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3
- 最後登錄
- 2025-1-2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3333
- 閱讀權限
- 200
- 文章
- 6404
- 相冊
- 1
- 日誌
- 17
狀態︰
離線
|
歷經過長期流亡與艱辛歲月的客家人,對於生活的態度早已養成一種戰戰兢兢、嚴謹保守的特性,
反映在常民文化的層面上,缺乏放縱豪情的狂歡,僅有單一的山歌對唱或“三腳採茶”,也許是最好的註釋。
因此,早期的客家人,一年一度最重要的事莫過獻演酬神的平安戲。獻演酬神戲當然有祈神還願的嚴肅意義,
另外,更重要的是老百姓可以藉這樣的一個機會,欣賞戲劇以為娛樂。
台灣客家庄中,比較特殊的酬神戲是美濃的二月戲。傳統客家人的舊習中,
過了元宵節便是掃墓之期,一直持續到清朝為止,完全視各家的方便而定。
在掃墓的同時,美濃的客家人也趁著這樣的一個機會,祭祀伯公(土地公)、河神、
玉皇大帝以及美濃地區特有的蛇神-里社真君,早年都是由各家各戶趁掃墓之際,自由祭拜。
光復後,台灣多了一個青年節,1950年代,在政府大力推廣節約拜拜、改善民俗的風頭下,
青年節竟然變成了美濃鎮民“統一掃墓”之期。掃墓的日期既已統一,這一天自然成為整個鎮上最熱鬧的日子,
祭河伯與蛇神之禮也逐漸盛大。不久後又在地方熱心人士的倡議下,募款請戲演出,以感謝河神賜給人們水源,
伯公庇佑地方安靖,蛇君護衛作物豐收。
這樣就形成了所謂的“二月戲”,每年掃墓之期,在美濃橋邊看戲,已成了美濃人特有的風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