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3
- 最後登錄
- 2025-2-2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3669
- 閱讀權限
- 200
- 文章
- 6612
- 相冊
- 1
- 日誌
- 18
    
狀態︰
離線
|
冷泡茶中酯型兒茶素、咖啡因較低,茶胺酸較多,滋味較甘甜
炎炎夏日,消暑解渴的冷泡茶特別受歡迎,不過也令人好奇,泡茶溫度會影響茶葉中的營養成分?
高溫才能使茶葉中對身體有益的物質完全釋放出來嗎?
農委會茶業改良場針對冷泡茶與熱泡茶溶出的成分進行研究,結果發現,以綠茶為例,熱泡5分鐘與冷泡4小時的茶湯中成分不同:
●兒茶素各有高下: 冷泡茶的游離性兒茶素的含量高30~50%,酯型兒茶素少一半。
●冷泡茶的茶胺酸多: 總游離胺基酸含量超過熱泡茶的80%。
●冷泡茶的咖啡因少: 只有熱泡茶的30%。
正因為茶湯中釋放各成分含量不同,也造就了冷泡茶的獨特滋味,其中,酯型兒茶素讓茶湯有澀味但具茶香,
而游離型兒茶素則帶苦味卻也是甘甜的主要來源。
「冷泡茶中含較低的酯型兒茶素、咖啡因,及較多的茶胺酸,是讓冷泡茶滋味比較甘甜的原因,」茶改場製茶課副研究員兼課長楊美珠分析。
由此可見,冷泡茶與熱泡茶釋放的有益成分各勝擅場。
不同茶類怎麼冷泡最佳
冷泡時間可依個人對於茶湯滋味濃淡喜好調整,不過大原則是,泡太久則茶湯容易苦澀。
茶改場也針對不同茶種試驗最佳冷泡方法,以20克茶葉(原葉)放入1000cc、4℃的冰開水中搖晃均勻後,
放置冰箱冷藏;綠茶冷泡時間不建議超過4小時,否則茶湯澀味明顯;重香氣的茶類如文山包種茶,
冷泡時香氣較不易顯現;凍頂烏龍茶與鐵觀音冷泡後,因茶葉較緊結且冷泡水溫低,因此易有茶葉不易展開的現象,
需拉長冷泡時間才能有較佳口感。
最佳冷泡法科學解密
資料來源:農委會茶業改良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