- 2025-4-2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247
- 閱讀權限
- 200
- 文章
- 7292
- 相冊
- 1
- 日誌
- 18
    
狀態︰
離線
|
一般說來,代表桃園地區客家民居的建築特色主要有幾點,可提供大家作為觀察重點、仔細比較差異:
防禦性較強
由於受到移民條件、時間及人數所限,客家移民在桃園地區的分布以本縣內陸丘陵地帶為主,並從事農耕拓墾、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
考慮當時所在位置較偏僻的安全需求與當時閩、客、原族群間互動不良因素下,客家民居建築往往具有較強的防禦性。
諸如同時兼具防風與隱藏效果的竹林植栽、由祖先廳中軸線向外延伸的較長外護龍(如中壢張宅)、
禾埕前配置著蓄水池(具灌溉、消防、阻隔效果)及今天仍可在楊梅、龍潭部分山區民宅中看到的鎗孔設置等,
這些都在在證明著客家民居的強烈防禦性。
裝飾性較弱
「耕讀傳世」、「詩禮傳家」一直是客家人長久以來的生活哲學,也影響著早年客家移民在桃園地區的經濟地位。
由於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早年客家移民的拓墾侷限於丘陵、河谷平原交會處,耕地往往不大;連帶的也影響著其財富累積的速度及規模。
加上節儉、守分的族群性格影響,使得客家人在台灣的歷史發展上往往以科舉功名為主要訴求不以經商致富為目標。
受到了經濟實力的限制及家族個性影響再加上匠師來源貧乏(許多客家民居的營建者往往是閩南人),
使得客籍移民在營建民居時往往較不重視裝飾,即使有也以文字、彩繪為主(如平鎮鍾宅)。
這點也讓我們今天在現存客家民居中很難看到較具藝術性的裝飾表現,即便是有也僅限於祭祀空間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