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0-18
- 最後登錄
- 2025-2-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23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210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本帖最後由 goodperson 於 2016-9-9 10:53 編輯
新抗凝血劑 腦出血風險降5成
已有健保給付 部分需自費
2016/09/08 648
報導╱張雅淳 攝影╱張世平
心房顫動每年新增患者2萬9000人,推估全台約有23萬名至46萬名患者,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醫師詹益欣昨(7)日表示,心房顫動患者腦中風機率是一般人的5倍,所以必須服用抗凝血劑,但傳統抗凝血劑使用上較不方便,而目前有新型抗凝血劑剛通過健保給付,除了使用上方便,相較於舊藥物更能減少5成的腦出血風險,但健保給付有相關限制條件,部分患者仍需自費,每顆藥物約要價幾十元。
詹益欣醫師表示,心房顫動患者只有約1/3~3/2會出現不適症狀,所以有許多患者並不自知罹病,若是輕忽可能會爆發腦中風危機,因為相較於一般人,心房顫動患者的腦中風機率會增加5倍、住院風險增加3倍、死亡率也增加2倍,因此心房顫動患者需服用抗凝血劑來降低中風機率,但舊型抗凝血劑需時常抽血檢查,而且有許多食物限制,因此使用上較不方便,相較之下,新型藥物則沒有以上這些缺點,且安全性更高。
【先了解】留意胸悶心悸
心臟疾病與腦血管疾病高居10大死因的2、3位,每年奪走超過3萬條性命,其中心房顫動便是造成腦中風的因素之一,詹益欣醫師表示,心房顫動會有胸悶、心悸、頭暈等症狀,若有類似症狀要特別當心,但也有不少人沒有任何症狀,所以建議定期健檢,才能及早確診。
舊藥使用不便
若有胸悶心悸等相關症狀,又同時發現脈搏跳動頻率異常,例如忽快忽慢、忽強忽弱,就要趕緊就醫,確診為心房顫動之後,若醫師判斷中風風險高,除了需服用心律不整藥物,還要吃抗凝血劑來降低中風機率,但舊型抗凝血劑也有很高的出血機率,所以需時常抽血檢查,許多綠色蔬菜也不能吃,否則會增加內出血機率。
【這樣做】新藥安全性高
新型口服抗凝血劑9月起開始有健保給付,相較於舊藥物安全性更高,可降低5成腦出血機率,而且不需時常抽血檢查、目前也無任何食物限制,但目前僅有75歲以上、有中風病史的心房顫動患者,或是65歲以上又同時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才享有健保,其餘患者仍需自費每顆藥丸約幾十元。
宜控制慢性病
想降低心房顫動患者的中風機率,詹益欣醫師表示,除了需按時服藥之外,若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也要積極控制好病情,如果放任血壓、血糖飆升,則會使病況加重。
【醫師說】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醫師 詹益欣
心房顫動患者大多為銀髮族,但如果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也會增加罹病機率,建議定期健檢及早控制病情。
來源: http://www.eat-travel.com.tw/article/index/178025
=========================================
註:
舊藥: warfarin .
新發展的口服抗凝血劑: 包括直接凝血血酶抑制劑dabigatran 和直接抑制Xa 因子的apixaban、rivaroxaban 等. |
|